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中国市场就像一张白纸(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本土化,经营致胜的关键
黄辉将客户的本土化视为企业实现本土化经营致胜的关键。
“我们先从公司自身的本土化入手。对于咨询公司来说,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目前毕博拥有350名专业咨询人才,其中有内地的、有海归的、也有香港的。大多都具备多年的国内实战经验。与其他咨询公司不同的是,我们要求公司文件不仅要有英文版本,一些涉及公司主要业务的文件还必须有中文版本。”
为了做到解决方案本土化,咨询公司不但要对客户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了解客户所在的行业、经济圈和文化圈的游戏规则和社会活动方式。黄辉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了解,所做出的咨询方案难免水土不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遵从当地所有的运行规则,尤其是那些负面的、落后的东西。毕竟,企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如果咨询公司的解决方案一味顺从客户,一味去迎合这些不好的规则,这样的解决方案虽然有可操作性,但是失去了它的先进性,企业付出的咨询费用也等于付之东流。
在解决方案本土化思想的指导下,依托毕博全球先进经验的支持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黄辉重点开发了企业战略设计、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计划和系统集成服务四个方面共30个面向中国企业的高效解决方案,其中20个为行业解决方案,另10个为跨行业解决方案,意欲使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能得到改善。
目前,毕博的国内客户占到90%,其中以国企为主,占85%,其余为民企。在其服务对象名单中,除了一些为人熟知的跨国公司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宝钢集团……越来越多人们熟悉的大企业正出现在毕博的中国内地客户名单上。
战略就是实施
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战略是透明的,人们完全可以从书本上、从前人的经验中、从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里发掘到和总结出先进的战略方案。但如何把脑海中的战略变为现实,如何把书面上的蓝图落实到行动中去,则是决定企业竞争力高低的关键。作为管理咨询公司,仅仅给客户提供一套战略和方案是不够的,还要帮助客户把这些战略和方案实施到位,既要“诊”又要“治”,让企业的“病”切实好起来。所以,如果没有实施及综合的能力,管理咨询所做的工作就没有实际价值。
陈海:您一直强调”战略就是实施”,如何实现战略与实施的协调发展?
黄辉:如果把企业不恰当地比作病人的话,那客户不但需要诊断开方的医生,还需要药剂师和护士来掌握剂量,敦促服用,直至痊愈。关于这点毕博公司曾针对欧美大型企业做过一项调查:两份问卷,其中一份向公司高层提出一个问题:你的战略是什么,另一份向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发问:你们在做些什么,为公司创造了什么价值?调查结果揭示出一个很有趣、但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70%以上的企业战略与实施是脱钩的,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战略都没有落实分解下去。也就是说,医生绞尽脑汁开出了药方,病人也许根本就没去抓药!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的战略都是透明的。企业经营得好不好,已经不是战略上谁比谁强的问题。那些经营得好的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实施能力非常强:他们不但想到了,而且他们做到了。比如戴尔的直销模式,你能说别的电脑厂商就不懂吗?不是的,它们也理解,但是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所以想学也学不来。
咨询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传播,通过咨询,特别是通过咨询的实施,我们要手把手地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客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客户需要物流管理方案,当他拿到适合的物流方案,又没有能力实施时,以实施为导向的咨询公司便会派出一名专业人士到客户处,临时担任该企业的物流部长。这位专家将与客户的物流部长一起工作,直到全面导入咨询方案,帮客户带起一个团队,真正实现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后,他才会最终撤出。
陈海:您如何带领团队确保每一个咨询项目的成功?
黄辉: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管理咨询业起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它不再只是给客户提供一套战略改革蓝本,不再是客户有什么问题你来帮助回答什么问题,不再是你和客户之间保持的是一种较为疏远的关系。到今天,这个变化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你不但要给客户提交战略蓝本,你还要有实施方案;你不但要有实施方案,你还要有帮助客户实施下去的能力;你和客户已经成为一体;你所回答的客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客户执行的过程就是你执行的过程。另外,国内咨询项目的成功关键还在于培训,要手把手地与客户进行沟通。毕博在中国没有完全照搬美国的变革模式和方法,而是采取了以培训、启发、引导为主的变革模式。我们在国内做咨询的时候,培训的比例远远大于我们在西方国家的比例。从工作量上看,在中国的咨询顾问花在培训客户上的时间可能比美国多一倍。比如,在国内我们做一个流程再造项目,要给高层干部、中层干部、员工一级一级的培训,工作量非常大。对企业来说,他们学习成本很高。但是反过来说,对现阶段的企业来说,这非常重要。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