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好的团队构造企业的绝佳状态(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想要成就卓越企业,必先锻造卓越团队
当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会把“需有团队精神”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从这里不难看出团队协作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个人无论多有能力,他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当一群人都在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时,才能将有限的能力聚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创造力和技术能力,又会因为结合而产生互动关系,彼此激荡,彼此互补,从而使企业永远充满活力。
微软公司曾对外界传媒说过:“一座伟大的建筑的诞生,往往缘于一位伟大建筑师的不朽贡献,但是,一个伟大的软件设计,却需要成百上千人的智力去创造。”
当Windows2000从胎死腹中的危机中走出,终于成功后,微软公司决定为整个产品组成员拍摄一张合影,作为纪念。但是到了拍照那天他们才发现,只有把摄影机放在飞机上,才能完成这件事。因为Windows2000的产品小组成员整整有5 000人。
好的团队构造企业的绝佳状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造就了一个神话。为了解构这一经济奇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许多日本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日本的员工对企业有一种极强的归属感,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抱团打天下”的精神,这使他们工作勤奋认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中去。在这一点上,欧美的员工就很难做到。欧美人习惯由少数拔尖分子来主导事务,凡事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这使得整个欧美企业界形成了一股个人主义风气,消耗了组织内部能源,形不成1+12的团体竞争力。但在日本,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极富协作精神,管理者也会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从而产生强大的竞争力。
这一发现,使许多欧美企业也开始注意团队建设。到后来,团队建设之风更是席卷了全球。名列世界500强之中的许多企业,无一例外都十分重视培养优秀的团队。例如,丰田汽车公司一向强调以熟带生,以强扶弱的“互助运动”等等。好的团队,给企业带来成倍利润的增长,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西南航空公司,最初只是一个仅有三架飞机的地方性小公司,但是后来却发展成为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总资产达40亿美元,员工近3万人。不仅击败了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等两家短程航空市场中的劲敌,还进一步向Delta与USAir挑战。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经营策略、营运成本几近透明的空中市场中,西南航空却能将其成本维持在业界最低水准,并创下26年连续获利的纪录!最显而易见的是,西南航空在1994年时,以可载量座位哩程为单位计算的成本约为7.1美分,1998年时为7.3美分;而在同期间,同业的平均成本水准却较西南高出15%~40%。
而且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时,西南航空并没有以降低服务品质为代价——无论从航班是否准点起降、旅客抱怨申诉情况,还是从托运行李遗失率的评比结果来看,西南航空的服务品质均居领先地位。
是什么力量支撑起西南航空公司这强劲的竞争优势呢?
答案就是团队精神。西南航空的团队精神,产生出了惊人的生产力:西南航空班机从抵达目的地机场,开放登机门上下旅客,至关上登机门再度准备起飞间的作业时间,平均为15分钟。短短15分钟内,要更换全部的机组人员,卸下近百袋的邮件,再装上数量相近的邮件,并为飞机加满4 500磅(2 041.2千克)重的油料。一样的作业内容,大陆航空与联合航空则平均需要35分钟才能完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换班归航工作,西南的飞行机组人员,不论是空服员或飞行员,都会一起协助清理飞机,或是在登机门处协助旅客上下飞机。1998年,西南航空每位员工服务的旅客数超过2 500人次,而联合航空与美国航空则与业界平均水准相当,约在低于1 000人次的水准。
然而更有趣的是,西南航空飞行员每月平均飞行70个小时,年薪10万美元;其他如联合、美国及Delta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同样每月平均飞行70个小时,年薪却20万美元。在平均每人的工作量多,薪水又不比其他同业高的情况下,西南为什么还能维持良好的服务品质,且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英才呢?
这又得从西南航空的团队中寻找答案。西南航空内部有三项基本的经营哲学:第一,工作应该是愉快的,可以尽情享受;第二,工作是重要的,可别把它搞砸了;第三,人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这三项价值观使西南航空成为“以人为先”的团队。谁都不能否认,绝佳的工作环境,对于人才会有怎样的吸引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