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据报纸登载,全国打工者有上千万人,而到广东沿海的也有五六百万,其中四川打工仔一二百万人,这么众多的人力,当然是推动沿海和特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这样大规模的打工潮流,发生一些问题也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重要的是,劳动力多的省份同需要劳动力的省份,从这些年的实践中研究、总结经验,拿出一套办法来,只要劳动输出和输入双方都加强组织管理,是可以把这个问题安排得更好些的。据说二三十年前,日本工业大发展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再说,组织、发动农民,我们中国是“专家”,中国几十年的革命斗争,都是在发动和组织农民,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再次组织、发动农民,应当是轻车熟路……
我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打工潮”,限于篇幅也许并没有说清道明,但是我是打工仔出身,身在其中,深知打工仔的酸、甜、苦、辣,有些想法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是非曲直,读者明鉴。
从四川到广东沿海的打工仔,人数以百万计,其中能人自然不少,我能从中冒出来,一是因为我憋着一口气──为四川打工仔争气,二是我赶上和抓住了机遇。
由于自己是打工仔出身,深知打工仔的甘苦,在我当了老板后,我非常理解和体谅打工仔。照说,从我当砖厂老板起,工厂的员工就是在为我打工,但我总是以他们为朋友,开初我同工人同吃、同住在简陋的工棚;办公司以后,我同员工同吃一锅饭,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我在家,总是和员工一起进餐,大家围桌而坐,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兴趣一来,便拿酒加菜,碰上几杯。饭后茶余,和大家下象棋、搓麻将、摆龙门阵,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
我们公司的员工,吃、住是全包的,工资月月按时发,从不拖欠,年终按工作成绩,分别发“红包”。凡在公司工作半年以上的,每年有旅游假两周,工资当然照发,另发车费、生活费。员工的生日,按例由食堂加餐庆祝,对员工的困难、疾苦,总是尽量帮助。我还在当砖厂老板期间,两个年轻工人,工余外出玩耍,两人既无聊又无知,跑去爬高压电杆,结果双双触电,按说是场外事故,就是国营企业也不能按工伤待遇,我二话没说立即送医院抢救,医药费花了两三万元,保住了性命,其中一个严重者,截了下肢,我又给他一万多元,要他回原籍做小生意度过后半生。那时我才起步,几万元对我还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我想,不管咋个说,他是在我厂里打工的四川乡亲,我虽然花了笔钱,他的生活有了着落,也算是对一个残疾人的安顿,别人说我心善、慷慨,我没想那么多,但这样做我感到心安。
我常对公司的员工说:“有钱大家赚,希望大家都发财、当老板。”从我公司出去的人,还真有几个当了老板呢!他们中有的人办申报手续等,还是我帮着办的。员工来去自愿,一直是我的用人原则,我永不能忘记海丰砖厂老板不开明,害得我走夜路担惊受怕。其实,人员流动能给公司带来活力和生气!
希望我的公司,成为培养老板的“学校”,从我们公司出去的员工,都能当老板。
我在这一点上很自信:我读懂了“打工仔”这本“书”……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