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教师中心>>教学研究>>教学活动设计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低年段学生正处于从话语向信息转化的过程中,对语言最敏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在低年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经常利用游戏,以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殊不知课后,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知识学得一点也不扎实。而本文中提到的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又能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知识技能的一种独特教学法。本文中笔者将依据自己的课堂教学试验,就故事教学法在低年段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故事教学法的涵义及在教学中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是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教授专为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发明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以及先有正确无误的输入,才能有正确无误的输出。简单地概括为,利用故事这个载体,把要学习的内容放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它对孩子的魅力是无穷的,喜欢听故事几乎是从幼稚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故事的形象性、情节性、完整性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能为他们提供无比宽广的想象空间。课堂上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故事教学法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生动有趣的表演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变幻的情节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沉浸在故事营造的氛围之中学习语言,接受新知识,快乐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可见在低年段的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故事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在新授“animals”这个单词时,可以把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说一说,使学生们能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如何巧妙地运用故事教学法

 

英国教育家Andrew Wright (1995:1)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故事教学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讲故事,老师运用肢体语言、动作、不同的声音和面部表情进行讲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第二步,突破重、难点,进行新单词和新句型的操练,使用灵活游戏、竞赛、歌谣等多种教学方法操练。第三步,再次熟悉故事,再次整体感受故事,可以进行一些回答问题、说说做做、排序活动,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第四步,表演故事。在大多数人已熟练掌握故事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内分配角色,进行入情入境的表演,并鼓励学生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快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以下试以新起点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Friends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明采用故事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熟知新起点这套教材的老师就会发现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是一篇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的短篇故事,课前老师如果能够整合课程资源,利用最后一课小故事进行新单词和新句型的教学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呢?因此在本课时我即采用了这一种教学方式。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运用问句“what is he like?”听懂、辨认、说出和表演描写人物形象外貌的6个形容词:tall, short, pretty, ugly, big, thin.

 

Step 1: Warm up

先唱一首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再问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以导入故事情节。

1. Let's chant: Monkey, monkey, at the zoo. Tiger, panda, elephant too! Tiger, tiger, at the zoo. Panda, elephant, monkey too! Panda, panda, at the zoo. Elephant, monkey, tiger too! Elephant, elephant, at the zoo. Monkey, tiger, panda too!

2. Free talk: Do you like monkeys? Do you like pandas? Do you like elephants? Do you like rabbits?

 

Step 2: Presentation

开始介绍故事中的人物,激起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更早进入故事情境中。然后我再借助手偶把故事的主人公小猴介绍出来开始正式讲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自己边讲边演。

1. T: Look! What's this? (拿出手偶小猴)

Ss: Monkey.

T: Yes, this is a naught (用中文解释调皮) monkey. Do you want to know why? (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为接下来讲故事做铺垫)

2. T: OK, let me tell you. I'm hungry. (模仿小猴的声音,做相应的动作摸着肚子) 此时看见了一群小动物正准备吃一大堆美味的水果。

Oh, delicious ... (表情丰富说着)小猴很想吃,所以就恶作剧装扮鬼怪monster (用肢体语言描述) 吓跑其他的小动物,然后偷吃了小动物的水果Yummy! (用升调表达)小动物们马上把此事告诉给了elephant, he said: "What is he like?" The rabbit said: "He is big." (双臂张开) "What is he like?" "He is tall." (把右手举得高高的) The elephant said: "Really? Does he pretty?" (做漂亮的样子) "No, he is ugly." (做丑陋的样子) "OK, let's go!" 当大象伯伯根据小动物们的描述找到小猴时,小猴很惭愧、很紧张撒腿就跑,匆忙中被石头绊了一个大跟头,小动物们纷纷过来帮小猴包扎伤口。小猴很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大家道歉。大家原谅了上猴,并齐声说We are friends. (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出现的时候反复重复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Step 3: Practice

1. 出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的单词、重点词句,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故事情节串起来,进行复述故事。

人物:a monkey, an elephant, a rabbit

新单词:tall, big, pretty, ugly

新句型:What is he like? He is ...

2. 小组练习。

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个角色,分别饰演调皮的小猴、大象伯伯爸、可爱的小白兔、其他的小动物,这样孩子们(特别是害羞的孩子)演起来,会感到更自然和安全,也为下一步个人表演打下基础。

3. 表演故事。

让孩子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新语言表演故事情节,训练他们流利的表达能力。此时我也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上台表演的勇气。

 

Step 4: Consolidation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篇幽默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渗透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真诚相待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和小朋友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应要注意的问题

 

1. 选取的故事应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学英语时间的长短,单词量的多少,还要考虑故事的情境是否适合孩子们学习新的词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即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选取的故事篇幅尽量要短,不要太难,要符合低年段学生思维的发展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各项技能水平,以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有成功感。

 

3. 选取的故事中的语言知识尽量要多次重复反复出现,而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在重点词句的地方可以稍作停顿,给孩子们理解的时间,在不断地刺激他们,不断地语言输入后,他们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掌握好语言。

 

4. 老师在讲故事时应考虑到低年段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地夹杂一些中文,由讲中英文故事自然过渡到讲全英文的故事。

 

5.在给学生讲故事时老师要注重视听结合,借助实物、口形示范、手势和不同角色的语音语调等直观手段,形象具体地向孩子示范发音,并让孩子反复的辨别和体验。

 

6.根据故事的具体要求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故事学习的最佳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实践证明,在低年段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讲故事法,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激活课堂,还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也可以尝试在低年段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的新型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Andrew Wright(著),Story Telling With Children,陈锡麟(导读). 讲故事 教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余素珍. 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