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人格拯救:大学生另类行孝

作者:紫 薇

字体: 【




  “别跪了,我的父老乡亲!你这一跪,助长了弟弟妹妹厌学的心理,你这一跪,为今后的生活开了一个乞讨的先例,你这一跪,欺骗了人们的善良。”2005年9月14日晚,被称为“中国第一乞丐村”的甘肃省岷县小寨村村民正在收看中央台的电视节目,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也曾有过乞讨经历、咱们村的首个大学生李玉平么?”“这小子每年都劝他的父亲别再乞讨,现在倒好,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还揭他父亲乞讨的老底,真是个不孝之子。”
  此刻,远在湖北国贸资源职业学院读三年级的大学生李玉平,看完央视会客厅对他的访谈节目也在寝室里来回踱步,显得心事重重。5年劝父戒乞路他走得好辛苦。他索性拿出日记本承载他的心事:“爸妈和我的父老乡亲们,请原谅儿子的不孝吧!也许我是揭了你们的疮疤,可为了咱村人的人格尊严,我别无选择!”
  
  童年,父亲教他下跪学乞讨
  
  22岁的李玉平出生在甘肃岷县贫困偏僻的小寨村。这个村地处黄土高坡的大山深处,十年九灾,也不知是谁发现外出行乞远比在家守着几亩薄田活得滋润,于是村民纷纷效仿,赴广州、沈阳、长沙、西安等全国各地做起了职业乞丐,该村也因此得名中国第一“乞丐村”。
  李玉平6岁那年,家乡遭受了水灾。他父亲看到许多村民带着孩子背井离乡,也动了外出乞讨的心思:“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我带你到成都去见见世面!”不谙世事的李玉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乞讨之路。
  头一天乞讨,父亲带着他来到成都动物园旁,交给他一张二分的纸币让他拿在手上站在路中间,然后就听见父亲对来往的路人说:“求求你们可怜可怜孩子吧!家里遭了灾。”于是,就有人将纸币或者馍馍之类的食品放在他的手上。他像一个木偶似的机械地接着,父亲不断用家乡话告诉他快向叔叔阿姨说“谢谢”。李玉平在家乡管叔叔叫爸爸,因而叔叔是啥意思他还弄不明白,叫出来感觉特别别扭。但让他更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向别人要钱,而不是别人向我们要钱!”
  乞丐村的乞讨者都要用孩子作道具以唤得人们的同情。李玉平的父亲当然也不例外,他教玉平学乞讨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周以后父亲突然对李玉平说:“你就拿着草帽坐在动物园路上,我去买一包烟来。”李玉平只好遵从父命,一个人怯生生地一动不动等父亲归来。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李玉平左顾右盼,父亲还没有来。他“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这时,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用只有他能听懂的家乡话说:“苕伢,我这是在练你的胆量,你单独讨钱更会来钱快,今后可不准再哭了,我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保护你!”父亲看着草帽里的钱比平时多出一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玉平当即得到奖赏,去公园坐火车、动物园看小鸟。
  乞讨了一个多月后,父亲带着玉平回了一趟家。当村里人吃着父亲带回来的水果糖,夸父亲和小玉平有能耐时,李玉平却躲在房里没脸出来。他搞不懂的是在外面低三下四的求人为什么村里人觉得很光彩。
  玉平再也不想出去讨要了。可一年以后,父亲又一次对他说:“要过年了,家里也没吃的了,你再与我出去跑一趟吧!”这次父亲让他把乞讨目标锁定在火车站,而且对玉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瞄准那些穿得光鲜体面的人主动出击!”“我找别人开口要,这多丢人呀!”玉平迟迟不动,父亲大眼瞪着他:“怎么又不听话了,你不去看你今天吃什么?”可怜小玉平只有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来到人前,用小得如蚊子般的嗡嗡声说:“叔叔给点钱吧!”一角二角的票子装进他的破碗里时,他把头埋在胸前,根本不敢看施舍者是啥模样,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远不如在家乡玩泥巴捉迷藏快乐。
  可是父亲的培训还在升级。有一天,父亲带他到一个餐馆,告诉他说:“你去给客人下跪,这样客人可以给你更多的钱。”“为什么要跪下,我不去!”“去,我站在门外看着你!”父亲不由分说推搡着他,委屈的泪花在玉平的眼眶里直打转:当着这么多人跪下多不体面呀,父亲为什么会出这一招呢?他迟疑了半天,想出了一个既不让客人看到又不会挨父亲骂的办法,只见他像猫一样钻进餐桌底下,“扑通”一声双膝落地。此时,正是寒冬腊月,身着单衣衫的李玉平跪在冰冷的磁砖上,只觉瑟瑟发抖,他想站起来又害怕父亲在门外监督,干脆拉着就餐客人的腿以引起注意。这一招还真有效,吃兴正浓的客人们吓得惊叫,连忙俯身察看,忙把他抱起来,喂他吃喝,李玉平一高兴,把找人要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天李玉平没有挣到多少钱,父亲很生气。第二天父亲干脆带他到人口密集的商业街,让他在众目睽睽中跪下。这下小玉平傻眼了,跪在桌子底下的一招显然被父亲识破了,无奈,小玉平只有把心一横,眼睛一闭,双腿一软,跪了下去。他的脸上好似有万根针在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膝盖也因长时间的下跪蹭破了皮,一落地就痛。
  从此他天天缠着父亲要回家。父亲总是说:“快了快了,只要你好好跪,跪到钱,咱们就回去。”有一天,李玉平乞讨路过成都一家幼儿园。见那些孩子穿得花枝招展,正在搭积木,他好奇地进去与小朋友们一道玩起来。上课铃响了,小朋友收起积木要上课,他眼巴巴地望着孩子们离去。眼泪汪汪地对父亲说:“我也要上学,我要回家!”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父亲,是呀,玉平是该到上学的年龄了。
  
