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雨滂沱后的凌晨,两位将军忍受着寒冷,并肩站在指挥所的高地上。他们听取了部队部署完毕的报告,兴奋地举起望远镜,再次观察破晓前的寂静战场,只见10里多长的沟道两侧山地宛如无人的旷野,不禁相互对视会心地一笑。两位将军曾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和政委,他们过去相互配合身经百战,现在却身着一套国民党的军装又一次导演一场令人难忘的战斗,时间是1937年9月25日,地点是山西灵丘县城西桥沟平型关附近一条不到一公里的狭长山沟。
平型关战役,歼灭了日本精锐的板垣师团所属第21旅团共计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八路军出师告捷,即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贺电贺信纷纷飞向延安和八路军总部,蒋介石也致电褒扬,它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大胜仗。
林彪、聂荣臻联袂出任导演
三原誓师,八路军115师辖第343旅第685、686团、第344旅第687、688团和独立团、教导队、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5个直属队,全师1.55万人,与120师、129师一道开赴华北敌后战场,参加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对日作战。
当115师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时,敌第五师团在板垣征四郎中将率领下已侵占阳原、蔚县、广灵,并向浑源、灵丘进攻,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要隘,协同沿同蒲铁路南进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击溃国民党军第二战区主力,实现右翼迂回,配合华北方面军主力歼灭平汉铁路沿线的国民党第一战区主力。战争开始,国民党在华北有65个师又21个旅的兵力,约70万之众,是日军的两倍,但由于片面抗战和单纯防御,导致华北战场溃败,华北军民士气低落,亡国论甚嚣尘上。为积极配合第二战区友军防守平型关至茹越口和雁门关的内长城一线,八路军总部即令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待机,准备迎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林彪和聂荣臻冒着连绵不断的阴雨,策马扬鞭奔驰在由洛川通往西安的公路上,他们刚参加了洛川会议,正在急切地追赶自己已经出征的部队。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和上海,中日双方伤亡惨重,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证明八路军要深入敌后作战,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军事策略方针,以求在面对顽敌求得生存的前提下歼敌制胜深入发展。为此,党中央决定在远离延安、南距国统区10余公里的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林彪、聂荣臻等军事将领昼夜兼程赶往参加。毛泽东的指导方针是,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不能局限于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老办法上,日军力量尚处优势,我们毫无理由去轻视它,因此与日作战应该准备打持久战,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与此同时注意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我军力量,为以后革命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聂荣臻考虑到从我军的能力和特长出发,采取游击战争去钳制、迟滞敌人,更能阻止敌人长驱直入,支持正面作战并有效地抑制弥漫于国民党军队中的失败情绪;加上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才一年多,部队还没有大的发展,武器弹药、粮秣、被服等后勤供应均面临困难,适逢秋季来临过冬服装尚无着落,因此他赞同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的军事方针。