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它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具,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益,增大知识密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具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并能起到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
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小学英语教研工作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当前,因教具过多过滥而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追求时尚。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教具用得越多越好、形式越多越妙”,所以教师为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兴趣,想方设法选择一些新奇教具,诸如新颖的模型、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至于教具运用的合理性,学生能否接受,都一概不去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兴趣仅仅在各式各样的教具本身,使得教具在辅助教学方面失去了它真正的功能。
第二,忽视实用效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将过多的教具统统搬进课堂。其结果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偏离主题,教具原本应有的辅助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浪费教学资源。有时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等简便的直观手段说明问题,但有的教师却刻意地去制作、准备一些教具;有时采用一般传统教具,如简笔画,既实用又方便,有的教师却非要去制作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等。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需要去制作教具,一方面舍弃了许多教师自身的教学特长和经验,另一方面造成更多教育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教具在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氛围等目的出发,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应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
一、科学性
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只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发挥。因为同样的教具由于运用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也会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需要,科学地运用教具,避免过多过滥,使其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一)符合教学目的
教具从设计制作到课堂运用,每一环节都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能偏离主题。如在教学PEP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有关人物特征描述的句型:He/She has shout hair.原本只需要将人物的外貌特征展示,可有的教师为了让画面生动形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人物放在了动感极强的画面中,如成龙在武打片中的场景,赵薇在电影中的场景等等。当教师用英语描述人物特征时,学生对语言本身、人物的外貌特征等都置之不理,关注的却是课件画面中人物在哪部影片中。原本配上形象的画面加上语言,让学生能直接感知并进行学习,结果由于教具设计偏离了教学目的,过多、过杂的视觉画面,对学生的听觉产生了直接的干扰,也分散了学生的视觉,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样采用多媒体课件,改成以下方法,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先将明星的头像制作成漫画,让学生看着漫画学着用英语描述;接着做Guessing game游戏“猜一猜,谁将闪亮登场”,教师或学生用英语描述一明星的特征,让学生在众多明星漫画中快速找出该明星。这样的课件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活动中由于课件给了学生很好的材料,学生情绪激昂,争着猜争着说,听和说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练习和提高,学生能较快地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的。
(二)把握适时适度
教具的展示,在时间上要恰到好处,过早地暴露教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一般体积不要太大,以免容易暴露。教具的展现还要避免那种闪亮登场、一闪而过的现象。当学生还未完全理解一个内容时,本可以借助教具的展现而加深印象,提高效果,可有的教师此时往往把教具匆匆撤下去,或者换成其他教具,使学生应接不暇,造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
现在提倡课堂氛围的丰富生动,这其中也有个适度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生动丰富的效果,过多地依赖教具的功能,把课堂变成了展览馆、动画观摩或者音乐会,如此舍本求末,必然会得不偿失。
(三)重在直观易懂
利用教具的直观效果,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而直观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力,这不仅节约了教师用语言解释的时间,也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教学“How many ... can you see?I can see ...”内容时,一般教师会准备些同类物品或画有同类物品的图片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情景设置对学生没多大吸引力,更缺少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教具,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准备好剪刀和一叠纸(图1),边剪边与学生交流:“What am I doing?Oh,I'm cutting.What am I cutting?I am cutting some flowers.How many flowers?Guess.”此时,教师再将一叠串起来的剪纸花,散开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猜。这种方法,在教具的选择上,打破了事先准备好、课堂上简单出示一下的惯例,在教师边制作边交流的过程中,师生有一种思维、语言的互动,这种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真实、有趣、生动。如有可能的话,还可让学生将美术课学得的剪纸、绘画技术,在英语课堂上展示,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动动口,伙伴间问一问,猜一猜。这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真正将各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趣味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具运用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一)功能多样
