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警惕:德育价值的悄然遗失

作者:汤金洪




  我国的教育方针,德育历来排在首位,足以说明德育对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我国的学校教育,德育也历来是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尽管如此,在许多学校,德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值得深思和研究。笔者认为,德育的效果是建立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环境、德育活动以及德育工作者素质等诸多因素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德育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位或失当,都会导致德育价值在不经意间悄然遗失,最终导致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通过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导致德育价值遗失的德育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 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不当导致德育价值遗失
  
  德育的主渠道应当是课堂教学。各科课堂教学,其目标是多维的,其中,准确地传授知识和正确地进行德育是主要目标之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是教师都能明白和懂得的教育规律。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渗透德育,往往又不被更多的教师所重视,从而导致德育价值在教师不经意或不恰当的德育渗透中悄悄遗失。
  有一位老师在上《两小儿辩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辩论的语气,把学生分成两组朗读,教师加上提示语“煽风点火”:“一小儿跺着脚说”,“另一小儿扯着嗓子喊”,“一小儿叉着腰说”……学生果然读得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喊哑了嗓子,有的学生辩得面红耳赤,课堂上好不热闹(案例选自2008年第一期《北京教育》,娄小明文《呼唤德育的回归》)。正如文章作者娄小明所析,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虽然辩得不亦乐乎,但只是把着眼点关注于表面的“辩”,而忽视了课文作者对两小儿勤思善问的赞美,对孔子实事求是态度的肯定,在表面热闹的教学中,歪曲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显然是一种德育价值的遗失。
  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不当导致德育价值遗失,教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产生的不良教育影响却是不可弥补的,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防德育价值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遗失呢?首先,教师要有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自觉意识,不能唯知识传授而教学,要把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内化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教师要有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智慧,将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力求教育有方,“德育无痕”。
  
  二、 教师言行不一导致德育价值遗失
  
  所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毫无疑问是不可忽缺的重要方面,与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样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代替的,有的时候,在有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道德楷模、行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自觉做到言行一致,既要“慎言”,更要“笃行”。如此这样,德育价值才会提升。
  可是,在德育过程中,有些教师“慎言”并不“笃行”,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往往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德育价值悄然遗失,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有一位家长说了这么一段真实的故事:他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有一位数学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向孩子承诺:“谁数学测试连续三次得满分,就给谁的家长打电话报喜。”孩子为了能让家长接到老师的报喜电话,学习更加自觉,劲头更大了。第一次数学测试,孩子考了100分,第二次数学测试又考了100分,孩子的信心更强了,天天盼着第三次数学测试快点到来。过了几天,终于等来了第三次数学测试,孩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第三个满分。成绩出来以后,孩子飞一般地冲进了爸爸的书房:“爸爸、爸爸,我们老师有没有打电话向你们报喜,我三次数学测试都得了100分。”这位家长如实地告诉孩子没有接到老师的电话。顿时,孩子满脸的高兴像潮水般地退了下去,很失望地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不一会儿,孩子又几次来到爸爸的身边,反复询问爸爸有没有接到老师的报喜电话。就这样,为了等老师的一个“承诺”,孩子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第二天早晨,又半信半疑地上学去了。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仍没有等到老师的报喜电话,孩子彻底地失望了。
  在教育过程中,类似的现象绝不是个别,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真是比较常见,有的还更严重。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可自己上课却迟到;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可自己不备课就上课,批改作业很马虎,往往一个“阅”字了事;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团结友爱,可自己与同事就很难和谐相处;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可自己却随地吐痰、丢烟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可自己满口方言。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受物欲横流社会思潮的影响,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变着法子搞有偿家教。该课堂上教的内容故意少教或不教,特地留着家教时讲,还千方百计地暗示学生及家长,为有偿家教争取更多的“生源”,谋求更多的“财源”。这些教师,利欲熏心,本末倒置,竟然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变成了副业,有偿家教却成了主业。也正是这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少讲什么“敬业”、“奉献”、“正直”、“诚信”,“责任性”、“事业心”等等。可是,他们越是说得头头是道,言行不一的反差越是加剧,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越是丑陋,德育价值的遗失越是严重。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又是教师进行有效德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事实上,学生对教师,既“听其言”,更“观其行”。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以防德育价值遗失,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自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三、 校园文化环境不佳导致德育价值遗失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校园物质环境主要表现为校容校貌,如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结构、校园室内外的绿化美化等。校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活动气氛等。校园文化环境是无形的德育课堂,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鲜明的导向、陶冶、规范、引领作用,其德育价值非常特殊,又十分重要。
  应该说,各级各类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而且,相当数量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得都很不错。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再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在许多校园里,在校园的许多地方,还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而且往往被人忽视。比如:墙壁上大大小小的脚印、球印,不堪入目的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校园里的长明灯、长流水,残缺不全的玻璃窗户等等。诸如此类的不雅,都会导致德育价值悄悄遗失。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车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社区。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车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詹巴斗又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的出现,会助长人们几种心理。一是“颓丧心理”。坏了的东西没人修,公家的东西没人管,很多人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随之降低。二是“弃旧心理”。既然己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三是“从众心理”。律是大家的律,法是大家的法,别人能够做,我就能做;别人能够拿,我就能拿。四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一定“便宜”的时候。
  奇怪的“破窗“现象,在校园文化环境中也经常出现。干干净净的墙壁上突然有了一个脚印或球印,结果不出几天,这面墙上就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脚印和球印。校园的草坪上本来没有路,若有人从上面抄近路走,时间不长,这片草坪上就有了一条不少人都走的路。不雅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长明灯、长流水都是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的这些不佳的“破窗”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扭曲,而且是学校德育价值的一种严重遗失。
  根据“破窗理论”,我们应该受到一种启发,为了有效地防止校园文化环境不佳导致的德育价值遗失,就要细致入微地关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每一个细小之处,努力建设优雅整洁、赏心悦目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的每一颗小草、每一朵鲜花、每一块黑板、每一扇玻璃窗户、每一座雕塑、每一幢大楼、每一盏电灯、每一个自来水龙头都能“说话”,真正做到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教导的那样“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校园文化环境无形而巨大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力量。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