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威廉森与他的《智能机器人》

 



  杰克·威廉森,1908年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后来几经搬迁才在新墨西州东部的一个偏僻农场定居下来。1926年,威廉森怀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高中毕业,但家庭的困难却迫使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恰在此时,正在连载A·梅里特作品的著名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出现在他面前。威廉森完全被迷住了,开始试着为《惊奇故事》写一些梅里特式的故事,很快处女作《金属人》就出现在《惊奇故事》上。提到当初的写作动机,威廉森坦率地承认,除了喜欢科幻外,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钱。不过他很快发现:科幻对于他远非挣钱那么简单,它解放了他的创造力,成就了他的事业,还帮助他克服了因出身贫寒而产生的自卑。
  威廉森从小酷爱科幻小说。他从20年代起,从事科幻创作,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在他开始写作科幻小说时,还没有没有科幻小说这一名称。他至今已发表了40余部作品和无数的科幻短篇小说。威廉森在他70年的创作生涯中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他总是能够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与风格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正是他的作品长盛不衰的秘诀),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他的创作集中在当时流行的“太空歌剧”上,被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1945年以后,他的创作则更加多样化,并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威廉森第一阶段的长篇有十多部,它们大都以在杂志上连载的形式发表,包括《外星智能》(1929)、《乌托邦要塞》(1939)等等。他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是“航时军团”系列中的《时间军团》(1938),它表达了作者的未来观,即任何未来都有可能存在,但实际上能够存在的未来却只有一个。威廉森通过这部作品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随着坎贝尔黄金时代的来临,威廉森一夜之间成了老前辈,但他用令人赞叹的速度适应了新的环境。先后出版了《潜在的异族》(1940)以及“反物质系列”等一系列佳作。 
  50年代初,威廉森面临着自我超越的困境,一直到60年代,都较少有独立的创作,更多的是与别人合作。虽然与冈恩合作的《星桥》(1955)再次证明了他在太空歌剧方面的非凡造诣,但他与波尔的合作却更长久。在第一个系列“海底三部曲”获得成功后,他们又接着创作了“星孩三部曲”和 “布谷鸟”系列。前者是描写人类进化到行星生命的壮丽史诗,完全舍弃了太空剧的结构;而后者,则在语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威廉森是个标准的榜样式的作家,他在繁忙的创作之余,更以一种令人敬慕的精神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56岁时,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新墨西州大学教现代小说和文学评论,直至1977年退休。这期间,他努力促使科幻成为一门正式的理论学科,为提高科幻文学的地位做出了贡献。1976年,他被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授予科幻大师奖,两年后又被推选为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会长。
  70年代和80年代,威廉森以《月亮孩子》和《天网坠落》等作品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尤其是前者,可以说是威廉森成功超越自我的象征。
  进入90年代以来,威廉森的创造力依然旺盛,用《滩头堡》(1992),《月亮魔鬼》(1994),《黑太阳》(1998)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不断证明着一个已经连续写作了七十余年的老牌科幻大师令人敬畏的活力。
  2001年93岁的威廉森又以一部《最终的地球》获得科幻大奖“雨果奖”,从而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项奇迹。 
  威廉森于2006年11月10日下午在新墨西哥家中去世,终年98岁。
  威廉森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物理学中的“反物质”一词就来源于他的小说《反物质飞船》,比如他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比如他第一个提出地球化这个词。

  《智能机器人》是威廉森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49年。后经续写,于1980年重版。
  关于《智能机器人》这部小说,威廉森在自己写的《序》和《跋:我和智能机器人》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小说探讨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威廉森认为,技术本身并无好恶,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产生正面的影响,也可以产生负面的影响。《智能机器人》的另一个主题是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的冲突。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社会得以维持,是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威廉森认为,一方面应尽可能地争取个人的自由,同时个人也要为社会尽职。他反对任何极端的思想或行为。但小说深层的主题还是威廉森自己所说的是“关于我们人类自己和我们人类社会的……”



 (重要说明: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购买正版书。)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