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思考,是创意的锻炼与培养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思考,是创意的锻炼与培养
「凡事皆有可能的信念,实际上,就是一种活泼、具创造性且神圣的想象活动。」
如果,你每天都用同一种方式来过生活,人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偶而也要让自己有不一样的生活步调。
你是否曾经注意到,有一些人好象总是创意源源不断,一个接一个的,不停地有新构想产生,然而,为什么这些人会有如此多的创意呢?还有,创意是不是可以锻炼和培养呢?要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意的人呢?
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得主朱棣文,曾在台湾大学一场演讲中提到,他是从「酒醉者的启示」得到「雷射冷却捕捉原子法」的改善。
他说,当初在纽约北部读罗彻斯特大学时,由于天气冷,喝酒取暖的人很多,他发现喝醉的人,都是往低处行走,甚至趴在地板上睡觉,所以,要用雷射粘住跑得很快的原子,就要在捕捉过程中降低原子的能阶。
也因为这个醉汉走路所得到的灵感,因此,才突破了瓶颈。
朱棣文说:「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不过,他所提到的灵感来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世上有太多伟大创造者的心灵都告诉我们,灵感,往往来自一瞬间。
当然,好的灵感是不会凭空而来,它靠的是创作者的持续投注和高度的想象力,才能捕捉。毕竟,一个好的灵感,哪有那么容易就得到!
创造力是可以学习或锻炼和培养吗?其实,创造力正如学习其它技能一样,一个人学习打网球,必须学会如何握球拍、如何击球,以及如何利用眼珠子来追踪球的移动,这些技巧,不论是初学者或老手,都应该具备。同样的,学习创造力,也是必须学习具有创造力者所使用的方法。
最受礼遇的专业人才,就是能够提供各种新奇观念和创造想法的人。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创造力应包括有二个部分,那就是流畅性和弹性。流畅性是指针对某一问题能够顺畅且快速解决方案的能力;弹性通常指的是,针对某一问题能发现多样而且独特的解答能力。
有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曾说:「你可以付给员工高薪,但是,如果你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他是不会变得很有效率的。」
创造力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资源,就如一位专家学者所言:「好奇是一个强壮的心智所具有的最永久和最确定的特性之一。」
很多人都会说:「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从事创造力的活动,因为有太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是的,很多人可能都会如此想,而不愿意花费多一点的额外时间去加强创造力,或者利用创造力。其实,把一点点极少数的时间花在创造思考上,反而会收到很多的红利,最后,甚至于会节省更多的时间,有句话说:「你想的愈多,你的时间反而会愈多。」
人只要借着思考,与无穷的智能结合,再加上创新的点子,是有可能因此而成功或致富的。所谓「智能即财富,点子就是银子」。因此,要如何让自己具有创意,就必须经常锻炼与培养。
也许,你难以想象无形的思考,竟会如此严重地左右一个人,包括健康、行为,甚至是影响一生的命运。思考是生命的核心,它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你只要稍微观察自己,就会清楚地知道思考对身体的种种影响了,例如你忧虑的时候、情绪低落的时候、写作的时候,身体就会因为你的思考模式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思考的确是会影响身体机能的。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建设性及正面思考模式的人,要比经常有破坏性思考或负面思考模式的人更具有活力及创意。因此,乐观及有活力的人比较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及点子。
改变念头,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要培养创意有三个技巧,肯定自己、独立自主和全方位学习。
做为一名创意人,就要经常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创意往往源自于疑问,儿童很善于发问,没有所谓的成见、教条和形式,他们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成年人也应该要练习问「笨」问题,因为不断质疑的结果,常常会产生开创性的答案,所以「问得笨,收获多」,是创意者要学习的另一种创意观点。
有人说:「创意的五大特质是:直觉、意志、喜悦、勇气、同情心。当人揭下假面具时,正是汲取创意之泉的一刻,即使,你自认缺乏创意,但还是能够在本性中发掘创意、超越自我。」
我们每天所产生的许许多多的「创意」,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实行,就被我们的「成见」给打消了念头,而真正阻碍我们行动的,正是内心的偏见和成见,唯有摧毁它们,我们才能培养创意。
创造力若久未被使用,就会愈来愈没有发挥的空间。我们周围的环境、事物、阅读材料、行为、嗜好、运动、人际关系等等,都能滋养我们的创造力,无论是新奇或是平淡的方法,只要是有助于训练创造力的,皆是好方法。
小时候,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当我们逐渐地习惯了周围的看法时,就会渐渐地让重复的想法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见更有创意的思维。
想要开创个人的创意有以下几个方法:要保持个人风格、事事留心,寻求创意、认真观察周遭的变化。
至于想要开创个人思考的方式就是:培养实力,保持轻松及体认好奇之道、孤独之必要,并让自己随时能够独处及获得片刻的宁静,遇事不推诿而且加以深入了解,如此,方能体认一切自然之现象,并进而发现创意之源。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