洛川会议开了4天,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我军科学全面的作战方针:基本的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林彪在会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主张应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在他看来我军在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已经积累了经验,既然我们可以整师地歼灭国民党军队,同样也能消灭相应的日军力量。聂荣臻比较了解林彪,在整个战争年代,他先后3次与林彪共事,土地革命时期相处4年、抗战初期共事2个月、平津战役又相处2个月,共有4年4个月。早在黄埔,聂荣臻就认识学员林彪,后上瑞金便知林彪是一个年轻的军长,不久两人同调红军第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他担任政委。当时朱德、陈毅等说林彪军事上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独断专行,排挤同级的政工干部;他年龄虽轻却骄傲自满,当连长看不起营长,任营长又轻视团长等等。聂荣臻以为林彪只有25岁,比自己小8岁,世故不多年轻气盛,只要做好工作应该团结并支持他做好一军团的工作。反“围剿”和长征期间,聂荣臻觉察到林彪在政治上不够成熟,个人主义严重,有时在军事上有极不负责的指挥行为,适时他均能给予批评或抵制,但是他也感到林彪很能打仗,特别善于组织伏击和大部队伏击,因此林彪指挥部队的许多主意他都赞同。尽管毛泽东经常批评林彪,但也信任重用林彪。聂荣臻与林彪的合作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融洽的。后来,林彪没有反对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执行活动。
雨继续下着,林彪无心讨论作战方针问题,他想快一点回到部队中去,因而只是催马疾行。两位将军,一个是戴“红帽子”的黄埔教官,一个是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他俩都在战场上与国民党反动派拼杀了十几年,因而开会、出征对他们而言并不稀罕。但是今天却时过境迁,为了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过去的宿敌对手变成了友军,他们即将面对骄横凶顽、装备精良的日寇,加之中国军队还未取得一次军事胜利,我军尚未与敌交手,他们背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因此备感责任重大,此次征战寓意非同寻常。两人打马扬鞭一路风雨,满身泥水赶到西安见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要去太原与阎锡山会谈,他敦请聂荣臻暂停西安并向他介绍了许多情况。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将军,为使八路军尽早开赴前线减轻第2战区的压力,阎锡山、蒋鼎文提供了交通方便。周恩来等则对保卫山西的作战计划、部署、兵力使用和八路军的任务,以及发动与组织群众,成立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等问题提出了重要建议,强调指出:八路军只宜在进攻之敌的翼侧和后方进行游击战,担负袭击敌后方交通线和兵站据点的任务,不宜担负正面的阵地防御任务。行程中,聂荣臻手指地图信心百倍地对周恩来说:“前方战局发展很快,国民党军队纷纷败退,115师要做好单独进行游击战的准备。”“普察冀绥四省交界地区山岭起伏,地形不错,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如果有战机,要好好教训日本兵。但我认为,同日本军队作战,不能过分依赖地形,最根本的是要发动群众。”周恩来欣然同意。
此时林彪已带领陈光的343旅前往灵丘。115师师部和徐海东的344旅正向侯马火车站集结,聂荣臻便同周恩来等分手回到师部,旋即率第344旅按原定计划前往晋东北。山西1个月前暴雨成灾,数万灾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官兵和伤员惶然溃散扰害百姓,目睹此景聂荣臻积愤难平,他果断地下达命令:“通迅员,告诉杨成武团长,独立团立即开赴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就这样,一场好戏的两位导演登上了前台,为亿万同胞瞩目的战斗帷幕悄悄地拉开了。
李天佑、杨得志狭沟伏击
