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孙瑞欣




  转瞬即逝的课堂生成性资源。任何教师的教学都不可能没有“预设”,这个“预设”即是在上课之前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教学设施、环境等的通盘考虑、设计。预设工作做得好坏,当然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但这并不等于说“预设”做好了,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成功。因为课堂教学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正是“预设”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而课堂生成性资源常常是转瞬即逝的,需要教师快速捕捉、灵活地加以运用。如果一个教师对生成性资源不能识别、无力捕捉、无法运用,即使预设工作做得再周到、严密,课堂教学也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大凡著名教师都是善于捕捉、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时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在此,我们详细地 举出一例,以期大家对这一问题有个真切的认识和借鉴。于漪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笑了。“万万”就是亿呗,这是小学数学知识呀!提问的学生非常后悔自己提了一个被人讥笑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便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哪位同学能看出其中的奥妙?”经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一下子沉寂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于老师说:“讲得好!其他同学还有高见吗?”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后,于老师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惭愧、自责一扫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在课堂上如何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面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可笑的问题,于老师的课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什么叫“唤醒”和“激励”,什么叫尊重与平等,什么叫“师生互动”,什么叫探索与创新。
  上述教学片断中,那个学生所提的问题层次较低,质量不高,因而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可笑的问题,她不讽刺、不嘲笑,而是因势利导,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变“可笑”为有益的新的教育资源生成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全班同学在热烈的讨论中既掌握了汉字重叠的修辞功效这一知识点,又使那位提问的学生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感受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此外,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互助共享的同行资源和突破时空的网络资源。关于这两个方面,我想通过引述陈旭远教授主编的《推进新课程》和朱慕菊先生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两本书中的观点来说明。陈书中说:“(资源共享可以是)本校的教师个体与教师个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可以是本校教师群体与教师群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可以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不同地区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商讨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对策,教师们还可以把此地区的课程改革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供大家共享。”[2]朱书中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3]
  以上我们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根据本地、本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问题,目的是帮助大家树立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在更深广的领域内开发和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而不在财力、物力和现代化的设备、设施等客观条件的暂时缺乏或不足面前裹足不前、怨天尤人或被动等待、无所事事;更不因对“课程资源”概念的误解而导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狭隘化和浅表化。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会不断增强,一定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科学研究,2002(3).
  [2] 陈旭远.推进新课程.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