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控制(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因此,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进行仔细和反复预测,把预测和预期目标相比较,并促进计划的修订,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开始以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在质和量上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经营资源。如果预先检查的结果是资源的数量和(或)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就必须修改企业的活动计划和目标,改变企业产品加工的方式或内容。事先预测的另一个内容是检查已经或将能筹措到的经营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是否符合需要。如果预测的结果符合企业需要,那么企业活动就可以按原定的程序进行,如果不符合,则需要改变企业经营的运行过程及其投入。
2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及时纠正。
对下属的工作进行同期监督,其作用有两个:一是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指导下属的工作,培养下属的能力,这是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二是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同期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已经产生的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由于这种控制是在经营过程结束以后进行的,因此,不论其分析如何中肯,结论如何正确,都已无法改变已经存在的事实。结果控制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反馈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控制过程分为下列几类:
1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动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例如,计划编制程序、统计报告程序、信息传递程序等都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2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固定,有一个先行的量,依据这个先行的量来确定跟踪的量。如在企业纳税控制中,产品的销售额就是先行量,税金就是跟随量,控制标准就是各个税种的税率。这是一种动态的跟踪控制。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税种和税率,就可有效地控制国家与企业在经济利益上的分配关系。
3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根据目前已经达到的状态,还有过去的历史,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进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对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决策者必须进行自适应控制,往往要根据过去时刻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已经达到的状态,凭直觉经验和理性判断来做出决策,实施控制。
4最佳控制
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是一个最大或最小的值。组织活动中往往采取最佳控制的方法。例如,用最低成本来控制生产规模,用最大利润率控制投资,用最短路程控制运输路线等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