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从模仿中走出死胡同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而言,写文章是很难避开的“考验”。
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圈子里流行着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意思不言自明,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如今很多人都喜欢抄袭别人的东西,但是,抄袭也是分机械性抄袭与高明手法的“抄袭”。很多人虽然看不起文章“抄袭”者,然而,很多人又迫于社会现实,经常做这种事情。
事实上,被有些人嗤之以鼻的“抄袭”,也是有分别的。刚才说了,事实上直接把人家的文章拿过来,而没有多少改变,的确就是一种令人鄙视的行为,这种做法就是“抄袭”。与之相反,如果在人家文章的启发下,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就不应该是“抄袭”,而是“创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级模仿”。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会“抄”的作者是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不会“抄”的作者是自己走进剽窃和雷同的死胡同。
人非生而知之,更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但是,刻意的模仿、低层次的模仿、简单表面的模仿,而不是“超级模仿”的话,很容易使模仿者走进“生产”的死胡同。具体到写作上,走进的“死胡同”就是写文章很容易导致文思枯竭。
我们已经知道,模仿也绝对不是直接抄袭或者生搬硬套。模仿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例如,在模仿写作方法时,我们应该与仿写紧密结合。要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经过自己对范文的消化吸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再写作。如此,其思维方能达到新的高度,逐渐地,创新意识也就悄然而生。否则,光是表面上的模仿,随便改变几个无关紧要的字眼,是很容易走进写作“死胡同”的。
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最近看到一篇报上登的文章,叫《卖核桃的老汉》,发现它跟一篇文章名为《卖红枣的老汉》的文章极为相似。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语言描述,人物环境,以及老汉的特点都极为相似,如果两篇文章并非出之一人之手,卖红枣的追究卖核桃的剽窃责任一点都不为过,最少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雷同的。前者走进雷同的死胡同。写作千万不要“雷同”,否则,前方的路就是绝头路。
那么,如何从模仿中走出死胡同呢?很多名作家的经验就是:应该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经说过:“要看别人的作品,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先生说的就是从模仿中学习到别人的东西,而我们避免走进“死胡同”,就惟有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才能逐渐培养出自己的风格,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如何从模仿中走出死胡同呢?且看清朝文人刘熙载对李白诗歌评价的一段话中来品味品味:“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俊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这段话道出了模仿前人与自成一家之间的关系。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的原词只是抒发了一个品格清高但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知识分子的寂寞、悲愤情绪;毛泽东所作,不仅充满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顽强斗志,而且还表现出一种把个人的理想和欢乐完全和整个革命事业融为一体的宽广胸怀。
当你陷入模仿中的“死胡同”时,不妨理解一下毛泽东同志对陆游是如何模仿的吧,这样,你或许就能够很快地走出来,重见青天啦。
写作行文如此,事实上,世界的事物亦大抵如此。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