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同盟军失败的原因





  从“九一八”事变起,经“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和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达到国民党爱国官兵与抗日民众武装联合、中国共产党与各抗日爱国武装力量联合而进行抗日斗争,这还是第一次。说明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逼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民族抗日热潮的高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心充当亡国奴的伟大民族气节和不甘受卖国理论愚弄的爱国精神。抗日同盟军的英勇斗争,进一步揭露了蒋介石、汪精卫破坏抗日的行径,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反蒋斗争。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失败,首先是由于蒋介石施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重兵进行围剿。其次是抗日同盟军主要领导人在关键时候动摇。冯玉祥矢志抗日,对蒋、汪妥协的政策十分不满,但对他们又抱有幻想。他钦佩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斗争精神,却又怕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力量;在扩充抗日武装上,他着眼于收编旧部、反正的伪军和抗日义勇军,而不想扩大民众武装。这种矛盾心理决定了他的斗争立场不够坚定。加上抗日同盟军内部矛盾重重,当国民政府进行拉拢或威吓时便撒手出走,使抗日队伍顿时瓦解。第三是抗日同盟军内部复杂,主张不一。抗日同盟军是几种抗日力量的联合体,鱼龙混杂是必然的。由冯玉祥旧部骗成的各军,其长官有的是为了做官,有的原来就有隔阂;东北抗日义勇军各部队成分更为复杂,在同盟军兴起时蜂拥而至,一遇到复杂环境便各寻出路;反正过来的伪军在抗日问题上更是摇摆不定,他们和日、伪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形势逆转时,便又倒过去。这样庞杂的队伍在蒋、日的联合攻击下分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是财政的困窘、供给的缺乏。察哈尔省面积小,塞外苦寒,物产不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同盟军成立之初,冯玉祥寄希望于两广陈济棠、李宗仁,但陈、李只发了支持电。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特别是械弹上的补给,冯玉祥曾派人见苏联驻天津总领事,要求苏联给予援助,但苏联担心给日本以口实,拒绝给予援助。由于经济上极端困难,抗日同盟军始终是“官兵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辛酸惨苦,困难万分”。要解决上述困难,单靠察哈尔一地和冯玉祥一人是无能为力的。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