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人情化”管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宠信员工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却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管理要讲人性,但不能事事讲人情。如果人情化管理在企业中滋生蔓延并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员工懒惰拖沓、缺乏热情,造成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不良局面。
“人情化”管理滋生惰性的温床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文化公司在管理上一直提倡人性化管理:要求员工高度自觉,在宽松的环境里积极工作。因此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犯了错误,都不开罚单。可现在公司的一些现象让该公司老板对人性化管理产生了怀疑。
首先,公司为了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购置了大批电脑,这本是好事,可在上班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打游戏等现象却屡禁不止。其次,每次发工资时大家都很积极,可做起事情来就拖拖拉拉。开会、写总结、执行事务时,却总有人三请四催还不能按时到场或完成任务。公司的一些通知、文件下发后,便不知结果如何,事后追问起来,有些人一脸茫然。有位客户来公司洽谈业务,走的时候说:你们公司气氛很活跃。因为上班时间里总有人嘻嘻哈哈,大呼小叫,把一些私人的事情带到工作当中……
很多人也一定会和那位老板一样奇怪:不是一直在提倡人性化管理吗?怎么人性化是这样的呀?难道人性化管理是滋生员工惰性的温床?究竟该如何实行人性化管理?公司老板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显得困惑而无助。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是宠信员工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娇宠员工的方式。
人情化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
作为管理的对象——员工,是具有人的惰性的,必须采用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工作内容,才能保证工作程序的正常运转。
用制度还是用主观意志来管理,最终的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像上边那家公司存在的这种情况,更多地说明它的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人性化管理,误把人情管理当作人性化管理。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员工容易产生惰性呢?
1. 没有人管,没有工作压力、没有工作目标的时候,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
2. 没有制度。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群散兵游勇能够创造更高的利润吗?
3. 有相应的制度,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大锅饭”,是员工惰性滋生的最佳“土壤”。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