奔赴大营镇是战备行军,这意味着我军离敌人越来越近,往前走随时都可能与疾行穿插的敌人遭遇,随时可能打一场恶仗。115师的全体健儿,坐在敞篷车厢里任凭风吹雨打和困乏袭扰,全师官兵保持昂扬的斗志,他们深知深入敌后第一仗的意义。
晋东北运行着两支中国军队,一支不战而溃扰害百姓,一支英勇北上黎民称道,同蒲线北段每个车站都挤满了欢迎我军北上的群众,他们争先恐后地把水果、鸡蛋、核桃、香烟、毛巾等抛向车厢中的战士,乡亲们激动地倾述对日寇的仇恨和对八路军的支持,学生们请战士签名、把仅剩的一条围巾或手套送给参战的健儿,尤其是太原站午夜人山人海,车站上流亡歌曲如泣如诉动人心弦,抗日救亡的口号势如海涛不绝于耳,我们的战士背负人民的期望,大家感到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战退的阎锡山部队破日军的精良装备和武士道精神所震慑,唯武器论和日军所向无故的悲观情绪笼罩人心,因此他们着实困惑,心想在野蛮的侵略军面前几十万国军兵败如山倒,以几万八路军北上迎敌,取胜值得怀疑。阎锡山心境复杂地打着如意算盘:一是用八路军出师北上打个胜仗,好向国人和舆论文待;二是以八路军为盾牌阻挡日本,掩护晋军撤退保存自身实力;三是企图借日军之手重创或消灭八路军有生力量。鉴于上述情形,115师在东渡黄河北上运兵的过程中,仅得到了国民党军队方面的消极配合。国民党当局不承认我第115师直属独立团,他们被迫和第685团临时编队乘船横渡黄河;部队集结侯马经两三天的反复交涉,才给划拨一些装运物资和牲畜的破烂敞篷车厢,我军官兵只能顶风冒雨奔赴战场。部队到达原平下车,这里在日军侵入之前已先遭受国民党溃军的洗劫,村庄十室九空、集镇无人买卖、庄稼无人收割,老百姓悲苦绝望四处逃亡。
蝗虫般的国民党溃兵拥塞着公路,或以枪作担,挑着抢来的包袱和鸡鸭;或歪戴斜穿,以枪为拐边走边骂;伤兵横躺路边呻吟呼号;机枪、大炮委弃道旁,车上却坐着妖艳女郎……看着我军挺胸阔步向前奔进,有人讥讽道:“你们背着吹火筒、大刀片,真的要去送死吗?”“弟兄们,想留住脑袋,就回头吧,别逞能了。”但见同一条公路,两支军队争道而行——我115师凛然北进,国民党军队仓皇南撤。
9月14日,第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镇,并派出侦察分队查明平型关地区情况。平型夫是古长城的一处关隘,关北是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附近峰峦峻峭,比肩连袂,阴森幽静,一条狭谷山道东道冀北、西抵雁门,地势极其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的弯延狭窄的古道中,关沟至东河南镇长约13公里,其沟深道窄,两侧高地便于我军隐蔽部署兵力,又可发扬火力与展开突击,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9月16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以其第21联队主力由广灵西进,占领浑源县城;20日第21旅团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向平型关逼近。
与此同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也以两个旅团兵力,由大同、怀仁南下,协同第5师团向国民党军内长城防线进攻。敌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是日军有名的“中国通”,其所率师团的武士道精神在日军中享有盛名,进攻华北以来他们所遇国民党军队纷纷不战而退,因此该敌十分骄狂。板垣之所以选择平型关作为迂回路线,他以为晋冀交界的地区是中国防御的薄弱环节,自感此次迂回定能得手。根据当面敌情和地形,林彪决心抓住敌人骄傲、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有利地形,出其不意,以伙击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配合友军作战。因此,他命令第343旅由大营镇前出至平型关东南上寨地区隐蔽集结,进行战前准备;第344旅向上寨地区机动;独立团赶到上寨、下关集结,随时准备出击。
9月23日,聂荣臻率115师师部和344旅到达上寨镇,他问先行进驻的林彪:“林彪同志,你是捷足先登呀!前面情况怎么样?”林彪信心十足地答道:“日军前锋已经逼近东跑他,阎锡山的平型关防线岌岌可危。我在这里转了几天,地形不错,可以打一仗。”当日,林彪、聂荣臻在上纂召开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师长林彪介绍了敌情,分析了首次与日军作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把伏击敌人的具体打法向到会者作了详细说明。
