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论阅读教学的“名作重读”现象
作者:许锡强
反刍是生物学上对牛进食过程的描述。牛吃下食物,先到瘤胃,再到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皱胃;经过反刍,牛将草料中的营养成分充分地吸收了。回想自己所受的中学语文教育,《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几乎是进入语文教材的唯一的一篇文学评论文章,我们又能习得多少文学评论能力呢?所以,名作重读之强调反刍,所涉及的主要是对文学评论著述的阅读。因为阅读批评著作不可能像阅读文学名著那样,学生自有相当的主动(甚至强烈的嗜好!),电影和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又会从旁推动,因而必须施加有影响力的指导。福建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在阅读教学上卓有成效,原因之一是他引导学生多读评论文章,据说每一个学生手里都有钱理群的《名作重读》……
三、 名作重读的示现艺术
不管角度如何,名作重读的旨归总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在名作重读教学中所习得的能力或所养成的素质究竟如何,固然可以通过文学评论来表现,但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能写文学评论文章的人数总是不多,至于发表就更少了。但不会写文学评论文章,不等于就不具备文学评论能力或素质,应该如何将它示现出来呢?
1.摘句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摘句批评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批评方式。从作品摘得出这“居要”之“片言”,可以见出一个人对一部作品识见之高下。
文学评论著作多摘句拟题,如钱谷融教授的名著《<雷雨>人物谈》,八篇剧中人物论就全是摘句拟题。指导学生写分析《项链》人物的文章,我就曾用这样的题目:1.《“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好机会!”致路瓦载先生》;2.《“真的,我倒没有想到这个!”致玛蒂尔德·路瓦载女士》;而指导学生撰写《再别康桥》鉴赏文章,一个重要步骤就是组织他们讨论选出“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作题目,因为它除了契合全诗的意境,修辞上还用了抵牾手法,显得警策醍目。
摘句,还可以援引名言警句给名作加题记,如上《我与地坛》,我的学生所加的题记就有“生病是另一种形式的参禅”(贾平凹)、“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周国平)和“使沙漠变得这样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隐藏着一眼井”等等。题记的作用,用报告文学名家陈冠柏的话来说,“那绝不只是文学上的点缀”,而是“寻找理性的归宿,寻找开掘生活的方位,寻找理解原始素材的视角”。
2.评点
评点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赏,泯去读者与作者的界限,充分地投入,体会其精髓,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理解,作出判断。现在上海市七宝中学任教的毛荣富老师,就是引导学生去评点课文的榜样。
3.文本转换
“别再说你没有说出新的东西,对已有的材料作一番编排就已经是新的了。”(巴斯卡尔语)把文学性的课文与剧本、童话、影视作品之间进行文本转换改编写作,使学生在深入揣摩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意义读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另一种文本形式表达出来。如故事新编式的是《赤兔之死》就是这样“将空白具体化”的作品,茅盾的《豹子头林冲》和《石碣》这两篇“《水浒》故事新编”作品也是这样。如果是诗,则可以做MTV拍摄设计。如指导学生阅读读本上的《雨巷》,我就曾布置学生去构思,如果将它拍摄成MTV,将如何创设背景,就是出现怎样的画面和声音等等。
4.表演
课本剧表演,是文本转换改编写作中的极致性表现。伽达默尔说:“与艺术感受相关的是要学会在艺术品上作一种特殊的逗留。”“任何文本几乎都为每一个接受它的人让出了一个他必须去填充的游戏空间。” 课本剧表演,主要的是形体表演与对白演练,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表演和欣赏过程中,进行新的感知和再创造。
5.隐括
体裁转换,通常都是化简为繁,容易使名作意蕴稀释,所以续写和扩写难得见到佳作产生。我国古代有一种体裁叫隐括,亦作“襁括”,本指矫正竹木,使之平直或成形的器具,引申为就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加以剪裁、改写,成为另一种体裁的作品,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曾被黄庭坚和林正大分别隐括成为《瑞鹤仙》和《贺新凉》这样两首词。所以,隐括实际上是一种缩写,但通常的缩写不成一种文体,隐括却通常表现为别一种文体,一种更加凝炼浓缩因而颇具诗意的文体。如上现代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冷寅顺就曾把它隐括为“五言古诗”,其结尾云:“推门入斗室,妻孥睡酣沉。孰为清醒者?孰为梦中人?逍遥何处觅?解脱入何门?此问谁能解?吟笺传恨声!”
6.感知作家生平美文
这是我杜撰的概念,指的是梁衡《乱世中的美神》、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一类文章。“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读其文而思其人”,读名作而思作家,稍加指导,学生也是能敷衍出这种感知作家生平美文来的。
总之,我认为青年语文教师,除了大胆探索,还应该重视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尤其是方法论!),无论是文学的、教育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因为,“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能支撑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语文学习,2004(3).
[2] 李海林.打破教材崇拜意识.语文学习,1989(8).
[3] 毛荣富.我教学生写“缀语”.语文学习,1992(3).
[4] 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转引自刘再复.文学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7).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