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校本教研的特征及实现途径
作者:陈聿章
校本教研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对教学进行诊断、研究和分析,经过反复的摸索与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的新的推进策略。
1.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本教研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用以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校本教研采用了新的教研方式。新的教研方式,不是限制与束缚,更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一改过去那种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规范”教师的做法。
3.校本教研与培养学习化组织的对接。学习化组织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其一,它是全体成员能全身心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组织;其二,它是能让全体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其三,它是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的组织。而推行校本教研,正是培育学习化组织的有效途径。
4.校本教研需要建立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建立以“全员参与”为重要目标的制度保障体系,是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为此,要建立起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用以确保校本教研的正常、有效的实施。
5.校本教研有利于加强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校领导与教师一起,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同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体现为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同时结合听课、评课,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共同切磋,干群相长。
二、校本教研的实现途径
校本教研是事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以下工作,其主要途径如下:
1.强化全体教师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意识。一是做反思性实践者。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多彩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境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因此教师既不能把这种情境作为一个工具性问题,更不能奢望应用他头脑里已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所以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更有研究的韵味。二是以校为本的研究者。有专家认为,教师以何种心态理解生活,他将以何种方式对待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高度关注人的个性张扬和人的创新精神激发,理论和实践的张力也促使校外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更加关注具体的、复杂的学校实践,这一切都使得教师做为校本的研究者成为可能。三是行动研究者与叙事研究者。行动研究主要指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协力合作,以问题为研究主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系统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2.将校本教研提高到创建学习化组织的高度。21世纪是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社会”的世纪,因此“学习化组织”也就应运而生。校本研究不再把外出学习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积极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鉴此,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化组织。
3.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管理的主体,不限定课程开发的内容,因此可以跨学科开发校本课程,也可以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开发校本课程。譬如: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突出“语文”特点,又要彰显“校本”重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体系。其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的多向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推而广之,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也是课程结构自身不断优化以及校本教研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
4.开垦“师本教研”沃土。许多教师在教研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虽然不能说与这种那种教研方法无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得益于“师本教研”。源于教育教学,一要潜心于教材的研究。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对教材研究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对教材的传授。二要热衷于学生的研究。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师有效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观察,学会交谈,学会提问,学会调侃,学会个体跟踪研究,学会关心等。三要留心于教育信息的研究。即从阅读思考中研究、提取、确立。教育改革一日千里,岂容我们抱守残缺。学会阅读,学会聆听,从而获得最新的教育信息,这是一切研究的首要的大前提。
5.大力倡导参与式研讨。即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譬如:我校了开展了一次以研读河北衡水中学素质教育如何促进高考成绩提高为主题的“参与式研讨(头脑风暴)”活动,经过了“个人头脑风暴”、“分组头脑风暴”,最后集体交流,各组的发言者借助多媒体上台作精彩的陈述,赢得了一阵阵由衷的掌声。整个过程,研讨氛围热烈、轻松,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研讨的预期目标。这是一次平等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理念的升华。
6.实施专题性研训。反思很多不见效果的教研活动,既有教研活动忽视了教师是根本,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趋向的原因,也和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目标不集中有关。因此,教研、师培必须结合起来,要将教研内容专题化、微格化,针对当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
7.推进微型课题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课题研讨也是培训,而且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坚定“开展教科研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必须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指导思想。鉴此,“微型课题”研究就成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最有效载体之一。它是一种“贴身式”的研究,它可以在看似无问题的“教育惯性”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问题。它以自己为对象,为自己而研究;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很显然,这样一种短、平、快的研究形态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应对新课程的“快乐便桥”。
8.突出案例法研究。案例研究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研究的方法。在过程中,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们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求对策等工作。它多采用讨论法,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造环境,使大家有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教师的反思精神,发展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使之掌握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研究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的能驾驭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的实践情景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问题。
9.用问卷调查引领教学反思。有学者指出,课堂是对学生的“应对”,是倾听学生有声无声的语言。如何形成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怎样在教室里构建相互交往、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必须借助问卷调查来引领。学生问卷的回答着实能让教师温馨、鼓舞,也难免让一些老师尴尬、懊恼。然而,无论是那种情形,都会促进老师的自我拷问,自我内心对话,掀起自我情感的涟漪,使老师心里亮堂起来而更加自觉地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10.建立新型的管理方式。即必须构建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型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赋予自主权,以人为本。譬如:全员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变以往公开课“指派式”为“自荐式”,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成立跨区域“达标校”“教研联合体”,教师预约专家或邀请同行作深入式听课或观摩,等等。与此同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将校本教研作为“继续学习”内容与职称评定、评聘分开等改革相挂钩,通过强化利益动机,推动制度落实。
11.启用教师博客。博客,中文的意思是“网络日志”。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中的一种,是各年段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且让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