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视障音乐硕士夫妇的爱情咏叹调

作者:杨柳岸

字体: 【




  他们,是一对严重的视障残疾人,他的视力只有0.02,她的视力只有0.1——两人加在一块的视力只有0.12!
  他们,是我国唯一的一对经国家特批的视障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个是声乐专业,一个是钢琴专业。
  他们,用歌声琴韵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这歌声唱响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唱响在国际音乐中心维也纳,也唱响在无数人的心中——
  他叫张卓,她叫李媛。近日,作者在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听这对特别的夫妻讲述了自己与命运抗争、与音乐结缘、与爱情相伴的传奇故事。
  
  抗争厄运 盲孩子唱起《我的太阳》
  
  1966年2月11日,张卓出生在湖南沅江市黄毛洲镇一个小村。家乡不远处就是碧波荡漾的洞庭湖。父亲在一家企业做文秘,母亲在小学教音乐。能拉会唱的父亲和能歌善舞的母亲给了他音乐艺术的基因和启蒙,这让他从小就喜欢上了唱歌,走到哪就唱到哪儿。
  1971年,因受毕业于黄埔军校的爷爷的影响。张卓5岁时全家下放到远离市区一个叫八形汊的小岛上。8月的一天,母亲的一个学生领他到家里去玩,在看一个小朋友解剖青蛙时,张卓的右眼被那个学生的弟弟拿水果刀划伤了。小张卓怕妈妈担心,便用手擦净眼睛上的血迹回家了。第二天,右眼疼痛不止的小张卓才将此事告诉了妈妈。可这已错过了保住右眼的最佳时机!医生想把他的右眼球摘除。以免影响另一只好眼睛,但父母却一再恳求医生保住右眼。结果后来不但右眼彻底失明,左眼也受到感染视力急剧下降。
  祸不单行19年后的一天,正读高一的张卓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旅游,不慎撞在一棵大树上,致使左眼视网膜脱落,视力仅为0.02。医生做完手术后对他说:“你是一名‘职业盲者’了。”听到这句话,张卓的母亲抱住儿子放声痛哭……
  14岁的花样年华。一下子成为双目失明的盲人:一个公认的大学苗子,一下子成为再也不能进校园读书的人。张卓突然觉得自己生不如死!他变得狂躁不安,拒绝吃药,乱摔东西。有一次,他趁没人时自己悄悄地摸到窗口,想了却自己。一直在监视他的母亲一把抱住了他:“儿呀,你要是不活,妈也不活了!”张卓委屈的泪水一下流了出来。母亲说:“你要是难受,你就痛快地哭吧,你就大声地唱吧!妈不是教你那么多歌吗。”于是,张卓和母亲一块唱了起来,唱花鼓戏。唱样板戏,唱中外歌曲……在歌唱中,他似乎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活着的意义。
  就在这一年,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张卓的父母关系出现了裂痕。父亲竟向母亲提出了离婚,并明确提出不要唯一的儿子张卓,因为他不想背上累赘!于是,父亲要了大姐和大妹,母亲带着张卓和两个妹妹辞去教师工作来到长沙,当时张卓14岁、大妹13岁、小妹10岁。这时母子4人已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在市郊租了一间小房,母亲靠批发小商品卖来维持生活。后来,这样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妈妈就领着张卓及妹妹什么都干:给酱油厂煎大蒜、给五金厂直铁丝、给塑料厂洗塑料、编柳条筐……
  一天夜里,张卓猛地想起在电影中看到的盲人女孩沿街卖唱的情景,他灵机一动:自己会唱歌,为什么不用唱歌来帮妈妈赚钱呢?第二天,他就偷偷来到长沙一处繁华的市区。求人用笔将自己和母亲的艰难经历写在一张纸板上,然后大着胆子唱起了那首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啊,我的太阳,多么辉煌,多么灿烂……”他那特殊的经历与动情的歌声打动了过路人,人们纷纷向他的小盆里扔钱:1毛、2毛、5毛、1元、2元……第一天下来他竟赚来了26元5毛钱!当他将钱交给母亲的时候。母亲禁不住搂住他失声痛哭。
  就这样,他在长沙开始了卖唱生涯,从长沙唱到益阳,又唱到了家乡沅江,一直唱了3年多。这3年,在这3个城市繁华的市区内、街头处和火车站广场,人们经常都可以听到一个少年盲人那悲怆动听的歌声。
  张卓17岁时,舅舅陈梦祥将他接到家中。陈梦祥是长沙曲艺界知名的相声演员,多才多艺,为人善良。舅舅舅母常常给他讲保尔、张海迪的故事,鼓励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舅舅还不断给他创造登台的机会。后来还将他介绍给沅江文化馆的向东流老师。只要文化馆有活动,向老师就邀请张卓登台演唱。不久,舅舅又为张卓请了湖南省歌舞团两位专业老师戴君义、陈加祥来辅导他。初学时,由于张卓看不到口形,没法校正他的发音。戴老师就只好教他读拼音字母,并让他细心地注意读每一个字母时的气流运动:a、o、e……在两个老师悉心的指导下,张卓的发音逐渐调整了过来,并打下了良好的声乐基本功。
  1987年秋,湖南省举办“洞庭之秋”艺术节。经过近3年训练已成为标准男中音的张卓在老师的鼓励下,以一个残疾歌手的身份参加了比赛。第一次参加省级歌唱比赛的张卓望着台下模糊的人群和台上刺眼的灯光,音乐响起时他紧张得手心里已全是汗水。但张卓知道,老师、妈妈和亲人都在台下,他们就是他的定盘星!于是,他不再紧张,让那首人人熟悉的湖南民歌《一根竹杆弯又弯》的旋律在他浑厚的声音中优美地流淌出来。最后。他获得了第二名。
  1988年4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并第一次面向全国招收残疾人大学生。湖南省残联的李丽莎老师首先想到了正在外地演出的张卓,她马上开车将张卓接回来备考,这时距高考只有两个月时间。6月10日,在广州市黄花岗剧院举行的专业考试上,张卓自信地演唱了《月之故乡》和《长江之歌》两首歌,征服了所有的考官。回家后,为了准备文化课考试,张卓拼命地学习盲文,手掌常常被盲文针扎得流血不止,手指也因为长期扎盲文磨的都是大泡。3个月后,张卓终于考过了盲文文化课。1988年10月。张卓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系的一名大学生。
  刚上大学不久,张卓又被请回长沙,代表湖南省参加在长沙举办的中南六省赛区歌曲大奖赛,捧回了声乐组第一名的奖杯!
  
  音乐为媒 琴房里演奏出爱情交响乐
  
  进入大学,张卓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但他毕竟辍学多年,基础不好,第一学期就有现代汉语和外语不及格。由于他是学唱美声的,所以外语课要学4门: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比别人的压力更大。可是张卓生来不服输,天天玩命的背单词,他的宿舍里贴满了一条一条的单词纸条。常常走路时、刷牙时、上厕所时都在背,终于很快就赶了上来。大二时,由于他的声乐老师出国,学校给他介绍沈阳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授徐兆仁做他的老师。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派一人专程陪他每周一次往返沈阳学习,每次都要在火车上坐七八个小时。近3年来,他风雨无阻地在吉沈两地之间奔波,从未耽误过一次课!他的歌声与脚印都已留在了这数十万公里的铁路线上!与此同时,他在长春还慕名拜师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吉林艺术学院的姚涌教授。不到两年,姚教授将张卓的男中音训练成为了男高音,使他在声乐艺术之路上又跨越了一大步。
  1991年,张卓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破格留校任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