聂荣臻则特别强调了此次作战的重要意义:“我们红军将士过去能够突破反动军队的重重围困,今天也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军。这一仗也可以说是政治仗,我们不仅要歼灭日本鬼子,还要打出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共产党员就是要在这种时候发挥先锋作用。”会议部署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涞源方向活动,扰乱敌人后方、牵制和打击增援之敌,师部率主力于当日夜进至平型关以东的冉庄、东长城村地域。那天天气很热,近百名干部聚集在一个小院里,墙角备有一大缸水和一些粗碗,虽然指挥员们热得汗流浃背,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师首长讲话,无一人走动,会议一结束大家轰围水缸,转眼大缸现底。
开完会,115师主力连夜赶赴距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前方传来断断续续的炮声,敌人渐渐临近了。24日,第2战区第6集团军给林彪、聂荣臻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以第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第8旅一部,配合第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同日,林彪、聂荣臻组织各级指挥员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在平型关东北关沟至东河南镇道路两侧高地,利用居高临下便于隐蔽和突击的有利地形,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深夜,林彪、聂荣臻摊开军用地图,围在马灯旁再次研究了作战方案,随后林彪操起电话令第343旅进入白崖台一线伏击阵地、344旅随后跟进。两位将军随同陈光的343旅向伏击阵地出发。
午夜24时,部队向前运动。天空集聚着乌云,一场大雨正在酝酿之中。
为了隐蔽,我军选择了最难走的毛毛道,战士们互相催促快步疾行。终于,天黑地暗,大雨如注,猛烈地冲刷着崎岖的山沟,指战员没有雨具,身上的单军装被浇得透湿,冷得发抖,抬不起头,每个人只得拽着前面同志的衣角,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赶,战士们多么希望闪电打雷,以便趁那刹时的亮光迈步迅跑。无情的暴雨引发了山洪,那水势汹涌奔泻,浪涛咆哮已掩盖了哗哗的雨声,而我军还得沿着一条山溪绕过去趟过来,奔腾的洪水深至齐胸。面对拦路的水流,战士们心急如焚,有些急于涉洪的战士被冲倒或淹没。大家知道时间就意味着主动和胜利,我们要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利用有利地形打伏击,必须按时赶到预伏地点。于是战士们把枪和子弹吊在脖子上,手拉着手结成一条坚固的链索,向对岸趟去。这里的9月末已经结霜,河水寒冷透骨,他们不声不响地同山洪搏斗,就这样第343旅征服了洪水。大雨滂沱,水势愈猛,第344旅只闯过一个团,后续队伍若坚持趟河就有大幅度伤亡的可能。由此聂荣臻对林彪说:“山洪越来越大,部队不能再强渡了。这个旅过来的部队就作为预备队吧,把作战任务交给杨得志和李天佑。”根据新的
情况,林彪、聂荣臻对平型关战役作了具体部署:以第343旅李天佑的第686团占领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公路开进之敌,而后向东跑地方向发展进攻;以杨得志的第685团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协同第686团围歼进入伏击地域敌人,并阻击东跑池之敌回援,而后协同防守平型关的国民党军夹击东跑他敌人;以第344旅张绍东的687团占领西沟村、蔡家峪、东河南镇以南高地,断敌退路,并阻击由灵丘、浑源方面来援之敌;以陈锦秀的688团为师预备队。实战证明,这种截敌先头、断其退路、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敌的部署,既保证了在伏击敌人的兵力上的优势,又确保了有足够阻击援敌的兵力。就这样,一场大雨和凶猛的山洪,把李天佑、杨得志推到了抗战制胜第一役的最前沿。
25日凌晨,雨停了,但天幕阴沉,冷风飕飕,战士们滚得像泥人,个个冻得嘴唇青紫,凭靠体温烘烤湿淋淋的军服。我军全部进入阵地。担负突击割歼敌人任务的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把团指挥所设在一块各地的坡坎下,他们举起望远镜向两侧观察自己的团队,只见树叶在轻微地抖动,不知是秋风摇曳着草木,还是冷得发抖的战士震动者身披的伪装物,只知道在那分不清人和树木的山地上,埋伏着全团等待出击的战士。在10余里的甬道旁都埋藏着重兵,687团在他们东面,从灵丘来的日军将首先从该团面前经过;685团在他们西面,距平型关仅10余里,他们在望远镜中同样看不到兄弟部队的一点踪影,心想同我们一样隐蔽得很好。此时林彪和聂荣臻也在查视部队,他们举着望远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阵地静悄悄的,这是轰鸣呼啸前的静寂。
