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
作者:申健强 何芙蓉
一、角色定位是关键
1.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拥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人格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应是民族精神的守护人。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作为民族精神的撒播者,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应该有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概的深刻烙印,这样才有可能让他的学生继承民族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把这些化为自己的人格和信仰,做一个大写的人。
(2)小学语文教师应是尝试者。作为教师,应该“守旧”,但更要善于创新。创新是时代的灵魂,也是我们的使命。教师应该成为创新的示范者,应该首先从旧的模式中跳出来,要有科学家那种勇于开拓不怕失败的勇气。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学生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学习。
(3)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热爱生命的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他在课堂上所面对的是活泼、可爱,极具个性的小精灵。他不但要热爱儿童,还要热爱一切具有生命特征的东西。虽然不至于要求他像林黛玉那样感悟伤怀,但他必须具备细腻的情感、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
(4)小学语文教师应是诚实的人、谦虚的人、平等待人的人。他不应在他的课上弄虚作假,他不能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而强词夺理,他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家庭背景而分别对待。
(5)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纯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有正确理解汉字文化和写一首好字的能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力,要有玲珑剔透的童心和天真直率的性格,要有激情的投入和规范得体的体态语言,要有一颗慈善而又能包容的心,同时要有拯救心灵的魅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特征,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地进入其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走进学生的心中,也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心中。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而学生似乎成了配角,好像学生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被动地在教室中听课,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所有的步骤都按照事先预设的教案展开,这样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而今天的课堂教学,这种理念显然不合时宜,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处于求知的初始阶段,其知识结构单一,积累量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1)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的引路人。语文课堂就好比是一个舞台,而教学本身就是活动,参与活动的双方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只有基于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地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义务,但这不应该披上师道尊严的外衣,不应是在居高临下的指使和命令中完成,而应是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完成。教师的职责就是带领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搭建一个让学生表演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由“传授者”向“研究者”的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如果不能实现由“传授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那么他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改革下的使命,也就无从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自觉实现由师讲生听向师生互动的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师讲生听,口耳相传,是我国语文教学沿袭已久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视学习是学生这个主体的活动过程,关注的只是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把教师当成了活动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它与当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实相差甚远。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即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走下讲台、走出教材、走进学生当中,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参谋,做学生的伙伴。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服务者,所有对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都必须尊重这个前提。
二、吃透教材是起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什么?芽是文本,即教材。首先,文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学生惟有亲历文本,才能学好语文,打好“双基”,才有实践语文的资本。学生亲历文本的过程是“习得”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文本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游离文本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感来专门解读这个“支点”,发现“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并把这些内涵转化为学习目标,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审视教材,研读教材呢?芽
1.认清研读教材的重要意义
研读教材,不管是对老教师还是对新教师而言,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老教师熟悉的是老教材,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教材自然有研究的必要,即使是老教材,因为受个人认识的局限,也总会有把握不准确的地方。如果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上而固步自封,那么无异于将自己封闭在旧的知识体系中,这样势必造成个人思想的僵化,进而导致自己教学模式的僵化,这可能就是有的教师几十年只用一本教案的原因吧?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教材编写者把课程理念实践化的意图,其中蕴含了很多关于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在我们所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和平台。在当今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现状下,我们不可能抛开教材而空谈教学,从这个层面上讲,教材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依托教材,找准教学目标
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在准备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是照抄照搬“教参”上的目标而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其实,教学参考上的目标也是人为设定的,同样难免其局限性,所以也不可能是什么金科玉律。更主要的是教学参考上的目标是从共性的角度设定的,对学生的差异基本无法考虑和照顾。而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就算同一个班,其学生的爱好、兴趣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程度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相结合后设定的,所以目标应是活的,而不应该是死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材应该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目标,真正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3.整体把握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教学的基本思路。教材作为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有其序列性,也有其合理性,同样的教材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因此,就有了教学的多样性和教师执教的创造性。怎样呈现教材是执教者的思路问题,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必要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甚至是删繁就简。当然,这要建立在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把握和研究基础之上。
4.吃透教材,再现情境
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教学的策略,特别是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呈现,而课堂教学过程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怎样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的。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把知识隐含在学习的背后,能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的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文中角色,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在情感的体验上得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某些特色课文,比如童话故事,可以运用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创设情境。
(责任编辑张茂林)