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书评:古今流行的超级模仿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提到模仿,好像就有点不正经的感觉。但是,如今有一本叫《超级模仿》的书,却开宗明义地鼓励大家,要“模仿”。也许,一场对“模仿”的批判与维护由此而起。
我们不得不承认,创新是我们最为喜欢的词儿,而模仿则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正如《超级模仿》这本书里面说的:“模仿,是最古老而又最先进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九十五以上,成功者处事行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模仿别人得来的。”
事实正是如此,无论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还是欧美国家的人,都一直对“学习”这个词推崇有加,而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事实上就是一种模仿。也许,每一个人都喜欢口中说着“创新”,而手中做的是“模仿”之事。
看完《超级模仿》,我明确到了一点,那就是超级模仿这件事情,自从有人类开始就存在了,而且,它一直流行至今,除非人类在太空里消失,否则,它必将一直继续下去。
我们都知道,每天,我们都会听到有人在提倡创新,在报刊杂志上,在电视广播上。创新是对的,但是,也许有很多人在说着创新时,却忽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我是非常赞同模仿的。因为,无数经济管理领域的人都已经证明了,我们所说的创新,事实上,是80%—90%的模仿,再加上10%—20%的创新。
据《超级模仿》一书中所提及的,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在写诗作词时,往往都有模仿前人甚至今人的习惯。而且,其中也有好些诗篇成为了千古名篇。古人不是还给我们流传下来了一句经典名言吗,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我们要想创作出诗来,不进行模仿是不行的。要是说到书法界,那就更明显了,直到今天,我们要练习中国的书法,都必须首先临摹,描红。这个“临摹、描红”不就是最基本的模仿吗?
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知的模仿。
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我们生活中的新鲜玩儿就越来越多了,或者说,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如今已经有了很多新的词。但是,我们在使用的99%以上的词还是前人给我们传下来的。这不禁又让我想到了《超级模仿》书中所说的:“每个人从降生到咿呀学语,从幼童到长大成人,甚至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模仿……”学习语言是一种模仿,学习写字是一种模仿,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模仿。
最近,在电视上有一个广告,拍得可谓精美,其主题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它展现的画面我记忆犹深:从一个纸船到一艘轮船,从一个积木大楼到一座现实中的摩天大楼,从一架纸飞机到一架遨翔于天际的真飞机。我想,这不就是模仿吗?记得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为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我们的飞机,也是模仿鸟儿而来的。这就是超级模仿。
一直以来,都会有一些人对“模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事实上,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对真正的“模仿”肯定也是会赞同的,他们只是对低层次的模仿甚至抄袭进行批判而已。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模仿呢?或者如何才能做到“超级模仿”呢?
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理解,究竟什么是“超级模仿”。在《超级模仿》一书中,非常明确清晰地提出了何谓“超级模仿”。超级模仿,就是把被模仿者最核心的东西学习到手,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它是一种既学其形更学其神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学到骨子里的方法,是抓住被模仿者灵魂的方法。
我想,如果每一位模仿他人者,都能够在这个定义下去模仿与创新,那么,恐怕就不会有那么人有意见了。
在《超级模仿》这本书里,似乎要着力提倡的除了“超级模仿”外,还有另一句话,叫做“你的确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作为东方人,我们也许都不太知道这句话,但是,它在西方可是非常著名的。正如书中所说的,“重新发明轮子”听起来有点拗口别扭,有点促狭调侃的意味,有点讽刺挖苦的味道。因为轮子问题早已经在千万年前就解决掉了,如果今天还有人在努力地去发明轮子,那不是令人好气又好笑吗?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确又每天都在不断上演“重新发明轮子”的现象,从而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无谓耗费。
确实,如果别人都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样东西弄出来了,你又何必再大费周章,再自己另起炉灶,却做一个跟人家差不多的东西呢?“超级模仿”一下不就行了吗?
谁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会太多,谁的金钱与资源亦不会无限。因此,正如书中所说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在有限的生命里,每天还会面临着若干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事实上,每个企业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希望自己不再浪费时间,不再多走弯路,不再用错误的方法继续得到错误的结果,那么,看一看《超级模仿》的确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也许,《超级模仿》一书写得不是非常深刻,但要启发我们如何做到效能更高,降低风险,让自己更快成名成功,帮助已经足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