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莫让“人文性”变成“成人化”
作者:张永锐
其实,这种情况,有识之士早已指出过。著名作家王蒙在第四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闭幕会上的一段话值得教育者深思。据《劳动报》报道,王蒙说:“(本次大赛)许多文章富有才华,想象力,表达力,冷嘲热讽,话外有话,是好文章。但是,一看作者的年龄,有的才十五岁。十五岁的人,写出的文章像二十五岁的人写的,这就令我担忧。……我希望看到大实话,热烈的,天真的,朴素的,明快的,直到傻忽忽的话。”
学生十五六岁的年纪,本未失童心童趣,心中应充满热情和幻想。但现今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成人化”现象严重,其立意之沉重,语言之老辣,让教师瞠目。这份“沉重”不应由他们体验,这份“老辣”也不应由他们享有。
这些话可谓一针见血,直击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病。语文教师们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造就一个个“神童”的代价是失掉幼稚,进而扭曲学生的人格。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试想,一个从小就用成人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的人,他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还会有新奇感吗?他对人还会有一颗赤诚之心吗?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导致人格畸形。
是什么因素让学生变“老”呢?这里边除了一些较复杂的社会因素外,较明显、较直接的应是下面几点。
对“经典”的过分强调。经典文学作品固有其阅读的价值,应倡导学生读、背,以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充实学生文学积累。但是,正如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会使幼儿消化不良一样,这里同样有一个阅读层次的问题。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让学生生吞活剥经典,会造成学生食“经”不化。现在情况正是这样,无论老师推荐,还是家长、学生购买,必是“经典”,古典则“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现代则非林语堂、朱自清不买、不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让小学生整篇背诵“四书五经”的现象,至于完整背诵《唐诗三百首》的比比皆是。这种“拾进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做法,把太多的青年的无耐、中年的失意、老年的哀叹印入学生心中,学生下笔自然“自古逢秋悲寂寥”了。
“应试”的消极影响。虽然新课改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但高考“指挥棒”威力仍在,“分数决定一切”在各地仍是不争的现实。一些教师为使学生得高分,强行让学生关注成人话题,采用成人观点,生搬硬套成人语言。“训练”的威力使学生下笔一个个老气横秋。
“垃圾语言”的全面强化。“管好老公方显巾帼风采,相夫教子尽显女性温柔”;“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看到这些语句,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些庸俗刊物上的话,根本想不到这是杭州一些毕业生留言册上的临别赠言(据《中国出版报》报道)。在我的学生作文中,也出现了诸如“有酒只求乐,有衣只求新,有朋只求欢”的语句。由于资讯的发达,市场经济的运作,一些世俗性、功利性很强的“垃圾语言”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些语言以庸俗而富有诱惑的内容,优美的形式,在针对成人的同时,无形中也影响到学生。
我们要使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把天真、朴素、明快、幼稚还给学生。
从素材入手,用“童眼”观察生活。诗人陆游曾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下,学生们是一颗僵硬、没有灵性的心,以僵硬之心去面对生活,过目匆匆,尽是一些琐琐碎碎、无聊的生活片段,学生没有鲜活的生活积累。《荀子·解蔽》中指出:“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作文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功夫在作文外多放一点,如鼓励学生记《自然日志》,搞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搜集各地在节日里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让作文素材直接从生活中来,而不是从书本中来。其次,要训练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动,发现美的能力。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蕴藏着感动,要引导学生能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提炼、加工成为作文的素材,其作文必鲜活,灵性必飞扬。
从思维入手,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学生即使能积极观察生活,还有一个能不能正确认识生活的问题。毕竟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因此,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语文教师程红兵作文教学就用思维训练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他在“求同思维创新与作文”一节示范课中,先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归纳出求同思维,接着依次总结出思维的特点,思维的作用,生活中的实例,然后再引入作文教学。适当的思维训练,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正是由于求异思维,作者才在料峭的早春时节发现了闪光点,发现了美,而不是在繁花似锦的晚春去绕圈子,拾取别人的话柄。
从语言入手,杜绝“垃圾语言”。我们在学校中不能以健康、优美的语言去影响学生的生活,就一定会被流传于社会上的庸俗语言占据学生的生活。汉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语音方面,通过双声、叠韵、平仄、押韵等形式,韵律和谐,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语式方面,通过对偶、拈连、歇后、双关等形式,既有视觉美感,又含蕴丰富,特别是汉语在具体语境中,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或弦外有音。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语言的美,让学生领略汉语言的魅力,洞察语言的底蕴,体味语言的含蓄,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堵截“垃圾语言”对学生的侵害。例如,鲁迅著名散文《枣树》一文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如果学生不能体味出这一句话中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仅从形式来讲,它远远不敌流行语言的华美。学生只有真正从语言中体味出了美,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能在内心形成一种自觉的追求,才能自觉地去抵制“垃圾语言”。
指导学生追求作文中的意境,写真意,抒真情。意境是古今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或许有人会认为,意境是高层次的,引导学生追求意境恰恰会陷入“成人化”的误区。其实不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故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谓之有境界。”我们不应将意境神秘化,只要“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者”,就有境界。以此观之,追求意境,恰恰就是追求童心童趣,是拒绝“成人化”,同时也是拒绝庸俗语言。如学生写校园:“我们每天从校园开满小花的小路上走过,花香一日比一日浓。”有真感情,也有境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相继出版几本散文集,受到国内外华人的喜爱,读者甚众,被有些评论家称为“文化散文”。此后,读“文化散文”,成为一种时尚;写散文,文中或多或少添点“文化味”,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本人也爱读余先生的散文,况且他的散文多篇选入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而我这里却要说“拒绝余秋雨”,即拒绝“文化散文”,是不是在故作惊人之语呢。
毋庸讳言,首先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受到“文化散文”的影响,他们喜欢考生作文中有“文化味”,近年高考满分作文明显表现出这种倾向。这种导向作用是明显的,一线教师的作文训练自然强调“文化味”,或者他们自己也受到影响,有意无意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首选“文化散文”。余先生或者别人作“文化散文”,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特别是传统文化功底作为基础的,并且有其几十年的人生体验在里面,而学生毕竟文化功底有限,生活积累有限,所以导致学生作文要么内容苍白,徒有几句华丽语言,要么语言老辣,内容苍老,失却本真,因为他们笔下其实是那些大师的文化感悟、生活体验,读的多了,剥其皮而已。
读那些散文,本身没错,但跟一定的功利性联系起来之后,就成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了,尤其成为一种教学现象,就有危害了,它使学生作文“成人化”,从而远离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