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0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候选作品,约翰·斯考茨的《老人战争》使得我们在阅读它之前就先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事实上,《老人战争》也确实是值得一读的故事,尽管很多人会觉得这部小说与其他的星际战争故事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老套的题材上,约翰·斯考茨不能玩出新的花样来。
小说的引人之处并不某个曲折的故事。就整个情节而言,一言以蔽之:主人公为人类的生存而与外星人作战。因此可以预见,这部作品并非要在曲折离奇上有所作为,阅读的快乐应当来源于小说的细节。
那么细节隐藏在哪里?首先是斯考茨的语言风格。如同很多战争题材(包括非科幻)的文艺作品一样,小说采用了充满幽默、诙谐、略带粗野但随时能让你发笑的语言风格,这至少让你的阅读体验不会过于沉闷。一些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因为作者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喜剧效果。这并非是新鲜的手法,但用好了也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故事里,人类不是仅仅与某一个外星种族作战,恰恰相反,我们有很多敌人。有些敌人是十分强大且难以捉摸的,而有些外星种族则又傻又滑稽。很多年来,在故事的世界里,人类饱受哥斯拉的侵袭和威胁,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在别人的地盘上扮演这个不光彩的角色了。当然诙谐只是一方面,斯考茨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完善了外星文明的外观结构,对其特有的文化属性也加以精雕细琢,一个个神秘的“文明”便呈现出来。尽管这并非小说的重点,所泼笔墨也比较有限,但“外星人”作为“类型科幻”的一个经典元素,已被作家充分地展现出来。
如果我们对这部小说的考量仅仅停留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上,那是远远不够的。须知,主人公约翰·佩里是以75岁的高龄参的军,这样一个特别的开场必然给这部作品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关于人,关于人性。我并不想自作多情地对《老人战争》在哲学、伦理学上的探讨进行过于夸张的拔高,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学术论文集;但是显而易见,如果一部小说贯穿着两种生活——或者说两种生命经历的对比,对于过去“在地球上生活”的回忆,对于婚姻、爱情的怀念,那么你不得不在这方面做些思考,不管是你自己所想,还是跟随作者的暗示去想。在故事的后半段,佩里遇到他的亡妻——用他所深爱着的妻子的DNA所复制出来的人,但身体里却有另一个与她无关的人格。他应该如何面对这些?他应该对他们的关系做出如何的界定?而那个女人,她又该如何看待这个并不是她、但却是她身体的丈夫的男人呢?这段情感冲突有可能被人认为落入了科幻言情的俗套,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爱情都是个俗套,不是么?
因此,我认为《老人战争》是一部非常丰满的作品,它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故事上都有吸引你的部分:稀奇古怪的外星场景、奇特的宗教文化、残酷的战争场面(你爱看外星人把人类当营养早餐来处理么?读这部小说就对了)、搞笑的角色和故事、纠葛的人类情感,以及伦理学和社会学的思索。战争加外星人的题材,早已在科幻故事中出现了无数次,但只要这个故事能呈现出一种充实的立体感,那就是一个好故事。
最后说一个不太切题的,《老人战争》在人物的对话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场景的描绘也相当细致,而且作者放弃了试用大量修辞来制造阅读美感的策略,人物的心理描写也不加过分雕琢,多描写而少叙述,而且从不大加评论。简而言之,在笔法上,斯考茨舍华丽而取朴素。这样一个特点所带来的一个福利是:当在阅读中体验完小说的画面感之后,你不得不想到,这部作品天然地就是一个剧本,它是很容易原汁原味地改编成电影的。不知何时它会被搬上银幕。
小说的结尾并不是那种“大结局”式的收尾——这倒是通俗小说家比较喜欢玩儿的一手,2006年,《老人战争》的续集《幽灵兵团》已经出版,星际战争迷们终于可以继续关注人类的命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