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成功的秘诀——具备使命感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要使我国真正成为数字强国,我们必须用全面、客观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何谓人才?人才就是集信誉、诚实、献身精神等人类美德于一身的人。最近,社会上有些人打着所谓的“世界化”、“市场原理”旗号散布一股任何事情都用金钱来摆平的金钱万能主义思潮。这与先进国家推崇的“人性化的世界”、“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格格不入。
把人视为金钱的奴隶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最近,读了皮特•德勒克的一本书,从中我发现了皮特先生很有趣的主张。
他认为将来的企业经营方式有可能转变成非盈利性团体的经营方式。在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非盈利团体里,人们的工作目的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一种使命(Mission)。皮特先生提出一个叫“新经营”的词汇,意思是说专门挑选具有强烈使命意识的员工,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履行企业使命。二十一世纪经营者的领导工作就是尽量挖掘员工潜意识中的使命感,把员工的使命感与企业的使命结合起来,推动员工为自己的使命和企业的使命而努力工作。皮特先生早在几年前撰写过《非盈利团体的经营》一书,曾经轰动一时。当时他提倡教会、医院、学校、部队、地方自治团体等非盈利性团体应引进企业经营机制,以创收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促进生产,提高质量,改革机制,这是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皮特的主张为非盈利团体接受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经营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这一次,他又规劝企业引进非盈利性团体的经营方式。实际上,他的中心思想是企业也要学非盈利团体,要增强员工的使命意识。近一段时间来,在我们周围经济犯罪案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储蓄所所长携带巨款销声匿迹;证券会社的职员挪用公款胡作非为;风险企业的老板以非法手段搜刮民间资本等等。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丢掉企业的“使命”,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害人害己害社会,最终步入家破人亡的可悲境地。
作为一个人,当他充分意识到社会赋予自己的使命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几年前,我在电台碰到了一位擦鞋的老师傅。那位老师傅给了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动了我。那位老师傅总是面带微笑精心擦拭顾客的皮鞋,他的音容笑貌是那么和蔼慈祥。我是一个大忙人,每次擦鞋总说差不多就行。“请稍等片刻,再擦拭一遍就完事了。”他一直擦到油光铮亮为止。“擦鞋那么有意思吗?”有一天我看到那位师傅擦拭皮鞋那么投入、那么起劲,禁不住问了一句。结果老师傅说了一句令人感动不已的话:“这是多好的工作呀。我从事的可以说是净化社会、净化世界的工作。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净化这个社会的园丁。现在给顾客擦鞋,算是圆了我一生的理想。”
有些人干活是为了维持生计,也有些人干活是为了挣钱当富翁。然而,那位擦鞋师傅却是为了净化社会而从事这一行当。多么高尚的道德品质。看他工作时的表情,从来是那么明朗、愉快。因为他是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行当。最近,我们的社会正在搞什么结构调整而沸沸扬扬。我认为眼下我们社会急需要做到的,应该是让人们懂得生活的真谛和工作的意义。
据美国的一家资深经营咨询机构透露,只有维持“三M”均衡的人才有希望走上成功之路。我对此颇有同感,所以决定推荐给各位同仁。“三M”指的是使命(Mission)、意义(Meaning)、金钱(Money)。意思是先于金钱思考职业使命和职业意义。
一流的企业造就一流的人才。我们说人才要具备高智能(IQ),那么,一流的人才所具备的智能应该是根基于正确价值观上的高智能。一流的公司(Smart Company)是由一流的人才(Smart People)创造出来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