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以业绩为横轴,以组织内达到这种业绩的员工的数量为纵轴,你将得到一张正态分布图(如下):
利用这张正态分布图,你将很容易地划分业绩排在前面的20%的员工、业绩排在后面的10%的员工以及中间的70%的员工。这种评估组织内人力资源的方法,韦尔奇称之为"活力曲线"。"活力曲线"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划分的工具,其产生的作用,更重要体现在划分之后的严格区别对待:首先是工资提升、职务晋升和股票期权等奖励上的区别对待:A类员工得到的奖励往往是B类员工的两到三倍;B类员工的也会得到奖励,通常他们中间的60%-70%会得到工资提升和股票期权;C类员工不会得到任何的激励。
除了奖励以外,三类员工在GE里的地位里也有非常大的差别:A类员工将被视为GE最重要的财富,每一个A类员工的流失都被视为GE的重大损失,都必须事后开会检讨;B类员工是GE的企业主体,也是GE最主要的培训对象;C类员工会被"处理掉"和"清除出去"。光从"活力曲线"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看出这套评估的方法在韦尔奇心目中的位置--它是保持GE活力的最要根源。"经理们如果不能对员工进行区分,那么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划分进了C类",韦尔奇在自传就是这样表达他要把"活力曲线"贯彻到底的无比坚定的决心。

对话GE的A类员工自第一次读到"活力曲线"相关资料开始,我就一直是这套方法的拥护者。我非常认同韦尔奇的逻辑--企业不应该向员工承诺"提供终身就业",而应该努力让他们拥有"终身就业能力"。然而我跟约翰·白的一次交谈,改变了我对"活动曲线"的看法。约翰·白曾经是GE某事业部中国上海分公司的员工。约翰·白无疑是GE里的A类员工--他是六西格玛的黑带(Black
Belt),在他八年的GE从业经历里曾经三次被评为分公司年度业绩第一名。"失去A类员工是一种罪过",韦尔奇在他的自传这样表达他对A类人才的爱惜。那么,约翰·白离开这个罪过,是如何产生的?我尝试着去探究这个问题,然而我获得的答案却大出我意料之外。
下面是一段我与约翰对话的记录,希望这种最真实的信息重现,能让大家更明白我后面要做出的结论。…… 我:约翰,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离开GE吗?约翰: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我开始不习惯GE的一些理念吧。我:哪一些理念?约翰:比如我不喜欢GE那种员工的ABC分类法。我:你是指韦尔奇主张的"活力曲线"法则?约翰:是的。我: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法则很合理啊。它非常符合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能保持企业的活力。你是觉得这一法则很不人性化?很不人道?约翰:(笑)我在职场也快二十年了,当然不会这么幼稚地看待问题。我同意企业应该引入竞争意识和淘汰机制,也认为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我并不主张?quot;人性化"、"人道"这种词来模糊企业经营的目标。松下说过,"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我很认同!所以只要一套制度对企业经营真正有利,我是不会站在什么人道的角度去批评的。我:那你是觉得,"活力曲线"对企业的经营有着负面的影响?约翰:应该这样说吧,任何管理制度要起到最佳作用,都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活力曲线"是有点"过"了。我:能具体说一说吗?
约翰:"活力曲线"与超级市场的"末位淘汰制"可以说是源出一门,惟一的差别是,"活力曲线"的作用对象于人,而"末位淘汰制"的作用对象是货物。我举一个"末位淘汰"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末位淘汰"一开始当然可以优化资源,这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优化的不断进行,结果就是"末位淘汰"名单上的商品与名列前茅的商品之间的利润贡献率差距越来越小。最终有一天,你发现,他们之间的利润贡献率已经基本没有差别了,比如说,变成了100与98、99之间的差别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还要淘汰这些末位?我:这时的淘汰的确有点牵强。约翰:呵呵,就是这样。革命是必须的,但把革命变成常规的活动,那就变成完全的形式主义,对企业有害而无益。当实际的业务指标已经难以区分时,就会出现一些很政治化的指标,来制造这种差异。这样的区分有任何意义吗?我前面举的是超级市场的商品管理的例子,事实上超级市场要发生我描述的那种状况可能不太容易。因为超级市场的商品种类很多,动辄上万,甚至十万、百万。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一种常规的淘汰机制是合理的。但团队里的人就不同了,基数就这么几十,多的也不过上百,要达到实际业绩差异很小的局面,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时候,如果每年还是硬要淘汰10%,就非常的形式主义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