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它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北部中心,濒临松花江右岸。到过哈尔滨的人,无不为其迷人的北国情调所折服。在那绿树浓荫之中,欧洲风格的建筑各领风骚。夏季,美丽的太阳岛游人如潮,一阵阵悠扬动人的歌声,将松花江畔点缀得令人流连忘返。冬天,一年一度的冰灯展,巧夺天工,绚丽的彩灯折射着洁晶的冰体,把北国冰城装点得五彩斑斓。豪爽的小伙子、浓装的姑娘、天真的儿童、奔忙的商贾,给冰城带来常青的活力。皮货、木材、家具、啤酒、东林商场的烤面包驰名中外..
就是这座美丽的城市,历史上曾屡遭侵略者铁蹄的践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奉天的关东军,不断扩大军事占领区域,占领了从北满的齐齐哈尔、吉林到辽西的锦州。 1932 年3 月,成立了满洲国,炮制了傀儡政权。哈尔滨在这一过程中,落入关东军之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行政上是当时滨江省省会。
从哈尔滨市中心往南大约20公里,与当时滨江省平房镇相邻接的地方,日本关东军于1938年6月13日划定了一大片特别军事区域。该区域位于平房镇附近三屯、四屯、五屯3个材落的中心,约有6公里见方。周围用架设高压线的围墙、干壕和铁丝网圈着,岗哨林立、戒备森严。还配有大规模的军事设施——飞机场,有约供3000人起居用的宿舍群、发电所、专用铁路线、学校教育设施;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研究室,以及教练用的马场、大礼堂、运动场和神社;甚至还有一座能收容80人至100人监狱。
这个军事区域里,到底在干什么、研究些什么呢?为什么如此戒备森严?关东军甚至授权给这个部队“哪怕是友军的飞机,无故从它的上空通过,也可将它击落”。它的秘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步揭开。那是日本侵略者在哈尔滨设置的细菌战秘密研究所——关东军防疫供水本部(通称石井部队)。最初,为了隐瞒部队的性质,称为“加茂部队”,设在哈尔滨市滨江站附近的背阴河。1939年移到平房镇附近,改名为“东乡”部队,代号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
第七三一部队的设施,大略分为以下6个区段:
1.被称为“口号”的是第一部、第四部集中的主要建筑。2.挨着或邻接“口号”的是总务部和资材部等建筑。其中,内设总务部、诊疗部的建筑叫着“1栋”。3.食堂,包括有放映室的大礼堂。4.对少年队员和卫生兵们进行教育的教育部建筑。5.住着队员和他们家属的称为“东乡村”的宿舍群,这里也包括独身宿舍和部队建立的东乡神社。6.在哈尔滨市滨江车站附近背阴河的第三部,以及诊疗所建筑物(通称“南栋”)。在以上设施中,被架设着高压电网的围墙圈着的区域,其中的建筑物,通称为“本部”。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市区还有一个秘密联络处,那是个叫白桦寮的带里院的“”字型建筑。七三一部队的人员到哈尔滨市区去时,先坐客车或卡车到白桦寮:然后从里院化妆成老百姓出大门,上市区。回七三一的时候,与此相反。在哈尔滨上学的队员子弟,也是先用军用客车送到白桦寮的里院。
七三一部队的组织全貌是这样的:部队长石井中将(1936—1942年,1945年3月一战争结束。1942—1945年2月为北野少将)总务部部长太田上校(前任为中留中校)第一部细菌研究部长菊地少将第二部实战研究部长太曰上校(兼任)第三部制造滤水器部长江口中校第四部制造细菌部长川岛少将教育部队员教育部长园田上校(后由西中校接替)资料部实验用资料部长大谷少将诊疗部附属医院部长永山上校
除此之外,第七三一部队在沿中苏边境还有4个支部和一个实验场,即海拉尔、林口、孙吴、牡丹江各支部和安达实验飞机场。
在大连还有安东技师(将官)领导的满铁卫生研究所,直属于关东军,在与第七三一部队的密切联系下,进行着疫苗的制造和实验,也可以说,实质上是第七三一部队的一个支部。
自从1939年平房附近的一系列设施完成之后,第七三一部队里约有2600余人从事着细菌战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日本国内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和地方研究所派遣来华的研究人员和学者,他们的身份是军队中的文职人员或技师。
该部队有17个研究作业班,具体分工是:
特别班管“原木”
第一部所属
笠原班病毒研究
田中班昆虫研究
吉村班冻伤研究
高桥班鼠疫研究
江岛班赤痢研究
太田班炭疽研究
凑班霍乱研究
冈本班病理研究
石川班病理研究
内海斑血清研究
田部班伤寒研究
二木班结核研究
革味班药理研究
野口班立克次氏体(跳蚤)研究
第二部所属
八木泽班植物研究
第四部所属
柄泽班制造细菌
这些研究班最初曾用正式科名,如“病毒科”、“昆虫科”等相称,后来出于军事上保密的需要,正式科名被完全隐蔽起来,一律以班相称。
这些研究班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