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A公司不是卖产品的(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凌宏韦的故事让人听了心生敬意,但他的故事绝不仅于此。据Sun说,福建比费若系统里面有两个活宝,凌宏韦就是其中一个。凌宏韦在做这个生意之前,非常压抑,曾经理过无数稀奇古怪的发型,以致于他一上公交车,售票员就提醒大家说:“车内拥挤,请大家看好自己的东西。”即使“大家”才三个人的时候也是这么说。后来他在比费若里面受了熏陶以后,才开始真正进入了生命勃发时期。
的确,那天的会议上,凌宏韦没有演讲的时候,都在后面做“带动”。所谓“带动”,就是讲员在上面授课的时候,在下面制造气氛,比如鼓掌,喝彩等等。
他说他最喜欢的“带动”动作是这样的:双手同侧下垂置后,随着口里一声“哦――嘢”把双手扬向高处。他对此的解释是:谁都会有低潮,但是要学会在低潮中奋起,走向高潮,这个动作就代表了从低潮走向高潮的意思。
听完这些成功人士的报告以后,接下来有一个环节是安排表决心的。就是先安排领导人上去报告自己的近期目标,即在什么时候要达到什么样的奖衔,这样依次要求底下的部门报出自己的目标:什么时候准备达到什么奖衔,具体来说就是上钻石。对于新人的要求则是听了这场报告以后,什么时候投资多少钱开始做这个生意,准备什么时候达到银章。
如果你参加过这个环节,你就知道,在台上的时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怎么表述都可以,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把目标死往高处定,好像文革时期放卫星。虽然事后目标大多没有完成,但是在当时那个场合上气势是绝对不能输的。
因为开始DD以上领导人已经将气氛烘托出来了,所以后面的人到了台上,个个疯狂不已。刚刚上银章的,就信誓旦旦要在3个月内上金章,9个月内上红宝石,1年半内上钻石;已经做到金章的人,就张牙舞爪高叫着6个月内要直冲红宝石,1年内一定要上钻石云云。更有甚者,居然公开宣布他已经和老婆商量好了,回去就把房子卖了来做A公司!引来众人一阵喧哗。
在这种氛围下,新人们多少已经蠢蠢欲动了,再加上上台前或多或少受到上级的种种暗示,上去后大多说回去就开始做这个生意。至于投资多少,有的说要投资一万,有的说要投资三万,更夸张的就是一次性要从21%开始做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一开始就要从银章做起。当然这是需要大量囤货才可以实现的,至少要一次囤8万以上。在短短的几个月的A生涯中,我的确看到有三两个一开始做这个生意就从银章开始做的。这种人一般都是财大气粗的老板。在一盒有关怎么做这个生意的磁带里面说到这个生意本来就是为老板们准备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具有做这个生意所需要的一切意识:投资、愿意冒风险、懂得如何理财等等。但是他们上了银章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将货卖出去,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关于这个环节,正如一个金章讲的一样:非常刺激!它把所有的人都逼到了绝路上。上级为了在下级面前表现出高姿态,不得不将自己的目标拔高,而下级看上级都把目标定得那么高,也就不好把目标定得太低。这就和以前蒋经国搞募捐有异曲同工之妙。蒋经国要搞募捐的时候,一定是找一个捐钱捐得多的人来捐第一个,因为一看前面的人都捐了那么多,后面的人捐的钱就很少低于第一个的。
在这场疯狂的放卫星运动中,最大的收益者就是最上面的领导。因为他的目标兑不兑现没有人监督,而其他人都有人监督。把目标定下来以后,上级就会说,我们做这个生意的一直都是讲信用的,你们定下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哦。面对这样的说法,所有的下级都会顶住压力说一定要实现,因为目标是自己定的嘛!如果你定下的目标低了,又怕下级觉得你没有信心;如果定得高了没有完成,你自己就会心里有愧。反正无论如何,压力都非常大。
我当时就是这样的:面对上级的鼓动,心想定太高了怕实现不了,但我又还要给骆做一个榜样,于是心一横就下了决定,这个月要做到12%,也就是要销售14400元的货,10月份上银章。当时我还面对全场所有的人,声嘶力竭地喊道:“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我在A公司里面成功!”虽然我当时连续用了三个“没有任何人”来表明信心,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受到蛊惑后的疯狂念头。
有鉴于此,骆上台也是激动非常。他的演讲水平本来就一流,在这样四周都是高亢人群的环境下,更是一鸣惊人。他抑扬顿挫气势如虹,在台上大声疾呼:“你们知道我的上线是怎么对我进行邀约的吗?他对我说:我们来这里是参加一个百万富翁的聚会啊!”台下所有人都被他的气势深深震撼。他还表示:今天第一次来到A公司会场,回去以后他要下一个大大的决定!
福州这场DD班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整个课程还没有结束我就回去了。在路上的时候,我收到风钻的短信说,骆真的非常厉害,一出手就夺得了那次DD班最佳学员的称号。
时至今日,我仍然对那天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因为是我把骆引进到这个生意里面来的。如果骆能够跟随我在这个生意里面成功那还好说,而结果是我做失败了,这样就有可能让骆受到损失。这是我至今都非常愧疚的一点。好在骆后来没有做出一个要做这个生意的决定,这又多少让我感到一些庆幸。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