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二章 敢于冒险 机遇抓捕财富(1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黄光裕是一个商业天才。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黄光裕说。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
财富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
李嘉诚曾经这样说过:“机遇只钟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有准备头脑”包括很多的内容,而见识和胆略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有见识和胆略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而缺乏见识和胆略的人即使机遇频频向他招手,他也经常视而不见,就算看见了也不会抓住。
面对同样的机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和结局,区别在于能否抓住机遇。而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自身的积累、准备和能力。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苦练“内功”,充分积累和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因而,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他们总是不惧风险,抓住机遇。
1990年至1999年是鲁冠球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也是他称之为“企业集团化、经营国际化”的阶段。鲁冠球创建万向集团公司,发起由制造业向资本市场的扩张。1993年11月,万向集团所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钱潮”(000559)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2000年至2001年两年间,万向集团又一口气吃下了3家上市公司。2000年6月,万向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受让华冠科技39.58%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2002年9月华冠科技发行4000万A股在上交所上市;2001年8月又成功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2001年底又收购上市公司“承德露露”26%的股权,仅次于露露集团38.9%的持股量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这样,鲁冠球就在中国证券市场悄然构筑了一个“万向系”。
事实正是如此,1994年,经原外经贸部批准,万向集团在美国正式成立万向美国公司。1997年8月,万向集团生产的万向节正式敲开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门,成为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供应产品的第一家中国大陆企业。
近几年,公司还以股权换市场,设备换市场,让利换市场,无形资产收购等资本经营与发展实业相结合的运作技巧,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建立起18家公司,步步融入国际市场。
但鲁冠球的扩张愿望不仅限于此,“现在万向系在国内只有三家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万向集团还想在证券市场上寻求更大的发展,据知情人士透露,万向集团已和国内多家上市公司有过接触。另一方面,要把万向集团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鲁冠球还想将万向的触角伸向更多的国家。
正是由于多方扩张,万向系在也遇到了许多坎坷。2000年9月,万向集团意欲收购陕西金叶(000812)22.86%的股权,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实现万向集团的西进计划。但是最终却因政府方面的原因而搁浅。
在把进入资本市场的平台搭起来后,鲁冠球基本构筑了一个以经营汽车零配件、物流、饮料、化工、房地产为主的万向王国。紧接着,鲁冠球还要组建中国制造基金、浙江省产业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等。另外,高科技产业也是万向集团一直以来关注的项目,而意欲用10年时间打造一个真正的“中国硅谷”也是鲁冠球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同时,鲁冠球又说,造整车更是他人生的一个目标,等到万向有1000亿的收入,他将选择进入汽车行业。
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随时都有可能会面临危急时刻,或破产,或产品销路不畅,或人才危机,每当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者力挽狂澜,果断采取措施,才能把危机转化成良机。危机给管理者带来的不应该是灾难,而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变危机为机遇,就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