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来生,人类却会以另一种形式一直活下去。
计算机时代之初,一些人死后,也将留在他们大脑里的密码一起带走了,没有人能够打开他们留下的文件。一些公司急需使用这些文件却无法进入,结果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运作和效率。于是,计算机程序员发明了死亡开关。
有了死亡开关,计算机会提醒你每星期至少输入一次密码,以确定你还活着。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你没有输入密码,那么计算机就会由此推断你已经死了,你的密码就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这些文件的第二权限人。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死亡开关来做许多事情,如将瑞士银行的账户号码告诉继承人,在某场辩论中发表最后的高见,或者道出在有生之年里难以启齿的某些隐私。
死亡开关为人们提供了用电子方式告别人生的绝妙机会,很快,人们都喜爱上了这种方式。这时,人们已经不仅限于将密码发送出去,而是在计算机中预设程序,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发送电子邮件,宣布自己的死亡信息。
“看来我已经死了,”电子邮件的开头这么写道,“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一直想说而没有说出的心愿……”
后来人们又发现他们可以预先编制好一些信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发送出去:“祝你八十七岁生日快乐。自从我死了以后,二十二年已经过去了。祝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死亡开关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极致。人们不再通过电子邮件宣布自己死亡,人们假装自己根本就没有死。自动应答程序擅长对收到的邮件信息进行分析,死亡开关能让去世的人恍若在世地以各种借口婉拒邀请,或在节庆纪念日里发出贺信,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希望不久能与他们重逢的愿望等。
如今,建立一个死亡开关假装自己还活在这个世上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事先编制好程序的死亡开关偶尔会发出一份传真,完成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手续,或者在网上购买最新出版的小说。更先进的死亡开关能够讲述好听的故事,交换一些圈儿内新近的笑话,吹嘘自己过去曾有过的人生辉煌,或者总结人生经验。
死亡开关的出现对人必有一死的宇宙规律开了一个大玩笑。人们发现,虽然他们无法阻止死神到来的脚步,但至少对死神的到来不再畏惧。
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类精神上的革命,人们不再有死后寂寞之感。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仍然还活在世上的人来说,却越来越难区分生者和死者。计算机不分昼夜地传送着死者发出的各种社交活动信息:问候、吊唁、邀请、聊天、谈情说爱、致歉以及只有熟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圈儿内笑话。
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何方?多数人都已经死去,我是还活在世上的少数人之一。当我死去之后,我的死亡开关被激活时,在这个世界上所留下的,只有一个高度发展的网络,繁忙的信息来来往往,却不再有人去阅读它们。在寂静无声的地球行星上,卫星绕地球旋转着,电子邮件在网上飞来飞去。
因此,人类的来生并非为我们自己存在,而是为太空中的其他文明而存在。当某个外星文明最终闯入地球之后,立刻就能够了解到整个人类文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社交活动都继续存在于网络上:谁爱上了谁、谁善于竞争、谁惯于欺骗、谁回忆起一次欢乐的假期或饮宴而开怀大笑。每个人与上司、兄弟或者情人的关系都留在了电子信息中。死亡开关模拟真实社会惟妙惟肖,整个人类社会的网络简直都可以从中再次构建起来。地球行星的所有记忆都在计算机无数的“0”和“1”,中保留了下来。
我们可以永远地重温那些曾经共享过的笑话,弥补活着时没有机会说一些话的遗憾,回忆那些给我们带来愉悦却再也无法亲身体验的人生经历。记忆如今不再依赖人类而存在着,没有人会忘记它们,也没有人会厌烦这些被周而复始讲述的故事。这样的安排让我们满意,因为如果人死而有知的话,回忆活着时曾经有过的辉煌人生,也许是唯一觉得快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