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精选集


韩信的抉择:评历史科幻小说《天意》(韩松评)



  韩信的抉择:评历史科幻小说《天意》

  ——作者: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历史的情结与科幻】 

  估计加上盗版,《寻秦记》在大陆的销量早已突破了千万册,这真是奇迹。而《天意》被称作大陆版是《寻秦记》,据说,首版3万册一个月内也销得十分不错。在有关科幻的网站上,《天意》频频出现,读者热烈讨论。 

  《天意》选取了一个惯常的手法。与《寻秦记》一样,它也把故事背景设置于秦汉,尝试对这段历史进行“修改”。这似乎反映出中国科幻小说家的某种特殊意趣。西方也有大量“颠覆历史”的小说,但是,销量最大的,却不是这一类小说。 

  由于这类小说在中国读者中广受欢迎,这就暗示着,以历史作背景科幻小说,较之那种完全天马行空、描写外星人或机器人的,在中国更有商业上成功的可能么? 

  以前,我们已看到了一些,如姜云生的《长平血》。比较类似于《天意》的是张劲松很早前写的一篇,纳粹分子被派到鸿门宴上去刺杀刘邦,结果被樊哙干掉了。在刘慈欣《西洋》、潘海天的《偃师传说》以及最近拉拉的《春日·云梦泽·昆山》等作品中,这种意趣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并吸引了大批读者。 

  让我感兴趣的是,当代人为什么会迷恋一种虚拟的历史呢?一种解释是,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历史太长,而对它的诠释又不满意,因此总是试图修改吧?在电视和电影中,产生了戏说一类东西,而在科幻中,则是借助科学的力量,比如时间旅行等法术,这使虚假的历史更显真实了。 

  这种看似荒诞的假设后面,是以现代物理学的探讨作出发点的。历史本就是多头演进的吗?光速可以逾越吗?那样或会回到过去?这后面涉及到复杂的因果律悖论。这方面说得太多了。 

  《天意》中,外星生物降落在地球的大海上,海水腐蚀了飞行器,不再能返回太空。外星生物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是试图让时间弯曲,回到过去,重来一次着陆。他希望这次着陆不要落在海面上,这就需要在大海中填出一块陆地来。因此,他就找到了刘邦、项羽和韩信来助力,也就演化出了整个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天意》的整个情结,是由科幻推动的。但复杂的是它的社会学含义。 

  【人应该忠于哪一段历史】

  作者的关注点,无疑在于对秦汉历史重新作出解释。作者认为,有可能存在一种外来的宇宙力量,它影响着历史进程。 

  秦始皇、项羽、刘邦、韩信这些人物之所以产生,并鼓荡起历史风云,根本上是因为这种神秘力量的选择。由此,未来的箭头才被改变了。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种外来力量的干扰,是存在一个“本来”的中国历史的。赢政和刘邦都当不成皇帝,韩信也做不成英雄,大家都过着平民的生活,甚至原始而野蛮的生活。这样的中国是难以接受的。 

  让人感兴趣的是对历史的质疑。一方面,是现实中的商周断代,以使历史更加精确,不容质疑;另一方面,在文学和影视中,这种质疑却屡屡发生。它反映了对现实中不确定性的焦虑吗? 

  总之,历史就这样被“覆盖”了。真正的“中国史”我们是不知道的。这就是科幻使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一种原因。它给读者留下了疑问: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应该忠于哪一段历史?或者,我们应该怎样去迎接未来? 

  忠于本应发生,或者实际上已经发生,但是被覆盖了的那一段历史,还是现在进行着的、被修饰的这一段历史?这是摆在《天意》中韩信面前的难题。一方面,要阻止外来力量对历史的干扰,然而,一旦阻止了这种干扰,恢复了“真正的历史”,则现在的韩信没有了,也没有了汉王朝、唐王朝……没有了如今正在重新崛起的中华文明。 

  要解决这样的悖论,韩信看上去只有一种选择。他要保证已经发生的一切不变。这既是韩信自身存在的需要,更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需要——秦汉文明,由于外来的干扰,它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它没有理由不继续下去。这后面一定隐藏着作者对当今中华文明的一种自傲吧? 

