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不妨学学古人烧船秤钉

作者:韩导勤

字体: 【




  近日翻阅古典文学,魏泰国《东轩笔录》中记载的一则《烧船秤钉》的故事颇抢眼球,我一口气连读了两遍才觉得过瘾。《烧船秤钉》说的是宋朝许元初任运判官(负责水运造船工作的官员)时,发现制造官船的用钉申报量有很大的虚假成份,造船的官员借此从中捞取油水。许元为国库大量的白银流失而深感痛心,同时又为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深恶痛绝,决心严惩造假敛财的造船贪官。可是钉子已敲进木船里,无法点数取证,怎么办?一天,许元终于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他亲临造船工地,下令拖出一艘造好的新船,当众付之一炬,然后命人从灰烬中捡出铁钉子来过秤,结果每艘官船的铁钉用量仅为申报量的十分之一。最终许元严惩了有关的官员,并以烧船秤钉所取得的数据作为今后每艘官船的用钉量,从而杜绝了官船制造业中再有贪官故伎重演,
  好一个烧船秤钉!运判官许元烧船,是为取得铁钉过秤取证,我们且不说在当时条件下他想出这个主意有多高明,就如同他这个烧船秤钉折射出来的三个“铁”便足以让人们为之喝彩叫好了!哪三个“铁”呢?一日决心之“铁”。运判官发现造船官用铁钉的申报量有诈,从中捞取国库油水,决心惩治贪官,他不惜命人拖出一艘新船付之一炬,再从灰烬中捡出铁钉过秤以究真相,其决心之“铁”,堪称一绝!
  二日取证之“铁”。治贪也好,打假也罢,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行。许元以烧船取钉过秤的办法来求得真实的用钉量,真可谓取证之“铁”,铁证如山!用一句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反腐成本、打假成本虽然高了些,但取得确凿证据,还怕惩贪打假不成。
  三日“补牢”之“铁”。许元烧船秤钉不仅一举揭开了造船官造假敛财的底细,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惩贪之后未忘“补牢”——以烧船秤钉取得的真实用钉量作为今后制造官船的用钉申报量,从而堵塞了此类造假敛财的漏洞。这正应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古训,甚至与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反腐倡廉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精神不乏相似之处。
  铁腕打假,重典治贪,铁证如山,亡羊补牢……这位古代运判官留给后人的宝贵理念和思考真是太多、太多了!相信这则经典故事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干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切实搞好本职工作不无有益的启示和教益。
  我们惩贪打假,不妨学学古人烧船秤钉!
  
  (责编: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