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军从北平撤退的消息传到南京后,蒋介石于7月29日上午和下午召开了两次特别会议,讨论了第29军从平、津撤退以后政府的方针,决定派徐永昌为保定行营主任,将平汉、津浦铁路北段划为第一战区。蒋介石自己兼任战区司令长官,统辖5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担任任丘县以东、惠(丰桥)保(定)线阵地防御;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担任平汉线方面作战;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担任胶济路方面作战;白崇禧集团担任浦口以北、兖州以南、砀山以东至海州地区的防务;顾祝同第5集团军担任鲁西运河以西至黄河南岸的防务。令刘汝明所部和高桂滋所部合编为察省守备军团,以刘汝明为总指挥,负责收复绥东、察北;汤恩伯军向宣化、怀来集结为预备军。以上察省守备军团和预备军统归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骑兵第6师归马占山指挥,集结于大同。骑兵第3师与骑兵第7师合编为骑兵军,何柱国为军长,使用于察北地区。
会后,蒋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说:“在军事上说,宋(哲元)早应到保定,不宜驻在天津。余自始即如此主张。余身为全国军事最高长官兼负行政责任,所有平津军事失败问题,不与宋事,愿由余一身负之。余自信必能尽全力负全责,以挽救今后之危局。须知平、津情势今日如此转变,早为国人有识者预想所及。日人军事政治势力之侵袭压迫由来已久,故造成今日局面,绝非偶然。况军事上一时之挫折,不得认为失败,而且平津战事不能算为已经了结。日军蓄意侵略中国,不惜用尽种种之手段,则可知今日平、津之役,不过其侵略战争之开始,而决非其战争之结局。国民只有一致决心共赴国难。至宋个人责任问题,不必重视。”谈到今后对日方针时,蒋说:“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余在庐山谈话会曾切实宣告:此事将为我最后关头之界限,并列举解决此事之最低立场,计有四点,此中外所共闻,绝无可以变更。当时余言我不求战只在应战。今既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任听日军之宰割,或更制造傀儡组织。政府有保卫领土主权与人民之责,惟有发动整个之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斗,为捍卫国家而牺牲到底。此后决无局部解决之可能。国人须知我前次所举之四点立场,实为守此则存、逾此则亡之界限,无论现时我军并未如何失败,即使失败,亦必存与国同尽之决心,决无妥协与屈服之理。总之,我政府对日之限度,始终一贯,毫不变更,即不能丧失任何领土与主权是也。我国民处此祖国之存亡关头,其必能一致奋斗到底!余已决定对于此事之一切必要措置,惟望全国民众沉着谨慎,各尽其职,共存为国牺牲之决心,则最后之胜利必属于我也。”
中国军队按照29日蒋召开的特别会议决定的部署,于8月上旬迅速进行调整。7月30日,驻绥东地区的第13军汤恩伯部向张家口挺进。8月2日,担任察南地区防御的傅作义、刘汝明、汤恩伯决定,将察南地区防御分为两个部分:汤部担任南口至赤城方面的防务,刘部担任张家口方面的防务。8月5日,汤部第13军第89师主力进到居庸关和南口,骑兵第1军进到绥东地区。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整编后展开于津浦路北段地区。刘峙部第2集团军向保定、石家庄线集结,其中第26路军孙连仲部进到琉璃河、马头镇地区展开防御。
日本“中国驻屯军”在占领平、津后,于8月1日决定主力集中在平津地区,保住北宁铁路,一部占领长辛店及独流镇,防备中国军队的反攻,以等待国内师团到来后再向华北内地发展进攻。根据这一方针,日军以第20师团主力占领长辛店,掩护全军集中;驻屯旅团集结于丰台和南苑;独立混成第11旅团集结于西苑附近,向南口方面警戒;混成第2旅团占领独流镇附近,掩护全军集中;军直辖步兵第77联队保护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