拂晓,山沟里传来了汽车马达声。日军进攻平型关阵地的一部主力与辎重部队,即第5师团21旅两个联队2000人,正在由灵丘沿路向平型关方向开进。百余辆汽车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200多辆大车和骡马炮队紧随其后,殿后的是少数骑兵。日本兵头戴钢盔,身穿黄呢军装,斜背武器,谈笑自若,骄纵异常,加之以隆隆的车鸣和铿锵的马蹄声陪衬,组成了一副煞是宏大壮观的阵容,使他们自以为靠“皇军”的威风就可以侵入他国犹如步入无人之境一般潇洒自怡。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张置其死地的天网正在张开行将收拢,不可一世的板垣中将也绝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中国优秀的强劲对手林彪和聂荣臻。道路窄狭,公路泥泞,几十辆汽车在兴庄至老爷庙之间停下,而西进的部队还在向前拥,人马车炮挤成一团,真是千载难逢的伏击良机。7点整,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林彪、聂荣臻果断地下令攻击。
顿时山岗怒吼,我设伏部队居高临下,向山沟公路之敌猛烈扫射,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在汽车和敌群中爆炸,敌人马上混乱起来,车辆相撞人员相挤,仓皇地就地抵抗,有的利用汽车向我射击,有的组织兵力抢占有利地形。林彪命令李天佑:由于包围敌1个旅团,难以一口吞下,你们必须冲下公路,切敌几段,以1个营兵力抢占老爷庙,以便居高临下歼敌于沟底。李天佑遂命第3营向老爷庙冲击,与此同时杨得志团也开始突击,刹时冲杀声震撼山谷,战士们勇敢地向公路冲去。但敌人毕竟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不顾伤亡,凶狠抵抗,而且枪法极准,我军伤亡较大。敌人一度抢先占领了老爷庙,李天佑命第3营不惜伤亡拿下这个制高点,这样第3营战士钻进烟雾,跑、爬、滚交替并用冲上公路与敌肉搏白刃,他们冲过公路,在第2营的策应下驱散了占领老爷庙的敌人。敌人纠集五六百人反复攻击老爷庙,冲上来垮下去。但因而翼部队不能很快上来,情况万分危急,他们决心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枪一弹。下午1点,右翼的687团上来了,敌尾被攻,队伍大乱,686团趁势加强火力予以反击,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击溃了日军的拼死进攻,继之把敌人压缩在狭谷之中。为解救被围之敌,先期进占东跑池的日军一部回援,为685团阻截;板垣慌调蔚县、涞源部队向平型关增援,又被我独立团和骑兵营重创于腰站;被围敌人再次猛攻老爷庙和附近高地都未得逞。李天佑率686团在左侧685团和右侧687团协助下,集中全力将围困于小寨村至老爷庙的主力残敌歼灭;同时杨得志率685团将兴庄至老爷庙之间的敌人歼灭在山沟里。
战斗结束了,聂荣臻随出击的部队来到沟底,举目四望,公路上血迹斑斑,躺着1000多个敌兵的尸体、战马、汽车、大炮、大车狼藉遍地,骄横凶狠的板垣师团第21旅团遭到了彻底的毁灭。
杨成武腰站阻截打援
平型关战役,115师直属独立团、骑兵营的任务是在伏击战场的东北方向阻敌打援。
9月23日,在上寨会议上林彪、聂荣臻先向平型关正面出击各团下达任务,然后转向杨成武,独立团立即出发,经上、下北泉插到腰站、冯家沟地区,切断敌人从涞源至灵丘和从广灵至灵丘的公路运输线,阻击涞源、广灵两个方向的日军援兵,保证师主力在平型关正面歼敌。林彪叮嘱道:“你们如不能把敌人的援兵挡住,平型关战斗就胜负难料。所以,你们必须全力以赴死死顶住敌人,绝不能放过一兵一卒。”聂荣臻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不能拼消耗噢。将来还要开辟根据地,和日军长期作战。头一仗倘若把你们的本钱打光了,那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杨成武受命打援并于同日下午拔营出征,一口气急行军30里,傍晚部队到达上、下北泉一线。两位首长的话始终萦绕脑海,阻击东援之敌以保伏击战场彻底歼灭日军,必定会打一场恶仗,它的胜负关系全局战场的形势。独立团既要敢打猛拼取得自身战斗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歼灭、迟滞东面的增援敌军,为师主力全歼被围之敌赢得足够的时间。