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房东与房客

作者:鞠九江 周晓燕

字体: 【




  15年前,安徽农村一对新婚夫妇赴江苏如皋做生意,房东对他们关心备至,结下深厚友谊;房客早产大出血,房东输血挽救了她的生命;岁月沧桑,房客历经艰辛,难寻救命人;报纸为媒,恩人相聚喜极而泣——
  
  2005年国庆佳节,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安徽省黄山市个体业主王铸嵘、梅明凤夫妇携儿子千里迢迢赶至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拜谢15年前的救命恩人刘桂英及其家人。离别15年,相思15年,15年的思念顷刻间化成了面对面的泪花。在该市长途汽车站两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这不是梦吧?”梅明凤问。
  “美梦能成现实不更美吗!”已经65岁的刘桂英答。
  此时此景,不少过路人驻足围观,深受感动。
  此时此刻,15年前的那一幕幕水乳交融的情景又浮现在他们眼前……
  
  谋生路,房客遇上好房东
  
  1990年,安徽省无为县新婚不久的王铸嵘、梅明凤夫妇走出偏僻山村,来到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他们走商场、下餐馆、逛集镇,了解市场行情后,决定在如城镇做加工盐水鸭的小本生意。夜色浓浓,夫雨濛濛,他们打着伞在城郊走家串户物色租房,希望尽快找个避风档雨的家。
  “笃、笃、笃”,王铸嵘轻轻叩开城西乡城南村一家农宅的门。开门的是年近半百的主人刘桂英。
  “大婶,我们从安徽来,想在这儿做生意,请问有房子出租吗?”梅明凤腼腆地开了口。
  “外面风寒又下雨,快进来坐!”刘桂英热情地将客人迎进家门,她打量着眼前这对衣着破旧、老实巴交的年轻人,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来,先喝碗糖茶暖暖身子!”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谁都有为难的时候!”刘桂英一边安慰着客人,一边将正在书房内看书学习的大女婿鞠久家叫出来:“伢子,这两口子想找间房子落脚,你能不能把书房让给他们?”
  鞠久家是个左眼失明的残疾人,在当地一家工厂工会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他曾多次得到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他爽快地答应了:“没有问题,我把书搬进卧室,再拾掇拾掇不就成了蛮好的房间嘛!”
  身在他乡人生地疏,眼前这家人火一般的热情、大地般的敦厚令王铸嵘夫妇感激不已。他们坚持先付房租后住房。刘桂英连连摆手:“我们能住在一个屋檐下是缘分,还谈什么钱呢!”
  “我岳母说得对,人是重感情的,不在钱上做文章,你们初来乍到,创业不易,就留着做本钱吧!”憨厚正直的鞠久家在一旁边微笑边解释着。
  风停了,雨住了,月亮露出笑脸。奔波数日的王铸嵘夫妇在慈眉善目的刘桂英房东家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此后数月,房东与房客结下深厚友谊。每天清晨王铸嵘夫妇早早出去购毛鸭(活鸭),刘桂英为他们烧好早餐,洗好衣服;鞠久家下班后常蹬着自行车帮他们推销鸭子、代收款子,房客生意一天好似一天。王铸嵘夫妇过意不去,常送鸭油、鸭肫、鸭肠、鸭血给房东改善伙食。忙完生意,房东拎回一瓶酒,房客带回一只鸭,两家人常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洋溢着浓浓的友情。“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做梦也没想到能遇上这样的好房东!”王铸嵘小夫妇俩不时念叨着刘家的恩德。
  这年仲夏,一个外地人前来收购鸭毛,王铸嵘家积压的35公斤鸭毛卖了800余元,十分开心。那人付款后驮着货一溜烟走了。“不好,有两张百元假币”梅明凤急得捶胸顿足。
  “别着急,他飞不了!”说时迟,那时快,刘桂英一家4口顷刻出动,各蹬一辆车向四个方向追去,终于在3公里外将那个用假币购货的小贩扭送到派出所。梅明凤破涕为笑:“刘婶,鞠大哥,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
  
