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教师中心>>教学研究>>论文选摘

  摘要:我们这样理解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从事教育工作应有的一种态度,是多种研究方法运用的过程。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力翁效应”主要有以下四个心理机制:1.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2.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3.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拥有高度期望,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有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性的知识材料。4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做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

 

  关键词:教育研究、差距、期待值、反思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20世纪中叶以来近百年的实际发展中,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作为一个有号召力的口号广为传播,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

 

  什么是教育研究,这个问题,就像问什么是哲学,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事实上,至今并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对此,我们首先对什么是研究做如下的理解,即:研究是一种态度,研究是一个过程,研究是多种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这样理解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从事教育工作应有的一种态度,是多种研究方法运用的过程。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当我走进教室,我将要教授的知识是我预先准备好的,但学生将怎样理解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境中不相同的。因此,工作当中会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教师永远要年复一年地迎来新的学生,并且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特定的,具体的,每时每刻在每一种情境都不相同的,这正是我们研究的地方。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以一名研究者的身份去审视自己的课,批改的作业,以及学生的反馈等。

 

  下面就以我这学期教授两个班的英语课为例,谈一谈两个班的成绩产生差距以后,我通过研究分析所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我所教授的是三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这两个班是我从二年级直接带上来的,不存在更换老师的问题。他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水平相似,期末平均分相差仅为0.7分。而当升入三年级后,一班的成绩明显不如二班了,作为老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差距在哪?为什么会有差距?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着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说读能力,偏重于做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面,对于他们背单词,背课文,一律要求在课下完成,不在课堂上占用更多的时间。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决定调整我的教学设计,二班重点仍旧放在激发兴趣上,在一班则拿出更多的时间背单词,检查,听写等。半个学期下来,期中考试后,收效并不明显,仍旧和二班存在着5分的差距,而且由于反复背默,学生也产生了厌倦心理,每次上课都蔫头耷脑的,不怎么爱和我呼应了。

 

  这时,我又想到,也许是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不同导致的呢?我总认为,二班的班主任D更重视一些,每次我上课前她都要叮嘱学生认真听讲,她会在课下听我的反馈意见,并且每逢考试前,她都要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互相检查,巩固复习。而一班的班主任Z虽然也这么做,但我总认为她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所以学生才会偷懒,没有真正踏实地学进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一班副班主任说,Z就他们班的问题单独利用半节班会讨论过,动员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重视英语等。

 

  既然没有班主任的原因,又不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学生又是我直接带上来的,怎么会相差这么多呢。后来,我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谈话中,抱怨一班一点起色没有,白费心血。这位教师给我指出来,说从你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你对一班有偏见。我当时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因为一班总是这样不见成效,也令我丧失了信心。记得就是期中考试完,两个班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一班的平均分为85,二班90。试卷讲解第一节课是在一班,因为成绩不理想,有一部分学生要求我不念分数,也许是心情不好,也许是想激一激他们,我不仅念了不及格学生的分数,还把好学生中这次没考好的狠狠批评了一下。而当我在二班提出念分数时,学生们不愿意,我也就没再坚持,发完试卷后,我还怕有的学生由于失误会丧失信心,还鼓励他们说只要能找出问题就好,不要太看重结果等。但这并不代表我对一班不好,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他们成绩差,我还经常把管理班调成他们班的,为他们格外补一补。

 

  在这期间,我读了一些关于学生学习、健康、心理等方面的书籍。无意中,在看到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上谈到了“皮格马力翁效应”。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力翁效应”主要有以下四个心理机制:1.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2.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3.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拥有高度期望,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有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性的知识材料。4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做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看到这里,我马上反思自己,也许正是因为在第一次两个班学生出现差距后,我无意中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期待,以至于后来这个差距越拉越大呢?因此,考虑了几天后,我想自己的确是在两个班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手势,语调,鼓励语言等。所以就在自己的反思中写道:1.不再在一班讲他们如何不如二班,即使一班的学生答不出问题,也要不急不燥耐心讲解。2.以后在一班讲课时,要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而不是“你连xx都不如,他都及格了”等伤害性语言。3.从现在开始,对一班同样抱以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的成绩能赶上来。

 

  可以说,通过接近一个学期时间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正是由于我对一班存在着偏见,因此对一班学生也产生低期待,而这种低期待抑制了一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他们感觉上英语课没有二班同学那么有趣,也就表现没那么积极了。研究结果表明,我是影响他们班成绩的因素之一,但是不是主要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着一班的成绩,这些还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观察发现。

 

  一方面为了验证我所研究的第一阶段的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一班的成绩,在第五次成绩出来以后,我对两个班的成绩作了统计分析,这样就更科学可信了,以下是做出的表格:

 

成绩

二年级期末

第一次

第二次

期中

第三次

标准差

8.6

6.3

8.9

6.7

9.3

6.4

11.2

6.9

11.7

6.5

平均分

97.3

98

94

98

92

96

85

90

92

94

 

  从上表不难看出,除了二年级期末成绩相差0.7分外,其他四次考试平均分都相差在2-5分之间,标准差也存在着差距。二班的标准差比一班低,也就是二班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分散程度比一班小;一班标准差高,说明分散程度大,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同学差距比较大。在二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中,虽然平均分相差只有0.7分,但标准差却有2.3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班和二班的确存在着差距,而当初认为他们平均分接近就没有差距水平相当也是不科学的。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影响两班成绩的一些因素,如教师的期望值,学生整齐程度等,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影响这种差距,如学习动机,家长重视程度,课外报班等,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同样需要我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观察,发现和证实。但起码现在,我会根据自身情况,学生情况,在教学设计,教师态度方面做进一步调整,这样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我自身的成长。初步调整后,一班学生上课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平时胆小怯懦的孩子敢于举手发言了,平时淘气散漫的孩子也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希望总被当成二班的参照物。

 

  通过以上观察,实践,论证,反思过程,我发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获益更多。另外,教师承载着教育根本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使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础。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根本、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教育、教学和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它们原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这种整体性的认识是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性理解,适应着时代的需要。强调教师获得研究能力,成为研究者决不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和削弱,而是在根本的整体的理解中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教师和教育,教学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 金盛华 张杰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