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看英语中动结构的使用

作者:郭 静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1)a.He cleans the room.他打扫房间。(主动句)
  b.The room is cleaned.房间被打扫了。(被动句)
  c.The room cleans easily.房间容易打扫。(中动句)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中动词很相似,这类句子又被称作受事主语句,往往以一些附加成分为标志。吕叔湘指出,动词前面附有要、好、难、容易等或后面附有表可能性的附加成分。
  (2)a.外语难学,非下工夫不可。b.玻璃容易打碎。c.这种车开起来很容易。d.小孩子好蒙。语言学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动结构这种特殊的句式进行了诠释,对中动句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移位生成法(movement approach);第二种是词汇生成法(lexical approach)。Keyser和Roeper,Carrier和Randall,Stroik是第一种观点的拥护者,该观点认为中间结构的形成需要通过与被动结构生成相类似的句法操作,是句法生成的及物动词。宋国民认为中动词是一个带有显性受事论元和隐性受事论元的物动词。持第二种观点的有Fagan Ackema和Schoorlemmer。该观点认为中间结构的生成是一个严格的前句法操作过程,中动词是由词汇生成的不及物动词。但无论是句法生成的观点还是词汇生成的观点,语言学家对中动结构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语言作为一种人类思维的外壳,不单单只是几个单词或者一些语法规则所拼凑起来的句型和短语,它更多的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感知。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认知能力去分析各种语法现象,本文试图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对英语中动结构进行分析,以期能深化对中动结构特殊性的认识和理解。
  
  一、中动句中结构的句法特征
  
  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中动结构是描述性的和非事件性的,因此中动结构在时态上没有一般动词在句中的曲折变化形式,请看下列例句:
  (3)a.Five minutes ago,the car drove easily,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根据修车师傅的说法,这辆车五分钟以前跑得很快。)
  b.The car drives easily.(这辆车容易开。)
  (4)a.Chickens are killing easily.(鸡杀起来很容易。)
  b.Chickens kill easily.(鸡容易杀。)
  Keyser和Roeper指出中动结构的作用是泛指陈述,因而不能用于描述特定过去时间内的特定事件,如例(3)a中描述的是五分钟前关于这辆车的情况,属于特定时间的特定事件,因而用中动结构来描述是不恰当的。而例(2)b描述的是这辆车在通常或一般情况下的特征,符合中动结构的本质特征,因此是可以接受的。同样用于描述特定时间内正在进行的动作的进行时态也不能用于中动结构,如例(4)a所示。中动结构中的中动词后通常需要某种类型的状语,如副词或副词词组,否则句子通常在语法上不能够被接受。例如:
  (5)a.The car drives.(车开起来。)
  b.The car drives like a boat,easily.(车开起来像船,很容易。)
  c.The car drives quickly.(车开起来很快。)
  Fagan指出中动结构并不是用来陈述行为事件,而是对事物某特定属性的陈述,因此通常需要某种形式的状语来描述事物的一般属性。例(5)中的b和c通过状语分别陈述的是这辆车具有开起来很容易和很快的属性。
  
  二、中动句中结构的语义特征
  
  中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它强调动作的自然客观的过程,淡化动作的行为者。中间语态的谓语允许其主语为非动作的行为者(non-agentive)具有与被动态相似的句法特征,所以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主动态表被动意义的句子。例如:
  (6)The window breaks easily.(窗户容易打破。)(中动句)
  (7)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man.(窗户被那个人打破了。)(被动态)
  例(6)中break easily为主动形式。根据逻辑推理,窗户是不能自动打破的,因此“窗户容易打破”实际语义应该是“容易被人打破”。根据这种情况,语法学家提出了在中间语态句中存在一个隐性施事,即没有物质内容的仅在心理上存在的逻辑主语。例(6)的中动语态句可以理解为:The window(someone)broke,即“有人打破了窗户”。The window(窗户)是句子的表面主语,someone(某人)则是隐性逻辑施事;同时Marika Lekakou认为中间结构中的施事在语义上具有任何性,指“任何人”(anyone);Levin认为该隐含施事通常具有泛指意义,指“一般的人”(people in general)。例(6)中的The window breaks easily可以解释为people,ingeneral,can break the window easily.(一般来说,人能够容易地打破窗户。)而被动态则表示了不同的语义特征。被动态结构的生成需要经历这样的句法操作过程:主动形式的谓词通过过去分词加词缀的构词方法派生过去分词。过去分词词缀有两个功能:一是抑制动词的域外论元,二是吸纳动词给其宾语指派结构格的能力。例(7)中更加强调的是动作的执行者,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人,是这个人打破了这扇窗户,而并非描述一种事物的特征,并且在语义上具有施动性,句法上要与by+agent(被+施事)连用。
  
  三、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的区别
  
  与中动结构极为相似的还有作格结构(ergative structure)。例如:(8)a.The butter melted.(黄油化了。)b.The clothes evaporated dry.(衣服的水分蒸发干了。)c.The ball rolled down the hill.(球滚下了山。)(9)a.Your pen writes badly.(你的笔不好写。)b.Fish takes best easily after rain.(鱼在雨后容易捕捞。)c.These bags carry easily.(这些袋子很容易提。)
  例(8)中的作格结构和例(9)的中动结构从表面上看都是由受事+动词的主动形式构成。中动句具有被动的语义关系,而作格句没有。也有学者把上述两种句型统称为中动语态(middle voice)。很多语言学家通过它们词语及物性的不同,表状态或事件之间的对比,以及非作格结构和非宾格结构之间的对比来分析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之间的不同。在此我们只重点从语法语义特点来分析其异同。
  作格结构描写的是具体某一事件,具有事件性。如例(8)中的作格结构指出了“黄油已经融化了”,“衣服晾干了”,“球滚下了山”这些具体的事件,强调的是整个事件或行为动作的完成。而例(9)中的中动结构描述的分别是“笔不好写”,“鱼在雨后容易捕捞”,“这些袋子容易提”这样一些表示事物基本属性的具体事件主要描述主语的性状和功能,具有非事件性。
  正因为作格结构不受时体和语态的限制,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的事件,表自然事件,具有事件性,它可以用在祈使句中。
  例如:(10)a.The boat is sinking.(船在沉。)b.The ship sank yesterday.(船昨天沉了。)c.Sink,boat!(沉了,船!)
  另外作格结构中不一定需要附加性状副词来修饰作格动词。
  例如:(11)a.Rumors evaporated.(谣言平息了。)b.The glass broke.(玻璃碎了。)
  而且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对于动词后的性状副词的修饰要求也有区别。中动词后面所接的性状副词必须是描述该事物的在一种状态下的具体特征,而不是对该动作状态下事件过程的进一步描述,而作格结构中的副词没有这样的限制,例如:
  (12)a.The butter melted.(奶油化了。)b.The butter melted into water.(奶油融化到了水中。)
  (13)a.Greek translates easily.(希腊语容易翻译。)b.Greek translates into English.(希腊语翻译成了英文。)
  总之,中动句是存在于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的一类特殊句型。历来的语言学家从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阐述,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和发展,为中动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中动句和中动词的特殊性作出了分析和解释。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式对于中动结构以受事直接加动词原型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基本层次范畴则具体地对中动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参考文献
  [1] 梁锦祥.英语的同源宾语结构和及物化宾语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2] 梁丽,冯跃进.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及其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 廖光蓉.多义词范畴原型裂变、次范畴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