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序 言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用人之道,素为古今中外人们所重视。当今谁还不明白人才的重要?然而更为关键的是你如何去发现人才,去用好人才。这一直难倒了许许多多人,也反映善用人者充满智慧与不善用人者愚笨昏庸的差别来。
当大家都意识到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业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机构,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进行着各具特色的人才培训活动。然而,我们在单纯地做人才战略方案的时候,是否视用人就是利用人的能力专长?还是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任人唯亲”、“以利相交”、“取我所用”?可以说不少人陷入了狭隘的人才观,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平等友好地对待人”这一处世原则,即大人才观的宗旨。
所以,待人态度与方法往往决定了你是否会用人,是否能吸引住人才。其实这一点,有许多著名的典故做了精彩的演绎,例如孟尝君待食客如佳宾,让他们白吃白喝,养着他们,没有一点急功近利的想法,然而就是这些食客在他陷入危机的时候营救了他,也是这些食客成就了他的道德名声。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但他仍旧由于待人不慎,让一些人才离他而去,最典型的例子是张松,他兴致篷勃地投奔而来,目的是向曹操捐献西蜀地图,可是曹操却以貌取人,瞧不起张松个子矮,且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质,于是对张松不理不睬,很是怠慢。这严重地伤害了张松的自尊心,他还击曹操以羞辱性的语言,结果被曹操下令毒打了一顿。张松羞愤地离开曹营,然后朝刘备的驻地而去。刘备盛情款待了他,让张松在两种反差太大的待遇中感到了刘备是个“仁义之君”,于是献上了西蜀地图,结果刘备得了西蜀之地……
人生在世,待人处事是门大学问,不敢相信一个高傲冷漠的人,会有自己的朋友,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会得到上司的赏识,会得到下属的拥戴。一个人待人以诚,用人以信,结下了好的人缘,办起事来就会左右逢源,需要用人的时候,一呼,即有人才归附。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无论是对晁盖吴用李逵,还是对武松花容王英,他都以诚敬之心对待,谁有困难就帮助谁,谁手头紧张就送银子给谁,以致结交了许多英雄好汉。他这样做并不是为将来“造反”服务,而是建立人际基础,到了落难时,好汉们赶来相救;他到了梁山后,先坐第二把交椅,晁盖一死,他立即被大家拥立为头领。论武功他在众人之下;论才学,有许多人比他强,然而他的人缘比谁都好,所以用起人来很有说服力、号召力与影响力。
一个成功人士,他无疑是个用人高手,更是一个善于待人的能人,否则他吸引不了人才,平衡不了各种力量,发挥不了各自的特长。提起方正集团,人们自然想到了王选教授,他个人获得了“国家突出贡献奖”等诸多殊荣。这是多么得意啊,但是他却不想独占成果,提倡开放、平等的精神,培养年轻人,无私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尊重、鼓励并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另外,他一直提倡“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这正是王选教授和方正人的处世原则与根本。方正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激光照排系统垄断国内90%的市场份额。
美国总统林肯说:“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敌人变成朋友,这难道不是说我们消灭了所有的敌人吗?”孙武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话都揭示了待人与用人是相辅相成的道理,你把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实现了双赢,这自然是最好地利用了对方的力量,减少了对自己的威胁,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所谓“育天下英才为己所用”,一个“育”字说明了对于人才,“待”与“用”是缺一不可的。会待人,拥有人才;会用人,必然会待人。
社会交往,不懂得待人,会陷自己于孤立;经营管理,不懂得用人,会使自己处于被动;你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什么事都方便,都有人助;你善于用人,事业如虎添翼,如风扬帆,很容易获得成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