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高级营业主任培训班(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还有李书福,从照相机到冰箱,从摩托车到汽车,无不剑走偏锋,尤其是又做足球,更是疯狂至极!面对媒体,大曝足球黑幕,这家伙居然敢说出“只要能还中国足球一个纯净的环境,把我李书福拖出去枪毙了也不怕,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样的话来。他的确是条汉子,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2004年3月我因为一些关于汽车专利的事情还跑到吉利集团去找过他,见到了吉利的副总裁但是没有见到他,因为他正在北京开两会。正是那趟杭州之行,让我偶遇了一家新的直销公司,而里面的遭遇又让我大开眼界。这是后话,不提。
这些让我深深敬佩的成功者身上的确表现出了半疯狂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半疯狂状态者都可以像他们一样成功;也就是说,成功者可能都半疯狂,但并不是半疯狂就可以成功。系统里面的疯狂只会让新人更努力地为上级卖命,面对人们的劝说更不当回事,或者说让新人更感觉到上级说的都是对的,因为上级说:那些劝你的人都是要阻碍你的成功,你看看,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这个生意,他们也不了解A公司,他们每天都过着一种消极的生活,还不让你过积极的生活。所以,新人就越来越疯狂,直到崩溃为止!
凌钻的那些经历,一直都是娓娓道来,令新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现场则根据他自带的一款黑色笔记本里面存储的资料,配合他的演讲内容同步放送相关的幻灯片(有他在国外旅游的,有他家宽敞住房的),让大家看得激奋不已。
非常自然,凌钻是在众人的狂欢中,像一个天皇巨星一样走下讲台。在一片狂热的音乐声中,他再次跟走道两边的新人以及底下DD以上的领导人双掌对击,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据一些DD以上的领导人讲,听这样的报告,他们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触动。说实话,这些内容当然对新人有吸引力,但对于多次参加的人来说未免就是老调重谈。上级这样推崇这些报告,无非就是要在下级心里建立起崇敬心理。也许我天资愚钝,多听了几次后,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老套的故事:不是去马来西亚旅游,学会了当地男女警察的发音“短短”和“棒棒”,就是去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观光等等。
上完“价值与远景”,课间休息10分钟。接下来就是由柴兴义翡翠给新人们讲课。
柴是一个戴着眼镜,身材开始有点发福的男子。他演讲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的,讲到激动处,他总要推一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那天他给我们上的课程是“成功前的准备”,主要就是自身的经历、感受,再加上一些“成功是一种责任”、“成功是一种选择”、“成功是一种信念”、“成功是一种态度”、“成功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付出”等散文式阐述。中间讲了用2至5年的时间来跟随系统,要愿意付出,每天多做一点点;还讲了投资的概念,总结了6条做这个生意不成功的原因:
1.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2.没有方法
3.没有具体方向
4.感情受人左右
5.缺少资源
6.恐惧感
最后,他还讲述了一个直销人士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个徒弟向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讨教成功的真谛,苏格拉底什么也没有说,就带着他来到一条河的中央。那徒弟很奇怪,我要学习成功的真谛,你带我到河里来干什么?但是苏格拉底一句话也没有说,猛然间狠狠地把徒弟的头摁进水里。那徒弟忽遭袭击必然挣扎,就使劲要浮出水面,但苏格拉底加大了力度。那徒弟想,这是不是老师在考验我的诚心啊?于是就等了一会儿。但那徒弟毕竟没有带氧气瓶啊,又没有关东大叫驴的肺活量,很快就不行了,他开始挣扎,苏格拉底却越来越使劲地把他的头往下摁着。这下完了!那徒弟这么想着。然后他聚积了全身的力量,猛然冲脱了苏格拉底的制约。等他缓过气来,非常生气地质问他的老师:你想害死我啊?!苏格拉底这才不紧不慢地说:当你成功的欲望像求生的欲望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了!
这个故事真是经典,大家听了掌声雷动!我听说过苏格拉底会助产智慧,却不知道他还会教人潜水,锻炼肺活量。只是这个故事有点疏漏,万一那徒弟要是力量不够,挣脱不开,苏格拉底岂不是要成了杀人犯了吗?真是不可想像!
这节课程目的就是要向新人灌输一种成功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培训实质是一种成功学的训练。但是,正如法律上讲的一样:“合法的形式底下也可能掩盖非法的行为。”这种培训的内容也打着“教你成功”的旗号,实际上却有“叫你疯狂”的功效。
比如2003年6月21日至22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的那场DD冲刺班上,有一个叫黄隆中的翡翠讲到这节课程里面的“投资的准备”时,他手持话筒,公然宣扬:“没有钱,就去贷款!”他的理由是,你不投资你就无法改变你的现状,你没有钱你就可以去贷款。
关于黄隆中,《成功之路》里面说他“出生于贫寒的农家,从小就是一个放牛娃。但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电视台当记者。”后来又“到澳洲留学、创业、回国下海经商等。10年来,几经艰辛,几经挫折,传统生意的诸多无奈并没有挫伤他对成功的信心和渴望。当A公司来到他面前,他便紧紧地把握住这创业的良机。”经历了世态炎凉,他更觉得A公司和比费若大家族的温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