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变革

作者:张洪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促进者
  在权威的教师角色被消解以后,教师应该自觉地“放下传统的角色及其面具,他不再是个全知全能的‘神’,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不能冒犯的绝对权威,而仅是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造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2)有效促进者的态度特征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促进者呢?罗杰斯认为,“这不取决于一位教师的教学才能,也不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也不取决于课程设计、先进的教学工具的利用与否、参考书籍的多寡等等,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是真诚、关注和同感。”[6]
  ①真实。对教师而言,真实意味着他在师生关系中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老师”(角色),他可以激情迸发,也可以感到心烦;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恼怒;可以敏感,可以同情。总之,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他个人内在的体验来讲,他能够意识到并且接受自己的所有的感受,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能够清楚这是他的感受,而没有必要把它们强加在学生身上。
  ②珍视,接受,信任。这种态度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不要理由的珍爱和关怀,但这种珍爱和关怀又不带占有色彩,它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的。具有这种态度的老师既能接受学生成功时的喜悦,也能接受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彷徨和害怕;他既能接受学生的自律自觉,也能接受学生偶尔的分心或心有旁骛,他能接受学生那些有益于学习和成长的感受,也能接受他们有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感受。总之,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他始终觉得他们可爱,值得爱,并且表达出他的爱。
  ③同感理解。同感理解可能是一般学校老师最缺乏的态度。对学生有关爱、尊重态度的老师并不鲜见,但能够以同感理解的态度来跟学生相处的老师相当难得。在教室里,很难发现一次真正的师生同感交流,它要求老师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和他自己,不带评判色彩,不把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好恶联系在一起。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以评判的态度、好恶取舍的态度来同学生打交道。
  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学生都有上述三种基本态度的老师可以说是很难找的。不过,如果教师能够把三种态度中最重要的态度——真诚——切记在心,真正能够做到真诚相待,在没有理解的时候不伪装理解,没有关心的时候不假装关心,事情都会慢慢变好的。
  3.道德教育方法的转变
  (1)学生面临的价值冲突与困惑
  潮水般涌入的新的媒体向学生展现了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也向学生提出各种忠告,学生在与同龄人交往中也认识到了各种不同的看法,许多价值观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如此众多的价值选择,学生出现了困惑和迷茫,以至于不知所措,无法选择自己所珍视的价值观。我们需要借助于价值澄清的方法来克服价值多元带来的困惑。价值澄清法是一种帮助学生澄清价值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八种陷入价值冲突与混乱的人:冷淡、倦怠和漠不关心的人,喜欢幻想、兴趣广泛但转瞬即逝的人,极端反复无常的人,前后矛盾的人,随波逐流者,盲从者,盲目反抗者,以装模作样来掩饰自己对生活意义不明确的人。[7]
  (2)价值澄清的方法
  价值澄清方法通过以下七个标准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所喜欢的价值观。第一,自由地选择:个体越是感到自己是主动且自由地选择价值,他就越有可能觉得这一价值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第二,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在某一需要作出选择的情境中,向学生开放的可能选择越多,学生就越有可能发现自己完全珍视的事物;第三,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只有当个体明白无误地理解和思考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之后,他才不会凭冲动轻率地作出选择;第四,珍视与珍爱:珍视与珍爱自己称之为价值观的生活准则;第五,确认:学生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愿意为之辩护;第六,依据选择行动:如果拥有某种价值观,应该使之体现于生活和行为的诸多方面;第七,重复:价值观应该在许多场合影响个体的行为,在不同的时候表现于不同的情景。[7]价值澄清过程的基本顺序通常如下: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第二,表现出对学生的认可;第三,激励学生进一步深思选择、珍视选择和行动。[7]
  (3)如何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危险
  价值澄清方法存在着助长相对主义的倾向性,对此,价值澄清学派也对价值澄清方法进行了一些限制。教师也通过暗示或直接进行干预或私下与学生交涉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认为,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条标准来限制价值澄清法走向道德相对主义:第一,选择的范围限制在法律允许的界限之内;第二,选择的范围限制在“底线伦理”范围之内;第三,教师通过“重叠共识”的引导来表明主导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强以华.价值观多元化刍议.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5.
  [3]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74.
  [4] 陈少峰.中国当代价值多元与价值导向的多重性格.人文杂志,1994(4).
  [5] 庞卫国.价值多元与主导价值观.求索,2003(1).
  [6] 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98.
  [7] 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