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柴义江




  
  当然,美国除了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还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美国式的思想教育,花样繁多,多管齐下,其中不乏创新和可用之处。
  1、强烈的民族意识的灌输。美国人根据自己的主体价值观,孕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其他任何政党或政府都是暂时的,只有美国才能够长久存在。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呈现出一道奇特的景观,那就是近乎于滥用的国旗。无论是议会大厦、司法行政机关,还是学校、公司、宾馆、商场,几乎没有不挂国旗的。在华盛顿纪念碑下,几十面美国国旗猎猎作响,令人神情为之一振。美国儿童上幼儿园就学画美国国旗,中小学每周还要举行升降国旗、唱国歌的仪式。国旗在美国受尊重的程度,以及围绕国旗大肆宣扬民族精神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
  2、宗教维系。如果不研究美国的宗教教育,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据介绍,《圣经》始终是美国最畅销的书,年销量900万册左右,每家每户大多备有一本《圣经》。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美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上帝保佑美国。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
  3、榜样激励。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体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国度,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其功德,用以激励世人,引导青少年。在美国,用杰出人物命名地名、城市、街道、林地、公墓、公司、机场、学校以及各种场馆的现象非常普遍。美国有很多地名是用一些德高望重的总统的名字命名的,有23座城市用美国国父华盛顿的名字命名,有19座城市用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名字命名;还有十几座城市以第九任总统哈里森的名字命名,等等。美国共有50个州,每个州都有用总统名字命名的市或县。
  4、媒体监督。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不大说宣传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当年纳粹使用的,但事实上,他们随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宣传,特别是重视媒体的宣传导向。在美国,媒体对社会和个人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新闻媒体左右公众舆论,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在美国,各级政府官员都处在机灵而警惕的新闻记者监视之下。许多涉及贪污受贿、渎职、失职、腐败、判断失误、不胜任、间谍活动等案件都由媒体向全国公众披露。美国传媒正面宣传注重潜移默化的方式,反面教育注重揭露曝光的形式。据说贪官污吏惧怕新闻记者甚于惧怕法官。所以新闻业在美国又有“火眼金睛”的美称。
  总之,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一种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的方式展开,避免直接讲授规则或强迫灌输某种意识形态而造成的反感,但是其目标的坚定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行动的持久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要加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国家的强大来源于国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加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教育,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建设公民道德意识,使每个人都要为国家尽职尽责;再次就是要加强渗透式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灌输,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灌输是必须的,但要把直接灌输和间接渗透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洪涛.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经验借鉴.全球教育展望, 2004(8).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江波,黄代银. 跟毛泽东学用人.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4]李曼丽.今日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研究,2004(2).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