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中小学师资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应对
作者:刘 亮
一、师资结构失衡的表现
师资结构,是指整个教师队伍各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学科、地区分布等。建立一支搭配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助于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弥补我国教育的物力资源不足。然而,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师资结构并不理想,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教师性别结构失衡。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有个共同的规律: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女性教师比重下降,男性教师比重上升。在幼儿园、小学教师中,女性教师的比例约占到80%~95%;在中学,普遍状况是女教师略高于男教师;而在高等教育领域,男性教师则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性别结构的失衡,不仅加深了传统性别地位的不平等,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角色认同和性格形成。
2 教师地区分布结构失衡。过去,由于师资缺乏,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由民办教师来支撑,然而,在今天的部分地区,这些由民办转正的教师依旧在“挑大梁”。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另外,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他们或“由乡村学校到乡镇学校”。或“由乡镇学校到区县学校”,或“由区县学校到地市学校”,这样的流动更加剧了中小学教师的区域性失衡。
3 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偏少,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由于地方经济及人事制度的原因,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再进一名大中专毕业生。教师队伍后继无人,势必造成教师的年龄结构失调。
4 教师科学结构失衡。城市和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教育需求大,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总是涌向这些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教师不仅基本饱和,而且学科结构也比较合理。学科结构失衡主要发生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为:教师总体短缺,且能胜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也是非专业出身的“拉郎配”。
5 教师学历结构失衡。学历结构是指教师中获得中师、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情况。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学龄人口的波动,师资数量供求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小学和初中教师比较富余,而高中教师却供不应求。师资需求的压力使得高中教师的质量问题更加凸显,同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相比,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较低。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87%,初中为96.34%,而普通高中仅为86.46%。
二、师资结构失衡的原因
1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使得教师职业对于男性吸引力不够。中小学女性教师比例偏高而大学男性教师比例偏高的现象是职业性别隔离的一种体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职业声望的差异。同大学教师相比,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性很小,尤其在教材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基本没有自主权。并且,受工作环境的限制,中小学教师也无暇顾及自己的业务进修和教育科研,教师教育个性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小学教师没有获得应有的学术声誉和地位,专业地位偏低使得这一职业吸引力不强,二是传统文化对男女性別不同的社会期待。中小学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平淡、稳定和奉献,也正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受社会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驱动,申报小学教师的男性大学生寥寥无几。性别比例失衡的师资队伍既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2 教师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刚性的人事制度又强化了这种不合理现象。在我国,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在毕业生可以自主择业的条件下,他们的理性选择行为是:即使面临失业的可能,仍大量涌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有效需求较大,工作搜寻成本低,并有较高的收入报酬,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也相对较高;而不发达地区虽然高素质教师短缺,但能提供的收入报酬较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也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西部、农村地区的优秀教师向东部、城市地区流动的根本原因。并且,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为了防止教师的流失,通常利用人事档案制度来限制教师的自由流动,毕业生一旦进入一个单位,其人事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化。这种制度性障碍将导致该地区毕业生未来的工作流动成本高于在城市和东部地区,使得毕业生对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引发了教师的地区分布结构失衡,而教师的地区分布结构失衡往往又衍生了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学科结构失衡和学历结构失衡。
3 与市场经济脱轨,封闭、单一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师供给。虽说现在毕业生都是自主择业,中小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可以在人才市场上自主选择它所需要的师资,而不必顾及其是否出自“师门”,但是中小学教师的主流毕竟还是师范毕业生。因此,过去那种封闭、单一的师范培养体系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更加暴露无遗。严格的计划性不能敏锐地反映社会对师范教育的要求,封闭的体系削弱了师范院校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师范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种计划性的办学模式阻碍了师范院校与市场经济的接轨。由于缺少信息方面的激励机制,师范院校不愿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来办学,培养的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师供给,造成教师的学科结构失衡和学历结构失衡。
三、中小学师资结构失衡的应对措施
1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教育。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教师专业化有了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对于在职教师,应以学校为本,从加强师德建设、增加岗位培训、强化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反思和改善教师待遇等多种途径人手,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只有不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
2 健全教师劳动力节场,完善学校劳动人事制度。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了优秀教师由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教育的落后是导致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状况落后的重要根源,教师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又使得本来落后的农村教育、中西部教育雪上加霜,进一步扩大了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确保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还应该完善学校劳动人事制度,允许教师的合理流动。一方面,按需设岗,按岗选人;另一方面,要允许教师与干部竞争上岗,做到任人唯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与市场经济接轨,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教师教育只有紧密地与市场经济接轨,根据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才能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过去那种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由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联姻,在师范性与学术性中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既能提升未来教师的思想境界、文理修养和学科底蕴,又能发展未来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技能和教育行动的研究能力,只有培养出大量优质的教师,使得教师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源充足,才能够展开竞争、择优录用,彻底解决师资结构失衡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