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行动研究

作者:吕晓燕




  一、为什么要从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中提取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有长达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教育传统的国家。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传入中国,经过改造,基本上被保留下来。百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隐藏着种种危机: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失,教育改革花样翻新,但离创新较远;舶来的概念、理论充斥着教育学的学科领地,而教育学自身基本概念含混、逻辑不清。而且随着“西学东渐”,许多文化典籍逐渐被后代遗忘,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淡漠,更不懂得把其中的思想精华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去,在教育研究中妄自菲薄,亦步亦趋,缺乏精神的底子和发展的动力。
  1921年,蔡元培先生在美国考察时发表演说指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中国古代原创性教育思想成果丰富,影响深远。对其进行梳理、探究,会对当前教育理论创新及本土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
  
  二、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行动研究
  
  近年来,行动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动研究理论是引进西方的概念和表述,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往往“水土不服”而影响效果、效率和吸引力。本文试图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中国先贤的教育智慧中撷取有关学习实践、行动指导的思想,对当前教师行动研究理论基础作阐述和补充。
  1.学问要思辨笃行
  孔子从学的角度,将教学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学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首先是求知,其次要“多闻”,“多见”,“不耻下问”。思重视独立思考,学习是否善于思索成为孔子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将“习”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很重视“时习”,“温故”。孔子指出“行”有三层涵义,其基本涵义是修身,进一步是学习与教人,最高涵义是从政。他将“行”列为四科(文、行、忠、信)之一,指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对“行”的重视是高于“文”的。
  孔子“学思习行”的教学理论,为后儒继承和发展,《中庸》把这个过程整理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之后还要仔细考察、分析、思考,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这是第三阶段。“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有明确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做任何学问的道理,都蕴涵在这五个要点中。要博学,可是,不要以为学了知识,就是学问,还要审问,要怀疑,要“慎思”。孔子还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动脑筋思考问题。然后还要合于逻辑——明辨之。再“笃行之”,好好去实践。这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教师行动研究在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这么一个基本过程中需要落实的。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师终身学习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及个人思想境界等的提高就能实现了。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汉至清,中国的官、私学教育始终在发展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荀子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并提出“学至于行而止”。他认为教学是在理性思维(“知”)的参与下,认识主体向外界求知(“闻见”),在实际行动中求知(“行”)的过程。闻、见、知、行各阶段各具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最著名的教育家。他边讲学、边著述,师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他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学程序和教育宗旨。所谓“格物致知”,朱熹解释“物”就是“事”,“格物”的过程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的社会实践愈多,所明的社会之“理”也就愈多。“致知”是让人们不从外界客观事物中获得认识或实践经验,而是让人们通过格物、穷理,从内心出发,达到对天理的透彻认识,最重要的是落实在实践上。另外朱子总结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居敬持志、切己体察,更是强调读书不可专就纸上功夫,而应反躬自省,结合自己经验去体会书中的道理。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与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道”为本,“道”具有崇高的超越价值,教育人以“闻道”“知道”和“悟道”为终极目的,以至于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悟“道”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行,在于指导日常生活实践,“道”的意义是实践问题。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行合一”,是思辨性问题,更重要的则是实践性问题。
  从古时私塾、学院先生引导研习孔孟之道到现今学校教师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功的师者都是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可当今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一直被认为只应该是课堂里知识的传播者,生活中做人的引导者,而非研究者。所以大部分教师对于“我”的行动研究,对于自己的问题还缺少自觉的反思、探究的意识和方法,使得行动研究收效甚微。
  3.继承古代书院延续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统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建为主,也有官方创办的,往往在个别著名学者领导下,积聚大量图书,聚众授徒,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从唐末到清代有1000年的历史。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研究书院,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并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南宋时期,书院不仅是读书的场所,而且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基地。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曾请陆九渊去讲学,陆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众感动有流涕者。师生朝夕相处,关系融洽,大师以“人师”自律,学生则以“醇儒”自策。弟子视师长如父兄,师长视学生如子弟,互学互助,和谐共进,团结和睦,这些特点很值得我们在教师行动研究中学习发扬。
  
  三、寻找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持,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吸收传统教育精华
  
  由于受通史的限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散见于各个时期或各个教育家的篇章中,缺乏统一的、单独的、总体的论述。今天的教育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和继承传统并重的基础上求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要身体力行。如通过唱歌游戏、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编排小话剧、观看电影等形式推动读经教育,调动孩子们读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16日报道:“北京孔庙国学馆除了教孩子学习《三字经》、《论语》等典籍外,还开设古诗新唱、手工剪纸、面塑、经络操和京剧等课程。圣陶实验学校对小学生开设包括圣贤典籍、琴棋书画和武术在内的整套国学课程。一耽学堂部分优秀义工还进入社区家庭一对一地辅导儿童学习典籍。”上海《文汇报》2008年3月21日教育专题报道:“上海市虹口区学校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成绩显著。”通过这些活动表明,读经并不一定要“苦读”,读经也可以“趣味盎然”快乐地读。
  一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的见识历练、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忽视、所匮乏的东西。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将教育教学局限在课本里、教室里,局囿在静态化、模式化的方法中。学生仅是知识的接纳者,而不是知识的利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严重脱节,使教育远离了社会,远离了生活。而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三、百、千”等,知识面相当广泛,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我们要本着不卑不亢的态度,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渗透到每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中去!挖掘本土化教育体系的历史渊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世宏.关于“读经”的几点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6(3)
  [4]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