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40节 创业初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001年4月春暖花开,苦苦挣扎的罗立伟回天无力,关闭公司。
罗立伟的创业应该说具备了成功的两大因素,创业经验积累和资金准备。其失利之处主要在于产品的选择上和市场开发策略上。
罗立伟及其合伙人都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加上一定的资本积累,已经具备开办小型公司的基本条件。但应该认识到,其创业者先前的成功是借用了原公司的资信、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等已有的竞争优势。接下来的关键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或技术,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市场开拓战略。
尽管对小型公司来说谈公司战略显得有点过于规范化或理性,但基本的战略分析还是有必要的。这对于准确定位公司在行业或地区中所处的位置、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是有益的。
罗立伟所选产品属电子行业,是竞争相当充分的领域。开发IP拨号器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对于与电信业务有关联的企业来说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果有利润可图,他们的后期跟进是顺理成章的,这是潜在的加入者,是确定这一主打产品前就应该想到的。公司本身研发能力弱、资金实力单薄、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也影响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关系。
由于公司实力弱,供应商不会赊货,公司也没有能力赊货于销售商,这增加了资金运作的难度。在电子产品行业,摩尔定律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表现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高成熟度、新产品的低成熟度和短生命周期。“囚徒困境”的博弈现象,在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子类新产品暴利时间的缩短已成为必然。
另外,合作团队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权,也应该在创业之初就要明确下来,以免出现“蝴蝶效应”,这是企业管理中应该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
事实上,对小型公司的创业来说,产品或技术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确实有发展前途的电子类新产品,应该考虑引入风险投资,就像小灵通市场的开发。对于大多数的小型公司来说,可选择贸易型或做传统产品及个性化产品的研发。但所有的创业公司必须慎重确定市场销售策略。培育和发展忠诚顾客群,对中小公司的成长是必要的和有利的。
主要问题之三:分身乏术导致主业败落
现在一些创业的团队和刚起步的企业盲目跟随潮流,搞多种经营,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定要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是最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
创业企业与行业内大中型公司相比,并不具备人力、资金、渠道、管理、品牌、信用、联盟等各方面的比较优势;创业团队引以为豪的所谓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至多只是在某个小领域、某个短暂阶段的局部领先。因此,创业企业的头等大事不是搞所谓的“多种经营”,而是必须尽快抓紧时机,集中全力充分把握和发挥自己的现有优势,同时尽快弥补不足,不致让劣势演变成为企业的致命伤。
国际软件产业的老大微软公司创立时只有盖茨和艾伦两个人,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编程技术和法律经验。两人依靠这两点,成功地获得了包括IBM DOS系统等一系列重要合同,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奠定了自己在这个产业的坚实基础。微软公司在最近的二十多年中一直“顽固”地坚守软件产业方向,专心在软件领域纵横驰骋,任凭信息产业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也从来没有考虑过搞其他的多种经营。
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服务商盛大公司,自1999年成立到现在也就是4年的时间。成立不久的盛大,就遇上网络泡沫的全面破灭,国外、国内的互联网服务业一片萧条,互联网公司大批倒闭。侥幸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从事“网下”业务,美其名曰“鼠标+水泥”,企图依靠所谓“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在网络寒冬中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盛大公司的领导者在冷静分析市场形势和产业环境后,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坚定地投入到网络游戏领域,在经历过辛勤不懈的耕耘之后,盛大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惊人的利润,成为2003年亚洲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而那些“两条腿走路”的网络公司,大都偃旗息鼓,股东和团队的回报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都知道,攥紧拳头出击最有力,张开五指力量就大为削弱。创业公司在初始阶段切忌分散资源和精力,一定要把自己企业最擅长的优势领域做好、做透、做大、做强。创业公司的“鸡蛋理论”就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最可靠的篮子里,只有这样,鸡蛋才有可能安全地孵化出小鸡;等小鸡们健康地长大,下了更多的鸡蛋以后,那时才有足够的精力和闲暇,去认真地考虑到底是把鸡蛋全放在一个更大的篮子里,还是分放到多个小篮子里去发展的问题。