夜幕降临,部队开始进村宿营,但是街巷无人、家家房门紧锁,全村一片死气沉沉,老百姓由于害怕遭受日军的烧杀淫抢和国民党军队的侵扰洗劫早已躲进了深山。独立团在一堵矮墙下找到几位年近古稀的老汉,他们已置生死于度外,相约留下为大家守村。老人们得知眼前的军队就是曾经听说过的能打仗、守规矩的红军,顿时惊疑皆释,有的拿锄挖地将坚壁起来的核桃、红枣、花生捧出;有的提着小灯进山去唤回村中的亲人,没过多久我们的战士就被热情的乡亲们团团围住,他们表达对八路军的爱戴和希望,向战士们倾诉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妇女和孩子们则忙着腾房子、烧水、做饭、送吃食,一片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景象。第二天凌晨5点,队伍向腰站进发,乡亲们聚集在晒场为独立团送行,他们看到我军只携轻武器却敢同装备飞机、汽车、大炮的日军作战,不由萌生既敬佩又忧虑的复杂心绪。
腰站是涞源通灵丘至平型关的交通要道,其东面的一座高山就是驿马岭,山顶的隘口正是公路的咽喉要害处,它在隘口两边的挟持下极其细窄,显然是设伏阻敌的理想场所。但是,在我军尚处于急行军时,日寇已占领了驿马岭。前卫营尖兵排在进赴驿马岭途中与敌人侦察小队遭遇,尖兵排战士突然冲锋射击,击溃敌人,毙敌两名及战马数匹,缴获战利品若干。战前小胜鼓舞了士气,也使我们得悉情况的严峻。我独立团迅速占领公路两旁的山头,紧张构筑阵地,以保证在未取得驿马岭高地的情况下仍能堵敌去路。24日下午4时,敌军1个联队由涞源向腰站、灵丘行进,于是杨成武便将全团兵力作了如下战斗部署:以第1营由正面坚决阻击,制止日军继续东进援助平型关之敌;第2营于当夜进抵灵丘东北三山镇地区,切断广灵通向灵丘公路,阻止由广灵方向可能增援平型关之敌;第3营为预备队,与团直一起位于白羊堡、安甲一带。是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独立团官兵持枪坚守阵地,全团战士冒雨等待出击。此时,我军115师主力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正在紧张地向预伏狭沟挺进、集结。
9月25日拂晓浓雾弥漫,7点左右,约有两个联队的日军沿着公路,向独立团扼守的阵地涌来,我军抓住有利时机向敌人猛打猛冲,以便迷惑日军使其难以准确判断我方实力不敢倾巢攻击。几乎在同时,西面震天动地的炮响宣告了平型关围歼战的开始,敌人由于惊悸而一时减弱了火力,而独立团则趁势打响抢占隘口制高点的战斗。师部电告,敌3000余人遭我伏击,战斗进展顺利。你部须坚决阻击敌援,直至师主力战斗胜利。杨成武、熊伯涛立即召集第1营营长曾保堂、副营长袁升平、教导员张文松紧急研究,决定第1连正面出击夺取山峰隘口,第3连从右翼袭取隘口。
抗日初期的日军,大都经过严格训练,他们战术熟练、枪法准确、武器精良、攻击能力强。由于国民党军队消极抵抗,致使日军进攻华北以来,长驱直入,攻城略地,滋长了强烈的骄狂气焰,一遇攻击便能敢打硬拼,顽强抵抗可达穷凶极恶的程度。我八路军满怀民族仇恨,首次出师士气高昂。今天强敌狭路相逢,敌我为争夺驿马岭隘口展开了浴血恶战:
——第1连机枪怒吼,敌人纷纷栽倒。连长张德仁箭步飞身冲入敌阵,他横端三八大盖率领战士与敌肉搏。公路上的敌人被击溃,张德仁率部冲向隘口半山腰,隘口两翼猛然喷出七八条机枪火舌,他身体晃动同前面两个日本兵一同倒下,身后的战士也纷纷中弹……
——第2连“麻排长”带领全排从右侧山脊悬崖攀上隘口。这里是敌联队指挥部,几百敌人正在吃饭喝水准备出击。“麻排长”令战士齐投手榴弹,然后纵身操枪扑入敌群。敌人死伤惨重乱作一团。该排毕竟寡不敌众,最后还是陷入疯狂的火网之中。“麻排长”壮烈牺牲,只有少数战士撤回。该排的勇猛突击,虽未拿下隘口,但却杀伤了敌人,使其胆颤心惊。
——副营长袁升平和教导员张文松率第3连一部分队伍占领了南面比隘口更高的山头,他们利用阎锡山部队以前挖的堑壕向敌进攻。张文松被敌人冷枪击中当场牺牲,袁升平气得发抖,他端起机枪,朝小树林后的敌人猛扫……
下午4点,师部电告已歼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独立团已胜利完成任务。杨成武即令团预备队5个连和第1营1个连,插到隘口东面抄敌后路,隘口上的疲惫敌军突遭我养精蓄锐之师的猛烈冲击,更搞不清楚遇到了多少敌手,他们明知平型关同伴行将完蛋,更怕自己再陷重围,因此便乱吃干粮扔掉行囊,集中火力向涞源夺路逃跑。我军趁势正面冲锋,日方山头军号齐鸣,勇杀逃敌。第1营追敌光复涞源,第2营继续向东追击。腰站战斗毙敌300余人,我军伤亡103人,切断了涞源、灵丘敌人的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115师主力在平型关的正面作战。
