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一言提醒无量功德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言提醒无量功德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矣。
济物:用金钱救助人。
痴迷:迷惑不清。
功德:佛家语,通常指功业和德行。
一个有才学又有品德的明理达义的人,虽然由于家中贫穷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有人为某些事感到迷惑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能从旁边指点一番使他能有所领悟,或者遇到人家有紧急危难的事故时,能从旁边说几句公道话来解救他的急难,这也算是一种很大的德行。
荀子说,君子一定要善于言谈。一句话,退三军,一句话,抵九鼎,一句话,救人命。语言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语言的力量就是情感的力量,语言的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景公喜欢用老鹰捉兔子,派烛邹负责喂养老鹰,结果,烛邹把老鹰弄丢了。景公大怒,要派狱吏杀掉烛邹,晏子闻讯,进言景公说:“陛下,烛邹有三大罪状,待我向他宣布后再杀他。”景公说:“好!”于是晏子便把烛邹叫到面前,当着景公数落他:“烛邹,你为国君喂养老鹰而让它失掉,罪之一也;使我们的国君竟然为一只鸟的缘故而杀人,罪之二也;使天下的诸侯,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才,罪之三也。”说完,便请杀掉烛邹。景公说:“别杀了,我已经受到教育了。”
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以彼易此也。
逐世:随着时代转换。
千载一日:千年有如一日,比喻永恒不变。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伟大的精神才万古不朽;至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只有忠臣义士的志节会永远留在人间。可见一个有才德理想的君子,绝对不可以放弃能留名青史千秋万世的气节,去换取会随身销毁的东西。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义理,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生命而取义理。”荀子说,义理就是用来限制人做坏事,玩弄奸巧的。实行义理,内,可节制人,外,可节制物;对上,可安定君主,对下,可使万民和睦相处。东汉苟巨伯,一次去探望远方生病的友人,正碰上胡人攻打郡城,城里人纷纷弃城而逃。友人说:“我现在是活不成了,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苟巨伯难道会做毁坏信义而求生的事么?”坚持不去。胡人进城后,问苟巨伯是什么人,为何胆敢独自留在城里。巨伯答道:“我的朋友患重病,不忍心把他丢下,我宁愿用自己的身躯赎取朋友的性命。”胡人听后,感慨道:“我们这些无义之人,闯进有义之国了。”于是,撤兵而走,郡城也因而得以保全。
一位修行僧曾问大龙和尚:“肉身无常,终将破灭,法身绝对不灭,那么法身是什么呢?”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花美涧蓝,仅仅是外在的美,是色身肉身,那么法身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个疑问,我们先从无常的色身与无生的法身的角度下手。问题在于提问僧把有形无常的色身与永恒的法身当成了两种东西。大龙和尚指点我们要从可生可灭、变幻无穷的色身中去把握金刚般坚固的法身。东坡居士曾说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半凛凛风,把樱花从枝头飘摇落;樱花从枝头飘落在地上,那种过程给人一种痛惜不已的凄凉之感。这樱花的谢落便正是坚固法身。这种变幻、运动本身便体现了永恒的美。总之,八境如一、物我交融、万念俱空时,我们才能成为永恒的法身。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的过程中再创造。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