  劝父禁乞路走得好辛苦
  
  童年乞讨的经历在李玉平的脑海里烙下了屈辱的记忆。他上学后的每个假期,当父亲提出要带他在外行乞挣学费时,他都以作业多和各种理由拒绝。李玉平的极不配合使家里少了许多收入,也欠下了许多债务。
  考高中那年,16岁的他已成了有思想的小伙子。一天,他看到村里一位长辈牵着邻居的孩子出门乞讨,好生奇怪:“这邻居的孩子与这长辈非亲非故,怎么竟结成了乞讨父子了?”一打听,原来这孩子是长辈以每天十元租来的。那天,他饭吃得不香,总觉得如鲠在喉。联想到这个村子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人都在乞讨,他感到悲哀:“村里虽然贫穷,但做农活外出打工生活不应该成问题,关键是村里形成了懒惰的风气。”从这时开始,他下决心从自己家做起,说服父母不再乞讨。
  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瞪大眼睛望着他:“你疯了,你想砸我们一家人的饭碗?说现实点,你不当我们的道具我们已经少了不少收入,现在你读高中学费还没有着落,难道你不读书了?”
  “我们可以打工去挣学费嘛!如果您们愿意,现在趁放假我可以与您们一道去。”李玉平极力劝说父亲。可父亲还是认为别人都乞讨,只他一家不乞讨很吃亏,让玉平趁早死了这条心。
  李玉平豁出去了:“我自己去挣学费,死也不让你们去乞讨了,如果要乞讨您不如杀了我!”李玉平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与父亲针锋相对。
  “啪!”一记巴掌重重地落在玉平脸上,落下了五个指头印,母亲赶过来劝架,也被父亲一顿臭骂,结果父亲和母亲吵了起来,玉平哭着逃了出去。
  李玉平瞒着父母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打工的活——和水泥搬砖头,每天起早摸黑干十多个小时可得十元的报酬。
  一篓子砖头用绳子拉上脚手架,好沉好沉呀!每往上拉一截,他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满脸憋得通红。稚嫩的双手被绳子勒出一道道红印,他就贴上橡皮膏接着拉。一天,在运砖抛砖的过程中,他人直打晃,头往后一仰,人从脚手架上后仰倒地,腿和头部磕得鲜血淋漓。“嘘!别吱声,”当工友们要带他到医院包扎时,他用食指在嘴巴上做了个手势:“别让老板娘知道了,那样我不仅得不到工钱还会被炒了鱿鱼。”他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去搬砖头。
  父亲得知儿子在外打工,不禁心软了,终于答应玉平,一家三口去内蒙古临河市帮人去收割搬运韭菜。盛夏的临河,烈焰炙烤,李玉平一家三口晒得浑身脱了一层皮,加之菜地里的蚊蝇叮咬,他们浑身是疱,奇痒难忍,用手一抓,鲜血直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