赵大伟的父亲早年是个体货车司机,因此赵大伟的创业项目也与货车息息相关。刚开始,借着从父亲那里获取的部分经验和家里现有的条件,从一辆东风牌货车加两个司机开始做起,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年后,发展成了一家有着大宗物流集装箱托运经营资格,拥有大大小小运输车辆9辆,员工16人的运输公司。
至2000年,赵大伟除公司外已拥有过百万的身家。同时拥有几家基本固定大单位客户,又代理着数家工厂的集装箱发送接收任务,发展势头很好。
赵大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良好的公关社交能力。他的这种近似于天赋的能力为他赢得了大量运输合同和很多商业伙伴。正因为这样,很多朋友往往只要一找到可以投资挣钱的项目便都喜欢找赵大伟商量投资,一方面是信赖赵大伟的为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他的意见,借他雄厚的实力进行投资。他后来投资的苗圃项目就是出自于一位外地朋友提供的信息。
兰草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花卉品种,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苗圃种植兰草效益可观,只要通过高起点大投入加上悉心的经营一定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具体效益有多大,需要什么样的经营条件和会遇到哪些困难,恐怕对很多行业外人来说都不得而知。
一开始赵大伟也不大熟悉,但朋友的极力鼓吹打动了他,在经过种种准备之后赵大伟在异乡办起了兰花种植厂。
为了办好苗圃,赵大伟在技术、管理、市场方面都做了周密的调研和准备。然而,赵大伟万万没有想到,问题会出在遥远的路途上。赵大伟也是在自己已经入主兰草种植业几个月后才体会到了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苗圃经营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苗圃又必须建在适合兰草生长且地价便宜的偏远地区。遥远的路程,长时间往返于城市和苗圃之间,让一贯戏称自己是“坐在汽车上创业”的赵大伟也吃不消了。
不得已,赵大伟干脆把家搬进了苗圃,只在每周回公司总部布置一次工作重点。面对自己投了巨资,耗费了心力的苗圃,赵大伟心里既充满了希望,又感到骑虎难下。虽然此时他已经知道了物流公司方面出现了一点管理不力业绩下滑的迹象,赵大伟还是乐观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把苗圃搞好,公司方面的问题不需要太过紧张,而造成的损失也会在苗圃的发展中得到弥补。
身居野外的赵大伟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个人下乡的行为后来竟然招致了整个事业的被迫转型。脚踏两条船的他如果不是在苗圃经营中幸运地获得了成功,极有可能会一无所有。
有一段时间里,邻棚的苗圃屡遭盗窃,赵大伟的苗圃也未能完全幸免。但好在园中大部门珍稀的兰草品种在强力的保护措施下没有损失。于是赵大伟处于对苗圃安全考虑,把物流公司那边每周一次的例行管理也省了。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公司的小问题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赵大伟后来收拾公司残局时才发现,原本料理高效的公司随着他长时间的离职变得混乱不堪。很多客户由于他的不过问而另投别处,很多以前物流业的合作伙伴也不知去向。而无法补救的是物流行业的整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先前的很多小公司都在他忙于苗圃经营的这段时间里集体蒸发了,新出现了几家不甚知名但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政府采取了强力监管措施,大幅提高了行业准入标准,导致了行业洗牌,统一指定了集装箱业务方面的代理公司,而针对物流公司的考察审定前期工作基本全部完成。干了十几年货运的赵大伟突然发现自己在一夜之间被挤出了这个行业。
虽然赵大伟从来都没有想过会关掉运输公司去经营苗圃,但局面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发生的一切。对赵大伟来说,不管他愿不愿意,此时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彻彻底底回到苗圃去经营他的那部分野外投资。
无论运输业还是兰花养殖,赵大伟做得都很出色。在做兰花苗圃之前,他也充分地做了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准备,应该说,投资是比较理性的。后来,苗圃的赢利也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异地投资的管理成本被赵大伟忽略掉了。作为一家小企业,请人代理经营往往是不现实的。投资者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必须面面俱到,事必亲躬。结果,“异地”导致的管理成本无限上升,小小的疏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赵大伟丧失了自己事业的整整半壁河山。
同时,赵大伟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进入陌生行业又必须要谨慎,在异地经营要注意两点:
一、要建立与当地人的利益共享与合作机制,或者实施股份制,或者规定一个你想要的利润率,让别人赚一点钱,同时也给别人一点责任,让他像做自己家的事一样做你的事情。
二、不要把自己的资本全都投进去,要注重老行业资源的培植,让它变成一只能不断“生蛋”的母鸡,为你的新业务不断积累资金和经验,等新的行业慢慢成熟,不断“变”老时,再逐步加大投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