教具不能仅仅是展品,只起到静态和平面的视觉效果,还应尽可能具备动态和立体的效果,如教师发挥创造性制成的flash cards,具有运用简便、灵活、新颖的特点,学生除了能看到听到之外,还有可能去触摸,可以去操作,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如在进行PEP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有关天气情况及选择穿衣的教学内容时,课堂上是很难将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及穿衣状况较真实地展现出来。教师可自制如下教具(图2),使用该教具时,窗外的天气情况可做成下雨、下雪、刮风、多云和晴天等五张插入式卡片,小女孩的上身做成衬衣、夹克衫、毛衣、T恤衫等五张插入式卡片。新课学习时的操练、运用环节都可用该教具,如可请五位学生(A、B、C、D、E)进行如下活动,当A学生说“It's hot today.”时,B学生立即将相对应的天气图插入版图窗框的位置,C学生接着问D“Mum,can I wear my T-shirt?”D学生答“Yes,you can.”E学生立即在五张着衣图中选出相应着衣图并插入人物头像中。下面其他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当裁判,对五位同学说的、选的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这时的教具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变成了他们的学具。
(二)保持新颖
教具的选择与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
一般在选择教具时,仅局限于平时生活中的原版、原物是不够的,教师可对教具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做些效果处理,使教具表现出适当的夸张而与众不同,这样会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表示人物特征“He/She has a ...”时,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选择了类似小人书那样的面部局部分割图(图3),
使用该教具时,随着卡片的翻动,人物的头发可长可短、可黑可黄;人物的鼻子,可大可小……,教师犹如魔术师,教具如同万花筒,能组合成几十种脸型。如此新颖别致的小小教具,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效果好,效率高。
教具运用过多过滥也未必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在教具本身和教具运用的功能和新颖方面多下工夫,从以上的分析不难说明这一点。
三、实用性
教具是否实用,要看教具运用时能否在取得预定教学效果的同时,又不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得到充分印证的。
选择教具要重视其是否实用有效,因为未必越先进的教具就一定越实用,也未必教具用得越多就越实用。
(一)传统教具
许多传统教具运用起来简单、方便、有效,且制作成本经济实惠,如采用粉笔、黑板,在书写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的当堂示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简笔画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图片适用于多种场合。
(二)一物多用
在目前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担负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具的制作和准备上。充分利用教具,做到物尽所能、物有所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较好地避免因教具过多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水果及描述它们的颜色时,大部分教师会花费许多时间和财力去采购各种水果,上课时带着一大堆水果进教室。有的教师则巧用教具,准备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和将各种水果轮廓图镂空的纸(图4)。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了red,yellow,green等颜色单词和apple,banana,watermelon等水果单词后,让学生边在盒中拿出相应的彩色纸,边说“I like red/yellow/green.” 回到座位;接着教师出示有水果轮廓镂空的图,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水果单词;紧跟着,教师下令“green,green/red,red,come here.”手持各种颜色彩纸的学生听到这一指令会奔向教师;最后“奇迹”的发生是当教师将自己手中水果轮廓镂空图与任何一位学生的彩纸重叠时,一个个富有生气的、自己亲手“制造”“生产”出来的水果呈现在大家眼前,全班兴奋且轻而易举地说出了英语单词。
几张再普通不过的彩纸和不需要多高的绘画技能就能成型的水果轮廓镂空图,准备工作是如此简单,却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方便,真是一物多用、一举多得,既省时又省力。
(三)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应开展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例如,举办一些有益的竞赛、展览、观摩活动,促进经验的交流;同教材、同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一些信息资源可实现共享;建立英语教学网站,将一些有共性的资料汇总放入,便于教师下载。多种方式将资源集中在一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使学生能够充分享用各种有趣、有用的教具,享受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便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具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宗旨是非常明确的,教具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为此,我们要掌握一种让教具向着积极方向发展的趋向,使教具在课堂上成为教师乐用、学生欢迎的手段。
总之,我们的任务是从教学出发,从学生出发,更好地去运用教具,而不是过多去制作和滥用教具,因为多多未必益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仕清. 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3).
[3]孙春玲,冯国平.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误区及对策[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4]陈强. 巧思妙想做教具[J]. 英语辅导报,(55).
[5]焦新荣. 设计和制作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 英语周报,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