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皖东,酷热难忍。新四军第五支队指战员,在司令员罗炳辉的率领下,不顾炎热,如同一支离弦的箭,飞也似地向津浦路东射去。

  罗炳辉有“神行太保”之称。

  “神行太保”乃中国古代对神奇人物的美称,可这名字却不是中国人送给罗炳辉的,而是美国的著名记者尼姆·韦尔斯给罗炳辉起的。

  罗炳辉,身高六尺,体格魁梧,膀粗腰圆,大鼻大眼,但却一点也不笨拙。他有一个智慧而敏锐的大脑,不仅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善谋善断,而且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合上双眼睡几分钟,只要一有动静,立即就清醒过来,随之抓住左轮手枪,准备迎击,一旦判明异常,瞬间便能一枪击中目标。他那双脚板,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生涯,锻炼得行走如飞。称他“神行太保”,一点也不过誉。

  他,1897年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一户汉族家庭,七岁人私塾,读书三年。十岁因土霸敲诈,家境艰难辍学务农。一次,土霸上门勒索,罗炳辉挺身抗争。土霸说:

  “老子在这片地方,比谁都要高跳三尺!”罗炳辉说:“三尺算什么?老子长大要飞起来!”土霸告到官府,罗炳辉跟到官府,对簿公堂,历数土霸罪恶。官吏们见是一个十二岁的娃娃,个个惊骇。辛亥革命发生,罗炳辉剪掉一条辫子人滇军。他不爱钱,不惧死,升任朱培德部交通组的上尉组长。陈炯明叛变,滇军危急,罗炳辉在十多小时内,三闯敌区,飞奔二百华里,将敌情报告给朱培德,使朱培德战败了叛军。朱培德流着泪说:

  “是罗炳辉一双飞毛腿,救了滇军!”

  讨陈胜利后,罗炳辉升任第三军二十五团二营营长,在攻南昌牛行车站战斗中,他率二营血战三昼夜,全营四百人只剩下七十人,攻入南昌。但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却顶不住美国传教士的恫吓,下令撤了“南昌之围”。三军将士付出重大伤亡才换来的胜利,成了蒋介石向帝国主义分子献媚的礼品,罗炳辉非常气愤。

  由此,有人又诬告罗炳辉为“共产党嫌疑”。这本是莫须有的指控,但却唤醒了罗炳辉对共产党的好感。朱培德怕事情闹大,将罗炳辉遣出军队,到江西省吉安靖卫大队任大队长。在吉安,罗炳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10月率部起义,上了井岗山,与朱德、毛泽东会师于东因山,任红十二军军长。在蒋介石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时,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在三天内,飞越武夷山,攻广昌,克建宁,歼敌三个团,被群众呼为“罗炳飞”。

  长征开始,罗炳辉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在抢渡乌江时,中央电令红九军团掩护主力红军渡江,但在完成掩护主力红军渡江后,因渡口浮桥冲毁,红九军团被困乌江北岸,掉了队,开始了单独万里长征。这一意外掉队,造成了蒋介石判断上的失误,误认为红九军团是红军主力,跟踪追击,从而有效地掩护了中央红军北上,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然而,罗炳辉率红九军团,却多穿越了黔滇川三省十七个县,数度往返于雪山、草地间,他们的长征走了四万多华里。罗炳辉和他的部队,又被称为“双脚骑兵”。

  今天,在东进抗日的征途上,“神行太保”要锻炼他的部队成为新的“双脚骑兵”。

  天上的太阳像火一样,大地上热浪滚滚。地里禾杆上的谷粒晒干了,热风一吹,就抖落下来。小溪、池塘,全干涸了。牲口在被太阳烤焦了的草地上找不到饲料,饿得啤咋叫。

  第五支队指战员们,天一亮就开始行军,路上积存了一层细沙一样的尘土,一举步,脚就被埋了进去,滚烫滚烫。千余双脚,在尘土里行进着,搅拌着,搅得全飞土扬,形成一条滚滚的尘埃,钻进指战员们的眼睛里,鼻孔里,嘴里和肺里。太阳升得越高,尘埃就飞卷得越高,太阳被尘埃遮挡住了,对着它看都不刺眼。

  一点风也没有,指战员们在这滚滚的热浪中,透不过气来,像窒息了一样,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找一口井,湿一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才能喘口气。

  沿途群众,见新四军不顾烈日和尘埃煎熬,深入敌后,无不受感动,将一碗碗清凉的井水送到战士手中。

  一位老者感慨地说:“昔日诸葛亮,率领孤军五月渡沪水南征,安邦定国;今日新四军,冒着酷暑,东进抗日,可与诸葛武侯媲美,何等忠贞!”

  罗炳辉率领五支队指战员,经过数天艰苦行军,迅速通过了日军严密封锁的津浦铁路,跨进路东,行军速度之快,又展“神行太保”雄风。不仅如此,途中,罗炳辉还派出一支支小分队,寻找战机,歼灭日军,锻炼部队。五支队警卫营两个连,在营长张翼翔的率领下,夜袭了明光车站,以突然的动作,打掉日军一个据点,歼灭日伪军一个中队,缴获步枪四十多支,轻机枪一挺,子弹近万发,而警卫营却无一人伤亡,为东进增添了一支欢乐的插曲。

  八月下旬,罗炳辉率第八、十五两团,到达来安县东北的半塔集。接着,第十团也到达半塔,预期到达了目的地。从此,半塔这个名字,便在华中版图上闪耀起来。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