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徐州地区进犯的日军放火向中国军队攻击
日军攻克南京后,在日本的大本营中,仍然有着中日战争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争论。不扩大派认为,日本已经攻占了中国的内蒙与华北大部分地区,同时控制了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中国最为精华的地区与战略重镇,都在日军的手中,但是日军将90%以上的军力,都投入了中国战场(包括关东军在内),若要继续深入中国,开辟新的作战目标,其军力已经有些难以为继。
假如日本还要保持军力对付美、苏的话,日本必须要适可而止,至少要暂时的按兵不动,等待中国内部的政治变化,然后再进行协商,设法解决与中国战争的问题。因此,徐州是绝对不宜再派兵攻击的。不扩大派认为,就算是日军能够攻占徐州,打通津浦铁路,让北平与南京铁路相连,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不但日军对中国的控制力量所增有限,而且要派出大批兵力驻守铁路沿线,造成日军战力进一步掉入中国的泥淖之中。日军若是真的要南北相连,还不如使用海运,又安全,又低廉。
但是在日军扩大派的意见是,经过华东与华北一系列的战争,中国的军力与工业能力均已残破,所以日本最多只要再派出几个联队的兵力,追击扫荡中国战场,那么,中国只有投降一途。因此,攻占徐州,打通津浦铁路,是必要的战场巩固,何况攻占徐州,也有利于日军沿陇海铁路与淮河流域,深入威胁中国的战略中心武汉。
军部中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争论,使得日本大本营感到问题严重与无所适从。
1937年12月24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的《处理中国事变纲要》提出:“帝国政府期望南京政府迅速放弃其抗日容共政策,与帝国合作”,“但南京政府仍然标榜长期抵抗”,“有鉴于此,今后不一定期望与南京政府谈判成功,而继续寻求收拾时局之其他途径,并与军事行动互相配合,对事态的进展作好准备,以应付南京政府的长期抵抗。”
1938年1月11日,日本御前会议又制订了《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提出:“如现中国中央政府不来求和,则今后帝国不以此政府为解决事变的对手,将扶助中国新兴政权的成立,与其协商调整两国邦交,并协助新生的中国建设。对于中国现中央政府,帝国采取的政策是设法使其崩溃或使它归并于新兴中央政府。”会议决定,在军事上暂时停止扩大在中国的作战规模,日军大本营指示华北方面军攻克济南、青岛之后,只要往南建立安全防线即可。华中方面军则攻克南京、芜湖之后,只能扩大江北的防卫圈,日军在中国战场,没有奉到新的命令之前,不得再做战线的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