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班级管理模式探析

作者:李 佳




  一、建基于哲学解释学之上的班级管理模式
  
  哲学解释学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理解是一种意义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过程,它不是一方一定要抛弃自己的观点而去符合对方的观点和意见;理解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双方的视域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的视界不断遭遇、交融和沟通,以修正自己和接纳他人来达到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对话是理解和视域融合的途径,其实质是:对话的双方在一种开放、共享的环境中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彼此敞开和接纳,从而达成对对方的理解与倾听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把握,而是一种关系、一个过程,是在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融过程中,达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向主体对主体的认识和理解的转变。总之,在哲学解释学看来,理解最终不是由解释主体操纵的事件,即不是主观意识的活动,而是具有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因此,真正的对话蕴含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在交谈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者,他们相互理解,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视野之中。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以此为基础,双方才能达到真正的互相承认、互相尊重。
  据此,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出发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班级管理者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以对话(不仅是指班主任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和理解为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双方视域融合过程中生成的,彼此互相遵守的班级管理规范为重要手段,以尊重个体,促进个体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体现了班级发展对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表明了班主任管理理念及行为方式的转变。过去的那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者、日常管理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垄断者的霸权形象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班级管理者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情境中的相遇,通过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过程,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进而实现班级发展的目标。
  
  二、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价值分析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相印的活动。这就说明,在理想的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之中,以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貌合神离”的局面。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所追求的正是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在对话、理解的过程中,达到“视域融合”的局面。不可否认,班级管理者的“视界”与学生的“视界”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然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也是双方需要达成视域融合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消除这种差异,达成共识,就必须开展以达到理解、形成共识为目的的交往行为。班级管理者与学生通过对话与沟通,实现双方所期望的目标,进而促进各主体的自我反思,同时也有利于新的理解和共识的生成。所以,作为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但承载了班级管理的内在价值追求,同时也能够胜任班级管理的外在发展使命,都对学生的自我价值发展与实现和班级发展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建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于班级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迪价值。调查显示,班级管理者很注重对班级纪律的管理。而这些纪律往往是由处于强势地位的班主任所规定的,它外在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控制和约束的作用。由于这些纪律是班主任主观意志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仅仅是规定了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并没有体现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班级管理者与学生在人格上不对等的局面,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与此相反,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并非把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某一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是努力构建一种双方相互接纳、相互敞开和相互理解的“场景”,在这样一种场景中,双方最终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总之,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发展。
  另一方面,建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班级共同体的建立与运作。建立班级共同体的首要工作就是使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从心理上产生集体认同,既把自己又把班级中的其他人看作是平等的一分子,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一致承认的规则。学生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能够学会平等待人以及对规则的正确遵守和维护。另外,班级管理者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活动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又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在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级共同体是在不断产生摩擦和达成和解的动态过程中,在班级管理者与学生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在对规则的误用和矫正中所建立起来的。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带有极强生成意味的管理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仅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对象,而且是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是班级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此,基于此种意义的班级共同体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张扬与实现,目使班级管理者的霸权形象日趋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与共生。
  
  三、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原则诉求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对班级的建设及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它为我们理解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第一,班级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视界”与学生的“视界”之间存在差异,这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班级规范、认定学生行为,并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学生处于无权地位,完全是被控制的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班级管理者的“安排”,进而导致来自学生的心声与异议被认为是对权威的侵犯而予以压制。所以,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之下,不可能实现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视域融合,更难达到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要求。分析其原因,班级管理者的霸权形象已深植于学生的观念之中,此时班主任的管理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会对学生身心及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本真价值诉求,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者就要通过修正自己原始的偏见,以接纳来自学生的不同意见,进而实现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视界融合的目的。
  第二,班级管理者应转变管理理念,逐步从单极主体管理观转向“主—主”范式的管理观,这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传统班级管理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在校的行为活动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面上,要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做致使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班级管理者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极大的抑制,进而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对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发出质疑。我们知道,班级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然而,如果班级管理者始终以自我意志为中心对学生实施管理,那么就无法真正认识、了解学生的需求,也就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教育的目的。相反,班级管理者放下手中的权威,消除与学生之间的等级对立关系,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转向主体对主体的认识和理解,不但可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可以通过真正的面对面的相遇和心灵的碰撞实现班级管理的本真价值诉求。
  第三,班级管理者应将明确规定与默会约定相结合对班级实施管理,这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理解即便达成了共识,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也很难彻底地将其外化。因此,如果说以条款形式呈现的规定是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对话、互相理解所达成的共同认识的具体体现,那么默会约定相对于明确规定更具有先在性和根源性,它是形成一切明确规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默会约定要比所成文的明确规定多得多。正基于此,班级管理者不能仅仅注重对班级规范的制定,更应该细心体察自身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隐性约定,这样才能形成班级管理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伺机而动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
  总之,哲学解释学为班级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基于理解、对话及视域融合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是等待被填充的无思想者,而是有主动精神的意义生成者、发展者。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空间,更有助于班级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从而有助于打破班级管理者对学生的权威统治,使班级管理者从注重传统的单极主体转向对多主体的关注。由于变革或转变不仅仅是—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所以,纵使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还有很多管理者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班级管理,但我们仍需认识到: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呼声,已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班级管理者面前。这对班级管理者来说,同样是一份独特而宝贵的精神收获。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