  生与死,房东输血救房客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而王铸嵘夫妇因毛鸭(活鸭)价格上涨,鸭毛行情下跌,生意不尽如意。而此时梅明凤已身怀六甲,大腹便便,行走不便。丈夫在外卖鸭,妻子在家料理,他们分工具体又明确。
  “明凤歇着吧,宰鸭、洗鸭、烧火我来干!”刘桂英以母爱般的慈祥抢着为她做后勤;鞠久家兄长般地呵护他们,上班前提满4缸水,下班后再劈3捆柴,每天洗煮鸭用水及烧火柴全由他包揽了。梅明凤则配香料、看火候、算算账,尽管怀孕6个月,还是轻轻松松不觉得累。她说:“你们这家人待我像闺女,今生今世我们也忘不了!”
  1990年11月19日下午3时许,梅明凤因吸入过量煤气,头重脚轻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不好,有危险!”刘桂英随即叫来一辆三轮车,火速将她送至附近的市人民医院抢救。梅明凤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生命垂危。
  “早产,大出血,立即手术!”医生将病危通知书拿到病房要求家属签字。而此时王铸嵘远在20公里外的小镇上推销盐水鸭,远水救不了近火。怎么办?
  “我来签!”刘桂英沉着脸歪歪斜斜地在通知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手术室内静悄悄。医务人员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与死神争夺着生命。手术室外刘桂英的心快蹦出胸口了,焦急地等待不停地徘徊,默默地祈祷:“菩萨保佑,苍天有眼,明凤闯过难关!”
  “输O型血,400毫升!”医生向家属发出通知。按院方规定,输血须先支付血费,而刘桂英所带的300元早已用光,她急得团团转。
  “嘀、嘀、嘀”墙壁上的石英钟令人心烦意乱,刘桂英额上渗出豆粒大的汗珠。她猛然想起1年前自己在医院看病时化验过血。“对了,是O型!”她兴奋地捋起衣袖,亮开粗嗓门对医生说:“来抽我的!”400毫升殷红的血流进了梅明凤血管……经过两个小时38分的奋力抢救,梅明凤转危为安,体内的胎儿却夭折了,她强忍着悲痛咽下苦涩的泪水。
  出院后不久,因梅明凤体质较差,加之生意亏本,夫妇俩决定休业返回老家。就要告别了,刘桂英找来棉衣、绒裤千叮万嘱:“穿上它,当心路上受凉!”鞠久家将十多个煮熟的鸡蛋塞进王铸嵘布包说:“带着路上吃,不能饿坏身体!”
  汽车徐徐启动,王铸嵘夫妇噙着泪水低着头,与房东恋恋不舍。汽车加大油门,他们猛然回首,刘桂英一家人仍站在原地不停地挥手。1990年底,王铸嵘夫妇告别了相处近10个月的房东,回到安徽省无为县老家。
  路漫漫,千里难寻大恩人
  王铸嵘夫妇回到家乡后,将房东对他们的一片深情说故事一样动情地道给父母及乡亲们听。“好人哪,好人哪,打着灯笼都难找!”乡亲们赞不绝口。几个月过去了,夫妇俩眼前时常跳动着房东一家人的身影。1991年夏,为了生计,夫妇俩又赴江西南昌做盐水鸭生意,一年后添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为了寄托思念如皋恩人之情,取乳名“思如”。
  此后,王铸嵘夫妇又南下广州,北进京城,凭着一手过硬的手艺及吃苦精神,干起了老本行,腰包渐渐鼓起来。每到一地,他们念念不忘在如皋的短暂岁月。“如皋刘婶家不知怎样了,一定要想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梅明凤时常唠叨着。王铸嵘曾多次去信如皋,终因“迁址,新址不详”而被退回。后来,他们又多次打电话,希望通过“114”查询台查到“刘桂英”或“鞠久家”的电话号码,仍未有音讯。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2000年春节,在亲人团聚的筵席上,王铸嵘夫妇吃饭不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能和刘婶、鞠大哥一家人聚聚该多好啊!”梅明凤拿出刘婶送给她的棉衣睹物思人,自言自语。
  “是啊,10年过去了,别时容易见时难哪!”王铸嵘抚摸着棉衣深有感触地附和着。
   王铸嵘夫妇对如皋房东的一片真情深深打动了同桌吃饭的梅明凤弟弟梅二宝。“姐夫,姐姐,我节后去南京出差,要不我顺便去如皋一趟,看能否找到这家人?”
  “那太好了!”王铸嵘夫妇连夜准备了一大包礼品捎带给如皋的恩人。梅二宝受人之托,重人之事,千里迢迢赶至如皋,奔波3天,费了好一番周折,寻人未果。人海茫茫,偌大的一个如皋市,145万人口,找一两个人岂不是大海捞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