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榜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赵 平
二、 榜样教育科学化的有效路径
榜样教育要想克服现状中的种种弊端,使教育不流于形式,而是产生包括认知度、理解度、认同度、情感共鸣度和践行度在内的有效性,必须使榜样教育的过程全面走向审美化。
“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那是在群众掌握之后的事。紧箍咒的威力是在孙悟空自己把它戴在头上之后才发挥出来的。人们首先接受的是榜样这个“人”,然后,才是他的思想和精神。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要多注意一些“莎士比亚化”,就是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莎士比亚创作经验,有以下几方面可资借鉴和汲取。
1.真实的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谈到货币的颠倒黑白的力量时,引用莎士比亚剧作《雅典的泰门》中的语句,并说:“莎士比亚把货币的本质描写得十分出色”;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用事例典型代替本质典型。具体事例反映本质,但并不等于本质。以往我们树立榜样时,往往比较注重典型事例的宣传,而较少从本质是否典型上去把握,结果就出现事例典型而本质并不典型的情况。本质典型,就是典型的时代性、真实性。比如在宣传某一位学生时,说他如何如何认真,如何如何一心扑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关心班级,顾全大局等等。单就事例来说,也许是很典型,但从本质上看,却并不典型,因为这一事例不具有时代性。失去本质典型,也就失去本质真实,树立的榜样就没有多大意义。
2.比较广泛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崭新的社会主义生活开始了,那是一个颂歌的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们普遍接收,“为人民服务”是感恩、奉献的幸福表达,是时代主旋律。这是雷锋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后来,在雷锋离开我们的日子里,价值多元化冲击是其被人嘲讽的背景,但主流价值观依然存在,普通民众依然怀念雷锋,需要雷锋,这是他痛苦英雄、英雄痛苦的社会生活环境。不突兀、不孤高,不是007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成功的典型塑造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基础。
3.在人物塑造上,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榜样教育的具体策略。在榜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榜样的接受。这些个体差异包括年龄、阅历、知识范围、职业特征、已确立的价值观念体系等等。人物形象伟人化、职业类型单一化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初中一年级教材出现的榜样统计发现,“著名人物76%,少年名人6.4%,普通百姓17.6%;选入教材的人物职业类型存在两种偏差:一是少数几种职业出现频率较高,如科学家和政治领导,二者分别占21%、22%;这种职业形象是凤毛麟角不利于学生体验;二是涉及的职业种类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职业现象涉及较少。”
作为学习、仿效对象的榜样应该属于多种类型。如社会价值型、生活型、兴趣型、职业型等,不同的榜样有不同的追求。虽然都有崇高的一面,毕竟是活生生的单个人,不是抽象物。作为同一类型的榜样也应该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不然,只需要一个榜样就够了。当然不同的榜样类型之间具有交叉和渗透性,一个人可能会同时属于不同的榜样类型(比如,一个人可能既是事业上的能手,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范),这往往是其所秉承的某一核心价值观的辐射作用的结果。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榜样所属类型进行考察,确定需要传导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教育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改进榜样的呈现方式。据调查“46.49%的青少年认为榜样教育的方式单调陈旧,强硬的灌输不易被接受;19.88%的青少年认为榜样形式单一,内容刻板,与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符”。真理也需要再包装,美丽是最好的介绍信。每个人都是一本儿动人的故事,何况是英雄榜样。塑造榜样是不可以太理性化、原则化的呈现。其实,美好的品德往往融在生活细节、生动的人生事件中。这不仅仅是增加了“榜样文本”的可读性,而且更能充分全面地呈现榜样性格。完善其复杂性格、复原真实人性。
打破榜样终身制。人是复杂的动物,性格是一个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性格与品行。要看榜样发展的过程性,破除榜样尽善尽美的观念。“榜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为它也存在缺点和不足,需要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可能还会被他人超越。榜样的这种过程性,正是榜样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我们才能承认和宽容榜样身上的缺点,也才能理解和正确看待榜样的沉浮起落,从而在工作中破除榜样完美论和打破榜样终身制。随着终身制的解除,榜样的话语霸权也应予以消解。这种绝对真理的话语霸权违反了主体客体双主体平等互动的教育规律。“教学相长”也无从谈起。进而影响教育效能的发挥。
榜样教育是一个将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和匹配的系统化工程。它是科学理性、更是艺术感性的;考虑榜样性格又要照顾受众心理及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时代的因素。综合分析不偏不倚才能使榜样教育科学化、完善化。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