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是"内三关长城"的著名关隘,是通往北京的咽喉。同时,由于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正好在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所以也是出入山西的咽喉。
隋唐时修建的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以隋朝曾在此设苇泽县而得名。后来,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柴绍妻)率"娘子军"驻守于此,苇泽关也因此更名娘子关。
娘子关历来为戍守重地。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为古长城的一个关口,唐平阳公主之后,为承天军戍守处,大历年间(767~779)修筑了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并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因边患频仍,于21年(1542)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又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因此关处在万里长城"内三关长城"的南端,故号称天下第九关。
娘子关城筑在绵山山腰,背依陡崖,下临峻谷,形势非常险要。原来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四个大字。明嘉靖时重修后,关城开两门,东门为一般砖砌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成,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嵯峨雄伟,相传原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其石柱上,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两副楹联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这座古关的独特风貌。关城东南侧,从"内三关"南下的长城,依山蜿蜒,当年与城堡相连,构成严固的防御体系。关门前只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险形巨势,显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娘子关作为战略要地,只要华北有事,就为兵家所必争。据说平阳公主驻此,雄关固若金汤,威慑敌人不敢跨越太行山一步。唐代后期藩镇为乱。长庆元年(821),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承天军城(即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汴将葛从周从土门(即井陉关)攻河东(其时指全部山西),不过这次承天军城被攻破。葛的部队即长驱而入。五代石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派兵守承天军以保山西。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以后从开封北归,到了恒州(今河北正定),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到了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这时明苦心经营的娘子关已不再是为了防东,而是为了防西,即防止敌人从山西经"井陉"侵入京畿。明修关城时南门题额"京畿藩屏"就说明这一点。由于娘子关易守难攻,便使蒙古兵虽屡犯紫荆关等地,也不敢轻易向此处进犯,从而保卫了明京畿南部的一时安定。不过到了明末崇祯17年(1644),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前来叩关,仍攻占了娘子关,而后出"井陉",直至北京,导致明朝的灭亡。
历史在20世纪30年代重演,当日本侵略军在忻口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时,娘子关又成为改写历史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