  这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正是因为韩信对龙羲的那一击,因此才有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中华文明才成了世界上惟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作者的理念是积极的,那就是应该忠于当下的历史,要珍惜现在,不要太多去抱怨以前究竟发生过什么,不要试图颠覆历史。这才能使我们的短暂人生完整并充实。

  这也就是《天意》中的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不要再挑剔了。我们就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只能在这些人里选,汉王已经是最好成的了。” 

  但是没有完,更多的思考是什么呢?是活着的价值问题。“只有活着,才是最真实可靠的”,“世间的一切,正因为终将失去,才显得珍贵”,“现在的你,未必是将来的你;现在的决定,也未必会成为将来的决定”,《天意》中这些话语,让人感叹。 

  对现世的留恋,贯穿了《天意》全文。它又来自于韩信对永恒的怀疑。韩信因此销毁了足以保持其统治力的芯片,也不愿与季姜去到未来,而只是甘于在现实中禀领一死。 

  【长生的阴影】 

  与此相对应的,是作者对长生的质疑。长生的问题,始终是《天意》中的一个主题。从彭祖这个关键人物的反复出现,到秦始皇的求道,一直到韩信派遣季姜去到21世纪,都暗含了长生的理念。长生不老(科幻中的一个经常性主题)正是那个险恶的外星人用来诱惑地球人的把戏。 

  它使韩信试图忠于的这个当下,常常被长生的阴影笼罩。长生在这里的含义就是,把过去和现在,一成不变地延伸到未来。未来实际上是历史和现在这两具躯体上长出的一块疣瘤,而它本身的价值将因此大大打着折扣。 

  在我看来,《天意》营造的最大恐怖,便是秦始皇对长生的苦苦追求。他试图寻找一种不存在变化的未来。因此,忠于现在的历史,就演变为对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历史的忠于。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秦始皇的虚妄在很长时间里是受到批判的,但与时间弯曲一样,长生不过就是一种应用技术。随着基因工程的进步,随着人体冷冻术的开展,长生不再是一个虚无的话题。秦始皇悖论因此是一个很严肃而现实的课题。《天意》的作者一方面肯定当下的意义,肯定人对命运的自主选择,一方面却并不看好当下能够一成不变地持续,不认为人能凭一己之力掌握未来。“现在的你,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来的你,会知道什么叫天意难违。”这里面暗含着什么样的矛盾呢? 

  以上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明,《天意》是一部关于文明以何种方式在时间中延续的小说,或者,努力试图探讨文明兴亡的小说。在它的通俗表述中,能够读出很多大意,包括那些引人思索的警句。这都加深了小说的复杂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它比《寻秦记》更加耐读,也更具现代的真实感。读者从字里行间,常常能找到自己。 

  【科幻长篇的时代】 

  我们常常引用西方的例子,认为科幻小说应该从杂志的中短篇时代,进入长篇时代,这才是科幻的真正兴奋期。 

  最近,一系列的作品的产生,似乎使我们或可看到这样的征兆,如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王晋康的《类人》,还有就是这部《天意》。这些小说,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它们开始成批出现,并拥有比较多的读者,这是最值得期许的。 

  长篇时代的来临,会对科幻迷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秦朝确实出现过,韩信并没有派人来到21世纪,但我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沉湎于虚构的历史。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代人已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虚幻世界相处了。离开了它是无法活下去的。 

  会不会在现实中,我们终会以为也有一段历史是被覆盖了呢?这是可能的。玩多了电子游戏,就会用里面的规则来看世界,把很多现实中的规则看淡看轻。这不是说新一代人产生了幻觉,而是现实就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应该忠于什么呢? 

  (完)

  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