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测谎专家

作者:卢卫平

字体: 【




  人们常用人心难测来形容无法知道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公安人员面对犯罪嫌疑人,如果对于对方说的话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么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有时,会使案情走入绝境;有时,会使好人蒙羞;有时,会让坏人逍遥法外。公安人员多么希望能走进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啊。现在,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33岁的女警官夏莹,用现代的测谎仪。走进了犯罪嫌疑人的内心世界。
  那天本来说好了采访,可是到了那里以后才知道夏莹临时有了案子。我说正好验证一下。那是一起杀人的案件。死者生前曾和一名男子相好。后来,两人之间发生了争吵。结果,不久就发现那个女人死了。这名男子有重大的嫌疑,而且他又没有能证明自己不在案发现场的证据。但是,他却不承认杀人。于是,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测谎,夏莹肯定地说,凶手不是他。我不知道别人听了会怎么样,但是我却不相信。我在等待一个结果。几天后,我打通了电话。那个男人真的不是凶手。真正的凶手抓到了。这时,我才知道夏莹真的是神了。
  
  研究测谎仪成了夏莹全部的生活
  
  1995年,沈阳市公安局几经周折,从美国购进了当时尚对华封锁的多导生理反映记录仪,即测谎仪。测谎并不是测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真伪,而是测这个人的大脑中是否存在犯罪的相关记忆(即心理痕迹)。用一定的与案情有关的语言刺激,激活被测人的记忆。该人脑海中必然产生与此相关的心理对应点。那么这个心理对应,必然会导致一定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掌出汗、体温微升、肌肉微颤、呼吸速度和容量略见异常等。运用电子技术可以将其测出并记录下来。通过对其生理反应峰值数据的分析。了解被测试人对所提问题“是与否”的对应关系。但是。仪器再好,也是人来掌握的。当时,夏莹刚刚大学毕业,当上刑警。于是,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从那一刻起,她的一切都与这个在她的印象中还属于神秘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她踏上了一条艰险崎岖的道路。
  她听说北京有一位教授在国外学习了这方面的技术,便特意去了北京,向这位教授学习了一个多月,总算是知道怎么操作了。但是,能不能应用到破案中去,她心里还没底。于是,她就找同事、朋友用他们做实验。有一次,她问一个同事是哪个月出生的。那个同事想考她,让她测谎。于是,她从一月问到十=月。那个同事都故意说不是。这时,她说出了那个同事出生的月份。那个同事说对。有一天,一个同事也要考她,拿出来五张扑克牌,自己抽出一张,看了一眼,然后又放了回去。让她说出刚才抽出的是哪张。于是,她就一张一张地问那个同事对不对。那个同事都故意说不对。然后,她说出了那张牌。那个同事说,神了。
  这天,一个同事要和她打赌。她很有把握的说:“行啊。”可是没想到的是,她却输了,在同事面前出了丑。那个同事说,面对测谎仪会有很多的假象。有一位同行就是被假象迷惑住了,结果,办错了一起案子。这时。夏莹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自己要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从那以后,她开始学习心理学、生理学、预审学等。她开始研究哪是假象,哪是真相。
  
  破获了一起寻枪大案
  
  经过了几年的试验,夏莹觉得有把握了。
  1997年12月16日,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成功侦破一起系列抢劫“凌志”轿车的特大案件。据多名被害人反映,歹徒是持一支五四手枪抢劫的。但是,因为在抓获现场没有找到枪,所以主犯李某一口咬定没有枪。那么。枪在哪儿呢?枪是重要的证据,寻枪成了这个案件的关键。公安人员多次到李某的家,还有他所开的一家游戏厅去找,都没有找到。有一天,游戏厅的一个服务员反映说,看到李某的妻子杜某来了,直接去了一个没人的包房。杜某在那里只是待了一会儿,出来没有停留就走了。于是,公安人员就找到了杜某。开始时,杜某不承认去了游戏厅。公安人员马上想到她心中一定有鬼。后来,在那个服务员的指证下,杜某才承认去了,还承认是李某让她去的,让她去那里拿了一样东西。至于那东西是什么,她没打开看,只知道那东西很重。她按照李某的要求,把那个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公安人员判断她扔的那东西就是他们要找的那枝手枪,马上就去了那个垃圾堆。可是,那个垃圾堆早已被运到了郊外的垃圾山。于是,公安人员就雇了许多人在那里我。但把整个垃圾山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枪。那么,就是说,杜某没有说真话。怎样才能让杜某说出真话呢?公安人员用了好多种办法,都没有效果。
  那天。在吃饭时,夏莹无意中知道了这个事。她马上想到了自己的测谎仪。她想,能不能对杜某进行测谎啊。于是,她就和领导讲了。夏莹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成功与否,关系到测谎仪能不能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她反复研究案情,做了几套测试问题。接着,夏莹对杜某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测谎。她运用多种测试方法,终于使其在“手枪的下落”这个问题上露出马脚,在“你是否将枪藏到了你的亲戚那里”这一问题上出现极高的对应反应。于是,办案人员根据夏莹的建议,对杜某的亲属进行重点排查。果然,在其哥哥的办公桌里找到了本案的重要物证——那把手枪。
  
  未被怀疑的人露出马脚
  
  从那以后。夏莹的测谎仪就开始派上了用场。
  1999年10月8日。吉林省中国银行长春市总行发现从一家支行取回的钱币袋子里丢失了一个外币袋子。那里面有各种外币,总计折合人民币41.5万元。接到报案后,长春警方立即投入工作。首先,警方看看在总行方面有没有人作案。通过排查,确定在总行无人单独和钱币袋子接触,那么是在支行这边丢失的。经过查看支行的监控录像及案情分析,初步认定是一起内盗案件,并且疑点集中在出纳员张某身上。此人是最后将各种外币装入这个钱币袋子的,而当时的监控录像上。开始时显示了这个袋子,后来就没有了。那天,应该是张某将钱币袋子送到总行来的接收钱币袋子的车上。该人在近一个月的审讯中,始终声称自己并未盗窃。但是也没有说自己冤枉。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的嫌疑最大。案件陷入僵局,而且羁押时限还只有一天,如果再没有结果,那只好放人了。此时,长春警方向沈阳市公安局请求夏莹去协助破案。
  夏莹去了以后,马上了解案情,精心地制定了七套测试题。经过3个多小时的慎重测试,夏莹果断地说,钱币袋子不是张某拿的。他之所以没有喊冤,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上面有责任。应该说,夏莹已完成了任务,但是,她要找出真正拿钱币袋子的人。夏莹来到了现场。了解发案时的情况。当时在屋里的五个人都有可能拿了那个外币袋子。那么是谁呢?这时,有一个小伙子进入了夏莹的视线。别人都在那里埋头工作,只有他不时用眼睛看她一眼。是不是他?夏莹决定对他进行测试。夏莹通过测试,对长春警方肯定地说,就是他了。就在夏莹返程所乘坐的车还没有进入沈阳时,长春警方就来电话了,果然是他。他也是该支行的出纳员。原来,那天送钱币袋子时,独独落下了那一个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