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后记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叶利钦时代的《声嚣与愤怒》(引自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同名小说。——译者注)以无声无息的方式结束。在他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夜,叶利钦无疑是悲哀的。1999年12月31日,在电视直播的告别演说中,叶利钦的话里充满着遗憾。他承认,“我们很多的希望都没有实现”,他恳求俄罗斯人民原谅他,“我们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非常非常的艰难。”
那些产生在叶利钦资本主义时代的寡头们,由于时代的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六人
中,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最终成为最富有的人。在度过了1999年的黑暗日子后,当时霍多尔科夫斯基对借贷者和投资者采取强硬手段,他又一次显示出他的敏锐的判断力。霍多尔科夫斯基从一个强硬的家伙变成一位绅士,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他按照西方的更公开、更诚实的规则办事,他的财富会成倍地增加。霍多尔科夫斯基破天荒的第一次给股东们分红利,按照国际惯例公布账目,并把利润重新投入石油生意。尤科斯公司的股票重新注入俄罗斯股票市场,每股从20美分狂升至36美元。霍多尔科夫斯基变得更加富有,因为他和合伙人控制了该公司的69%的股份。当世界油价在1999—2000年上升时,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金库堆满了现金。在2001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500最富的人中,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名单中的俄罗斯首富,净资产约为240亿美元。
曾在叶利钦时期领导改革派的丘拜斯此时已经不再是中心人物。他每个字都能上报纸头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1999年,丘拜斯把自己投入到改造破旧的电力垄断系统,他从此成为多的俄罗斯工业界巨子之一。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时,丘拜斯极力支持普京。他认为普京不会对俄罗斯的民主或自由出版造成威胁,而把普京看作是果断的领导人,能够支持俄罗斯的现代化。当普京镇压了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并从他的手中夺下独立电视台时,丘拜斯虽对此表示遗憾,但并未支持古辛斯基。丘拜斯脑子里只有对银行家的坏印象和古辛斯基在其中的作用。
总统竞选结束后,卢日科夫又回到他熟悉的莫斯科市的统治者角色。他不再觊觎总统的位子。卢日科夫最终顺从了普京,回到他原来的位子上,继续做首都城市的建造者和老板。
亚历山大?斯摩棱斯基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有一段时间,他利用破产的曾是俄罗斯第二大零售业银行的首都农业储蓄银行的某些分支机构着手建立一个新银行,但后来又把这个银行卖掉了。
古辛斯基的媒介帝国在普京的无情的压力下解体了,但是那些曾经为古辛斯基工作的新闻记者没有被摧毁。他们中的很多人聚集一起,试图重温旧梦。经古辛斯基同意,基瑟僚夫带领独立电视台的核心成员,在莫斯科电视台建立了一个较小的机构: TV-6。
莫斯科电视台的老板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现在与古辛斯基手下的记者们共同拥有这个机构。但重建的工作很艰难,独立电视台的重建之梦很难圆。古辛斯基拥有以色列晚祷报的部分股份,并经常访问美国。但他不能回俄罗斯的家了。
别列佐夫斯基还像以前那样,静不下来,但他作为权力经纪人的日子结束了。别列佐夫斯基觉得回到俄罗斯有风险,所以不回去了,尽管他的主要生意和政治兴趣都在俄罗斯国内。别列佐夫斯基还控制着两份有影响的日报和 TV-6电视台,但他被迫按照克里姆林宫的命令卖掉较大规模的公众电视台,而这个电视台则是他最有影响的工具。别列佐夫斯基得出的结论是:他让普京上台是犯了个错误,但他身在国外对此也无能为力。别列佐夫斯基,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消息灵通的象征,并提倡拥护财富和权力的大人物,如今只能做个局外看客。
2001年7月18日,就职总统一年多以后,普京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一个记者向普京问起别列佐夫斯基,普京叹了口气后回答道:“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他是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