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公民与政府实现无中间环节沟通 中国进入以人为核心的网格时代

作者:庆 丰 谐 敬

字体: 【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公开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总书记上网虽然短短22分钟,却发出了两个明确的信号: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网络并关注网络信息:二、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网络民意。在他上线期间,各大新闻网站上百亿页面流量流向人民网,亿万中国人通过网络目击总书记与网民在线对话;几个小时后,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多家外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总书记上网与网民交流互动,为中国互联网政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中央决策今后将会更加注重听取“网意”。网民们普遍感到他们对国家的关心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激动的网民称这是个令人难忘的幸福时刻。
  互联网从无到有,才不过短短的20年历史,但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有执政理念的更新。现在有人说互联网是一网打尽,它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公共性,以及极大的包容度、延伸度和密集度。它的出现,使信息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今,在这个新兴的交流平台上,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1亿的网民,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飞速增长——据专业部门预测。到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数有望达2.85亿,成为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
  从小众游戏转到公共平台:从私密空间到进入社会公器:从纯粹虚拟到逐渐与现实交互:从自命草根到逐渐影响体制,网络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习惯通过网络了解世界风云变化,传递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有权威部门的报告称,中国的网民主动关注与希望参与政治生活的兴趣,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一。事实上,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自1994年4月,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的因特网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以及交流方式。21世纪人类与世世代代的先人在生存方式上的重要区别,就在于网络化生存的理念正在变得不可或缺:网上看新闻、查信息、互动聊天、开会、购物……网络虚拟空间不仅占据了我们的休闲生活,更左右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就像房子成为生活的最紧密的载体一样,虚拟空间也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载体。
  
  第三代
  如果用“代”来衡量互联网成长的过程,我们说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第三代。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互联网如今已经迎来了第三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是以美国的雅虎,在中国是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超级网站凭借强势的内容,常年驻扎在中国网民的收藏夹中,网民们围绕这些网络“恒星”做圆周运动,网民仅仅充当互联网的读者,这时的互联网以“网络——人”的模式进行信息交流。但是,网民只能读——浏览。第一代互联网是金字塔,塔尖是信息散播方,下面是接收信息的芸芸众生。Web1.0的时代是传统互联网时代,是网民被动接受的时代。第一波浪潮解决了互联网信息膨胀下的有效内容管理,但并没有脱离开传统媒体的窠臼,充其量是一个提升了传播效果的新媒介载体。
  第二波浪潮是以美国的Google,中国是以百度、中国雅虎为代表的搜索工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讨论:互联网所生产出的信息量到底有多少?这简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庞大的数字,在google索引了80亿网页的时候,有人说大致索引了50%的网页:后来雅虎宣称索引了200亿网页。在这个数字化世界里。互联网成为了最具颠覆性的平台。第二代互联网是倒金字塔,上面是海量的信息。下面是信息接收方。此时的网民已经结束了周期性赶集运动,开始进入可读、可写和可交互的现代互联网时代。博客(Blog)、播客(Podcast)、威客(Wiki)、闪客等新兴名词相继撞入人们的眼帘,个人媒体这一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平台实现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个人信息中心:个体制造信息、个体发布、个体承受影响并扩散到尽可能多的其他个体。Web2.0时代就是网民可以表达、可以参与的时代。但Web2.0也有它的局限性:各类搜索工具,在帮助你搜索有效信息的时候只能搜到一大堆的链接,却不能搜到那个时间为你服务的那个人,还是机器把网民当作一个消费者来看待的,没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第三波浪潮以网格为标志,它的初衷是共享和服务。Web3.0是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上的人都将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每一个拥有照相机的人,或者拥有个带摄像头的手机的人,现在都可以是一名摄影师:每一个拥有MP3或者IPod的人,都可以是一名DJ:每一个拥有键盘的人,都可以是一名作家:每一个能上网的人,都可以是一名出版商。第三代互联网像一个沙漏,信息经过众人分类后又提供给所有人。
  Web1.0、Web2.0时代,网站绝大部分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并不能互联互通,事实上形成了信息社会的一个个孤岛。最初是一个一个的部落,然后是一个一个的村庄,城市于是逐渐形成。随着城市的形成,人们将脱离自给自足的时代,迅速融入到互相依赖互利互惠的城市生活中去。于是,Web3.0时代到了。有专家称,Web3.0的本质是去中心化。以前网络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本来就把持话语权的人的手里,网络不过是现实社会的缩影。Web1.0、Web2.0时代就是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传播,有着太明显的人工编辑的痕迹。信息发布者和受众。是上下层次非常分明的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门户网站的存在,类似于现实社会里的媒体,它们掌握着信息的源头,信息从它们那里出发,向周围辐射,是一个单向传递链。而Web3.0则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有可能得到充分尊敬,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都有可能充分实现,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有可能得到最大效率的满足。Web3.0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形成一个多向流动的回路。不是链,链有终点,是回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回路上的每个节点,只有流量大小之分,没有优先级之分。如果说Web1.0、Web2.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么Web3.0就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在Web3.0时代。任何一个人在网上既是制造者,又是消费者。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网络潜能。实现了网民的各自独立的社会价值。
  
  什么是网格?
  
  网格兴起之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网格,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