平型关战役的余音余意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敌后战场后,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亿万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国际舆论对共产党和八路军交口称赞。它值得人民庆贺,也促使人们思考:
平型关一战歼敌1300余人,人们不禁发问:日本侵略军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侵华初期,日本军队的确训练有素,他们熟悉作战战术,枪法准确,攻击能力强;他们饱受武士道精神培训,作战凶猛、顽强、疯狂;他们装备精良,配备飞机、大炮、汽车,又头顶钢盔、脚蹬皮鞋、身披黄呢和雨衣。在平型关和腰站战场上,日军遭受阻击便迅速倚车靠马,或躲在石岩背后顽固回击,即使大势已去、身处绝境,仍拒绝投降还要负隅顽抗,甚至是负了伤的敌兵也不忘抱住我们的战士又掐又咬。这一切显然增加了我军克敌的难度,使我们取得每个局部战斗的胜利都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日寇毕竟是非正义之师,人心向背的形势就在全局决定了他们身处不利的环境,加之以弹丸小国的军队抛洒在浩大华夏国土之上,显然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其用兵部署必然捉襟见肘,武器装备只是战场得手的一个方面,日本军队的骄纵狂傲恰恰滋生于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所谓“不可战胜”和“亡国论”都是国民党消极抵抗、片面抗战路线的副产品,它是惊慌失措和悲观绝望心态的直接反映。平型关战役迟滞了敌军的进攻,打乱了它的右翼迂回计划,有效地钳制了精锐的日军第5师团,迫敌将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上友军的作战,同时也为开辟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15师首战告捷,无疑打击了日军的锐气,它向世界证明:日军“不可战胜”是一个弥天神话。
平型关战役提供的一些现象值得人们注意:其一,华北危急,我军将士摩拳擦掌英勇北上,国民党军队不战而渍大踏步后撤,他们编造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我军的装备和勇敢大加讥讽;其二,国民党军队制敌无术却扰民有方,溃兵所到之处百姓频遭洗劫。而我军秋毫不犯,背负人民期望与民同甘共苦;其三,蒋介石、阎锡山始终对共产党军队满怀戒心,既想“剿共”又要八路军为其作“挡箭牌”,采取消极合作明哲保身的态度。第343旅歼灭被围敌人之后,旅主力即进攻东跑池敌人,此地有先到之敌2000余人,本是国民党第6集团军8个团的攻击目标,但他们却出尔反尔按兵不动,我军由于得不到友军的配合只能与敌对峙。9用26日晨,东跑池敌人向西北面团城口方向突围,驻扎该地的国民党军队不予截击反而丢弃阵地西逃,致使敌人与浑源南下增援日军会合。我军无法继续作战,只好将主力撤出战斗。平型关战役的成果相当辉煌,但它是以115师战士的英勇无畏和伤亡500余人的较大牺牲换来的。我八路军将士大多是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作为革命的“种子”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然而我军仍然不怕牺牲,浴血杀敌。两支中国抗日军队,持两种态度、有两种表现,说明国民党抗日的消极被动,共产党才代表抗战救亡的主流。
平型关战役的影响极其深远。我军慎重初战,进行充分准备、选择适当伏击地区、正确部署和使用兵力、注意隐蔽行动踪迹以及抓住适宜时机出击,加上部队动作迅速勇猛,发挥了战役的突然性和近战特长,迫使日军无法施展飞机、大炮威力,其战术经验值得总结。115师首战告捷,显示了八路军的军事威力,表明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勇气,极大地振奋了全民族的胜利信心。9月26日,正在陕北等待出征的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一、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二、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三、证明唯武器论的破产;四、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捷报传到部队中,人人欢跃,大家都以为我们出动太迟了。”
平型关战役,点燃了我军敌后抗战的第一堆熊熊烽火,我军将士以血肉之躯展现了抗日制胜的决心和意志,它说明中华民族不畏强暴酷爱独立的精神如巍峨的长城一样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